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15年河南統一戰線理論重點研究課題計劃項目——新形勢下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思路重點(2015—TZ—120)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分析、歸納等研究方法論述了在新形勢下統戰工作中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思路重點是親情化解智慧。并運用親情化解智慧對目前統戰工作中的一些現象進行剖析,探索了統戰工作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親情;思路重點;親情化解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一戰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1],這就為我們新形勢下統戰工作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思路重點指出了方向。在做人的工作過程中,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統戰工作的思路重點是什么呢?本文認為是親情化解智慧。
一、親情化解智慧
張海鐘、李娜認為,“中國人倫關系網絡一般以血緣與地緣為基礎,其中又以血緣關系最為重要;中國社會中的人際關系類型研究可以看作親情心理學研究的基礎理論;發展心理學關于母子依戀的研究也可以視為親情研究的基礎性工作;要研究親情就必須從生物學角度廓清血緣和姻緣的本質及其感情形成機制;狹義親情專指有血緣關系和姻緣關系的人之間的情意,廣義親情則可以包括地緣和業緣關系而形成的情誼以及因機緣關系而形成的情義。”[2]也就是說血緣關系在中國人倫關系網絡中最為重要,有血緣關系和姻緣關系的人之間的情意即狹義的親情或類似的廣義的親情在中國人倫關系網絡中最為重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所以親情、親情化解智慧是我們在做人的工作的過程中,在對待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課題上所要把握的思路重點。這就要求我們,對于知親情的,我們要注重把握親情化解智慧的思路重點來更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凝聚更多力量;對于不知親情的,我們要注重培養其健康的感情,啟發其親情智慧的覺醒,從而來更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凝聚更多力量。[3]
二、親情化解智慧的運用
在高校統戰工作中,有時會接觸到比較消極的不上早操同學。在化解學生不上早操的消極現象的時候,有的通常的做法是,先把學生批評一番并給與相應的處罰。可這樣做,學生還可能下一次不上早操。因為可能他不怕這樣的批評與處罰。甚至可能因為批評與處罰而產生逆反心理,產生不健康的情緒,最終會對其健康成長、發展造成損害。可見這不是理想的化解。那么,化解的重點在哪才能避免這種問題呢。如果我們運用親情智慧的參與方法去做他的工作,且看可能的發展。一個學生不上早操,我們不是去批評他,而是像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去竭力發現他不上早操的真正原因,像親人一樣地與他說話,用“親其師、信其道”[4]的方法耐心培養與其的親近感。通過親情的覺醒與共通,經過一番努力后。我們會發現他變得溫順起來,又走上積極的狀態,不再那么桀驁不馴了。這樣,早操上好啦,老師也更了解學生了,消極因素不但較好解決,這個同學還較好地發揮變好的示范效應。
親情智慧的神奇在于會讓工作對象的內心與工作人員產生親近感,從而能讓工作人員化解其消極因素,使其得到團結,能讓其更好發揮智慧與正能量。
從親情化解智慧來看:第一,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思考的著力點要注重促進親情的覺醒。在平常,統戰工作人員應著重提高自身的親情素養;在工作中,統戰工作人員應該了解統戰對象的親情觀念。然后雙方平等交流,增強共識與內心的共通與親近感,進而團結在一起。因為親情是相通的。第二,在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中,要注重統戰對象的健康成長與發展,滿足統戰對象健康成長、發展的價值需求。統戰對象有健康成長、發展的強烈需求。這種需求如若不被正確地加以引導,就有可能迷失方向,出現消極因素,多走彎路,讓其蒙受損失。親情化解智慧的運用讓其對統戰工作有需求,把統戰工作人員當成親人,從而使統戰工作與事業不再是統戰人員一方的追求,而是變成統戰人員與統戰對象兩方的交互式追求。統戰對象就會主動參與到統戰的事業與追求中來。第三,在化解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中,我們要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發揮好政治方向的引領吸引力。沒有堅定的政治方向就會喪失定力,就會頭腦不冷靜、不理智,就會喪失智慧,就做不好工作,就不能實現理想。
三、在“親情化解智慧”觀點指導下的統戰工作方式方法的探索
化解智慧是深層內涵,親情是其主要表現形式。依此,我們所要化去的是蒙蔽人親情心智的灰塵、散掉的是其消極因素的陰霾,讓人的親情心智享受陽光,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化解工作中,第一,需要統戰工作人員不斷把學習與科研結合起來來提高自身能力,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自覺運用科學理論來指導實踐。現實生活的復雜,促使我們在統戰工作中必須提高自己的能力,自覺地認識到親情心智的重要價值,把親情心智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自覺運用科學理論來指導實踐。在化解工作中,第二,工作人員需讓統戰對象自己學會感受親情智慧,用親情化解智慧化解自身的消極因素。統戰對象自己學會了,就會自覺做大量的工作化解消極因素,從而有利于提高統戰工作的效率,促進統一戰線事業更好地全面發展。在化解工作中,第三,工作人員需引導統戰對象參與,讓用親情化解智慧化解自身的消極因素成為統戰對象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親情化解智慧不是一會半會就能掌握好的,有的雖理解了,但在行動上卻不這么辦,容易懈怠,這就需要工作人員的艱苦奮斗與努力,最終能讓親情化解智慧成為一種行為方式,一種像喝茶、用筷子、吃餃子一樣的中國范的文化,在人心里、生活中、行為上生根發芽,促進人與其事業的健康、發展,從而為我們實現個人夢、家庭夢、中原夢、中國夢做出更好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Z/OL].http://news.youth.cn/sz/201505/t20150520_6654905.htm.
[2]張海鐘,李娜.親情的跨學科研究綜述與文化心理學研究發微[J].陰山學刊,2010(04)
[3]HUDE777x.人際關系研究及其應用[Z/OL].http://www.doc88.com/p-252204017965.html.
[4]李建軍,雷育蓮.對“親其師,信其道”的思考[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1(30)
[5]張志剛.盧氏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張志剛提出統戰工作要做到三有[Z/OL].http://lsx.r ootinhenan.com/rootinhenan/html/2012/2/9909.htm.
[6]郭庚茂.鞏固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凝心聚力[Z/OL].http://www.rootinhenan.com/rootinhenan/html/2015/9/260497.htm.
作者簡介:程櫻,永城職業學院,碩士,研究方向:日本近現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