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柏玲
摘要:在本文中,我們主要對體驗式英語教學的相關概念及其在實施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一番探討,并且在經過對問題開展一系列討論之后,得出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的突出特點是將語言學習和社會真實交際活動融合在一代起,并且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的結論。
關鍵詞: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
前言:
對于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而言,其學習過程均不可與特定語言環境脫離關系,這點同樣對于英語學習也生效,因此語言環境的缺失成為了我們學習英語的主要障礙之一。基于這個理論,我們在英語的學習中就有必要開創多渠道去全面構建優秀的英語學習環境,并且確立一個完善的英語學習環境系統。如此對于啟迪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以及學習效率,拓展英語素養等意義重大。而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的開展,無疑給解決英語學習環境的問題帶來了全新的曙光。
一、體驗式英語教學的理念
(一)理論基礎
體驗式英語教學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認為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應當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而其中的學生作為認知事物之主體,在與周圍環境發生相互反應的同時,可以慢慢地樹立起相關知識點,以此來使自身的認知能力獲得提升。該理論對于學習的過程格外重視,并且把有意義的學習當成是真正的學習,而學生則通過主動參與其中來建構屬于個人的個性化知識庫。該理論還強調教師對學生只允許起幫助和推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價值,要求教學過程中插入情景的創設和分工學習,并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自我實現對所學知識的構建。
(二)體驗式英語教學的主張
作為如今教育學研究、實踐中的一類主要思想,它所提出的諸多主張早已被人們廣泛認可。其以學生為中心的中心思想內容、注重學生的認知經驗、提倡發現式學習、強調學習過程以及強調學習的互動等研究,現在已經納入英語教學的有效范例中。體驗式英語教學主張把學生擺在語言教學的中心位置,并且強調學生必須擁有的個人需要以及個性自主的學習風格,把合作式學習嵌套進入教學方式中,將課堂真實情境反映出校外社會現實。
(三)體驗式英語教學的實施
體驗式學習最初用于培訓,之后廣泛應用于教學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體驗式教學的理念,是要讓學生通過教師設計的真實有效的交際活動體驗,培養語言使用技能并使其足以應用到實際溝通里。這種教學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主學習,強調在實踐中學,使學生在自我體驗中學習有關知識內容。學生通過自身為主體的各種學習活動,即可感受到所有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辦法。而教師在這樣的課堂上就不再是授課主體了,其主要負責組織整個體驗式的學習過程,引導和組織以學生為中心的體驗式。教師可按照教材、大綱的不同,結合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與眾不同的教學優勢,創造出更多教學形式結果,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而有實效的語言技能訓練活動。
二、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一)注重課堂教學設計
體驗式教學這種模式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有效的學習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然后考慮實際問題的解決。而教師也不再只是負責知識的傳遞,更應該為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的學習情境,幫助和指導學生建構自己的經驗并引導學生從經驗中學習。在有效互動中,學生可以持續不斷地汲取知識,并且達到上一層次知識水平。語言學家克魯姆說,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應該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而體驗一般發生在特定的情景之中,體驗情景的真實程度是引發學生對新知體驗反應的關鍵所在,因此真實性在英語課堂中無處不在,教學過程中設置的場境、語境均應真實,即使是虛擬的或模擬的,也應符合真實情景,把強化學生的內在動力置于教學過程的核心位置。
(二)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
所謂合作學習的施行,主要做法是讓學生根據不同性別、能力來進行若干個小組的編制。而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有其明確的分工合作,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扶持,彼此指導,共同努力學會教師每節課安排的內容,并使預期的學習目標在課后努力完成。而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教學活動,把每個學生進行的自我指導、個人發展以及內在的動機相結合。在此之前還必須遵循的原則,即為多方面的因素使其融洽配合。但合作學習也絕不是單純的小組活動,而是真正的合作學習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而創造出來的真實學習情境。在對語言教學進行了一番研究之后,我們得知互動本身就是掌握學會交流溝通的快捷辦法之一。互動這時候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輸入,增加接觸目的語的機會,還可以為學生創造語言的輸出機會。
(三)搭建學生的語言體驗平臺
語言的學習,無非就是對于這門語言的各方面應用,這也與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十分符合。體驗式教學更加重視意志、品格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并且把能夠使學生的內在得到日益強化的力量擺在教學核心位置。其教學和訓練方法的特征是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在體驗中提升。為此,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從三個方面為學生打造語言學習展示平臺。首先是在課堂層面,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語言展示的機會,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其次是在課外層面,利用第二課堂活動,積極開展各類英語演講、英語朗誦、英語話劇等競賽活動,讓學生登臺表演,展示自己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表現能力。最后在國內國際交流方面,讓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國內國際交流活動,讓他們在真實的英語語言環境中鍛煉、體驗、適應和提升,這樣他們的語言使用能力和自身表現能力就會越來越強。
三、體驗式英語教學有待研究的問題
對于體驗式教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研究所用的時間還不算長,這也是為什么還存在著許多許多仍需研究的問題。單單只論其教學時間的話,學生在進行情境體驗或交際活動等時,就不得不荒廢大量課堂上的時間,這也勢必將對其他教學內容造成嚴重影響。對于該問題的解決,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還有就是學生的交際活動問題,目前尚缺一個比較客觀的評估模式和方案。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體驗式教學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設計真實有效的交際活動讓學生體驗和發現語言使用原則,培養語言使用技能并能夠應用到實際交流中的。這種教學方式在英語課堂上的使用應該適量,避免出現其他教學時間的浪費。
【參考文獻】
[1]李威.體驗式英語學習環境的構建[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