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丹
行動導向教學法,其實質上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學與教,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社會交往的情境,把教與學的過程視為一種社會交往情景,從而產生一種行為理論的假設。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計算機類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迫切需要改變。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行動能力和創造能力。本文就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專業如何運用行動導向法展開了相關探討。
一、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基礎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對象參差不齊,專業多樣,教學內容難以統一
首先,中職學校的學生來自于全市各地,甚至是外省,由于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不一致,教學內容難以統一。其次,中職學校專業分布廣泛,計算機在各專業中的應用也不相同,比如“導游”專業的學生,學習計算機就應該更為強調其對信息的分析、處理,突出辦公自動化軟件的應用;“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學習計算機就應該更為強調其對網絡的應用。
(二)教學內容聯系實際不夠,學生不能學以致用
計算機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計算機的基礎教學內容卻是發展緩慢,計算機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實際脫節,造成了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不感興趣,忽視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中職計算機的標準化考核更加劇了教學與實際的脫節。計算機標準化考核要求學生按照標準完成計算機的操作,教師和學生為了順利通過考試,通過大量的題庫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計算機題庫是從真實問題抽象出來,學生反復練習題庫能夠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技能,但是遇見實際問題的時候卻不能有效的對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行動導向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教學任務為驅動,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核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汲取知識,形成能力。教師要做到讓學生在真實生活情境中學習,在教學任務的分解過程中構建知識,形成技能,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一)任務設計要有一定的職業情景。行動導向教學中,任務設計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非常關鍵。任務的提出既要貫穿教材的知識、符合學生現狀、認知特點和教學目標的要求,又要呈現相關的職業情景,將任務緊密地與崗位要求相結合,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崗位適應能力。
(二)任務設計要以教學目標為中心。教學目標確定了教學方向,教學過程是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不斷向教學目標靠近的過程。任務設計要體現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目標的多層次性決定了設計任務也應該是系統而有層次的。在設計時應該在學習總體目標框架上把目標分成一個個小目標,并把每個學習模塊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任務”來體現課程目標要求。
(三)任務設計要以學生特點為出發,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操作技能為中心。尤其是中職生,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無論是在文化基礎知識、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等方面都有較大的差別,因此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有差異。進行教學任務設計時,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文化知識、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等因素,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四)任務要在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完成。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體相關的真實情景,既能通過情境性任務與靈活的教學方法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又能創設一個良好寬松的教學實踐情景,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造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極有益處,使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任務中興趣昂然,樂此不疲,專心致志。
(五)任務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去。國際學習科學研究領域有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學得好。實踐證明,學生的能力出自他們的手指尖上。好動是學生的天性,學生的表現欲直接關系到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參與意識。一個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在教學中反映出來的表現欲望給予正確對待和引導,無疑于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扼殺學生的自信心,斷絕學生的個性發展。所以,應正確對待學生的表現欲,讓學生通過表現欲的實現,發揮自己的特長,物化抽象的概念,領會深奧的知識,培養創新的能力。在行動導向教學中,學生的手動了起來,課堂的氣氛活躍了起來,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交流和探索也就隨之而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教師要轉換好自己的角色,發揮好主導作用。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教師必須轉換角色,從傳統的講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引導者、組織者,從站在講臺上講解、演示轉變為走下來與學生交流討論,指導學生操作,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最終形成操作技能。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反思
(一)教師教學任務的設計要有明確的目標。
要求教師要在學習總體目標的框架上,把大的目標細分成一個個的模塊,并把每一個模塊的內容精心設計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來體現總的學習目標。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等原則。
(二)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讓每一個學生都樂于參加這樣的活動學習,讓學生感到在職校的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讓每一個學生作為社會人的自尊心得到充分的體現,并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都得到發展,從而提高學生的方法能力和專業能力。
(三)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通過交流與合作共同完成任務,可以增強學生與人交流、與人合作、解決問題的社會能力。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活躍了教學氣氛,同時也可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職業能力,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從記憶性學習變成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創造性學習,使學生在掌握技術的同時也學會了做人。
總之,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而且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今后我們將不斷充實最新的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并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