張艷娟 賈楠
摘要:中國有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因而產生了許多民間藝術,它們豐富多彩、內容多樣,帶著一種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從而展示了我們中國民間藝術的歷史悠久和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隨著大工業化時代的興起,很多機械化的生產代替了原始手工化生產,一些傳統的制作手法和傳統藝術創作逐漸的流失。如何保護中國民間藝術的傳承是我們將要思考的問題。如今,在新時代的今天,如何保護中國民間藝術的發展是我國傳統藝術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色,民族文化需要時間的洗禮和歷史的發展,因此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是非常珍貴的,我們不光要重視起傳統民間藝術的保護,而且要發揚和傳承我國的民間藝術文化。
關鍵詞:傳統藝術;傳承與發展;民間藝術
我國是一個傳統民間藝術文化具有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是人類創造生活,貼近生活的歷史產物,它包含著工匠們的智慧和各種手工藝創作的內在靈魂,體現了人們對藝術文化的熱愛,具有強烈的生命活力。
民間藝術與原始藝術是一脈相承,息息相關的,具有審美與實用性價值共存的性質。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與社會分工的細化,民間藝術的種類也逐漸的增多,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們逐漸滲入到人們的衣食住行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比較有名的皮影、蠟染、藍布印花、景泰藍等民間藝術作品都依據人類的生活需求而創作,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增添生活的情趣,還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成為當地民間特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那么中國民間藝術應該如何發展?如何傳承中國的藝術文化?這些問題都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我認為可以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應加大地方政府對民間藝術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
政府在民間藝術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民間藝術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重視。作為政府要想引導民間藝術的發展,必須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寬松的環境氛圍,對于民間藝術的創造人,應給予鼓勵和支持,并支持民間產業藝術文化的發展,例如可以通過設立獎項來調動創作者的積極性,或者開發民間藝術產品的產業鏈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加大對民間藝術文化的宣傳力度。
文化的發展是城市發展的一部分,是城市經濟發展的產業鏈,能夠帶動經濟與文化的雙重發展,也可以作為提升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因此應發展具有城市自身特色的文化產業結構,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產業鏈,開拓文化市場。因此,我們應抓住這條產業鏈,為我國培養一批獨特的民間藝術產業群,把我們的藝術文化資源變成產業優勢,形成文化與經濟的互相推動,刺激消費,開拓市場,實現共同的雙贏。政府部門應該整合各種方面的資源,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科技、人才和資金上的支持。
二、重視民間藝術產品的質量問題
產品是藝術文化的發展市場,在發展過程中是文化發展的產物。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產品的質量,創作出高質量具有生命力的產品,堅決抵制低俗、量產化的藝術文化。藝術產品體系是一個特殊的產業結構,一是作品應具有高雅性,抵制低俗,低質量的大量創作模式,鼓勵高質量的藝術作品,作品應隨著創作的發展而發展,隨不同的背景而創作,應具有生命力和獨特性,將藝術精神和創作者的思想融入到作品中。另一方面,生產者應擴大眼界,吸取國內外知名人士的創作經驗,同時加強國際之間文化的傳播,將中國具有特色的民間藝術產品暢銷到世界各地,讓外國友人在異地領略到中國文化的風采。
三、提升藝術創作者的自身修養
藝術品離不開藝術人才的創作。高雅的藝術產品需得到優秀藝術人才的制作,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十分重要。藝術創作者的修養不僅能夠使某種藝術形式得以體現,還能充分的表達出創作者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創作者的藝術修養三個方面組成:具有較強的審美感受力,形象的思維能力和獨特的創作力。藝術者的藝術修養能力高低將直接決定著作品的層次,與藝術家的生活經驗,專業技能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建立健全產業機制,對有突出貢獻的藝人,要給予獎勵,如舉辦民間工藝活動和相關的競賽,對優秀的民間藝人給予重點項目的扶持和重視,集中地方為優秀藝人提供創作和探討的空間,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創作條件,這樣才能夠發掘藝術文化者的潛力,創作出更好的藝術作品。
四、積極發展特色的民間藝術文化的產業群
鼓勵發展民間藝術文化產業,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優化產業結構,擴寬產業模式,增加就業崗位,加大對特色民間藝術文化的產業群,積極發展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
五、加大民間藝術文化的宣傳力度
解放思想、解放保守觀念,只知道“閉門造車”老一套傳統手藝,不積極開發,那么在發揚民族文化的道路上是走不通的,我們應該挖掘新產品,打造新的發展模式,市場經濟觀念差,只顧顧客上門,不把產品營銷出去的模式,打不開市場。
作為民間藝術文化的管理政府,宣傳部門應鼓勵這種文化發展,加大民間文化藝術力度,讓人們更多的了解文化的特色,增強文化產品的購買力。
著眼未來,加強民間藝術人才隊伍的開發,解放藝術文化傳承問題。文化部門應配合新聞界,藝術,出版界等這方面宣傳工作,使中國悠久文化展示出東方魅力。
六、積極走市場化的發展道路
如今的市場正是民間藝術文化從低谷走向回升的時期,隨著經濟的復蘇,藝術品市場已從低價銷售轉向為高檔文化精品市場,所以地方政府和藝術文化產業指導者應樹立長遠意識,加大技術,人才投入避免低俗,抄襲,增加作品的價值含量,尊重第一創作者的作品,必要的時候需要備注版權。
由于大多數民間藝術品來自于人們的手工創作,有一定的市場局限性,政府應引起重視轉變這種產業結構。民間工藝品的發展在于走向都市的生活,走向先進的科技市場。民間藝術品具有濃烈的民族色彩,在國際的市場上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民間工藝品要走向千家萬戶,需要抓住大眾人民的消費心理,開展一些民間藝術文化的學習,知識競賽,展覽等,提升大眾人民的藝術文化修養,使其得到社會的認可,積極走向市場化的發展道路。
結合以上的表述,我們了解到傳承和發展我國的民間藝術文化是多么的重要,必須擔負起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任。在我國中華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中,藝術文化源遠流長。民間藝術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最貼近自然和生活中最震撼的心靈藝術品。所有的工藝品中都深深的蘊含著藝術者的心血和靈魂。他們用自己巧妙的雙手和智慧創造出一幅又一幅優美的畫面,一件又一件精致的產品。文化工藝技術的傳承十分重要,一些靠著口傳心授傳承的技術正在不斷的消亡,因此我們更需要高質量的創作者來引導民間藝術文化的發展。我們必須加大對民間藝術文化的重視,這是一種責任,充分發展民間藝術的任務時不我待。
【參考文獻】
[1]王夢.淺析民間藝術的發展及對現代設計的影響[J].安徽文學月刊,2008(10)
[2]張瑞,張福昌.淺析民間美術對現代設計的啟迪[J].科技信息,2007(07)
[3]宋弘,淺析中國傳統藝術在現代設計領域中的運用[J].青年文學家,2012(08)
[4]蔣登攀,淺析傳統民間藝術在中國現代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J].藝術時尚旬刊,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