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發展,對于企業信息化建設,尤其是電子商務采納應用來說,迫切需要從采納、推廣和創新中與國際接軌。本文將從文獻調研中來探討影響企業電子商務采納的因素,并從三個層面來進行著重分析。一是在區域層次上如何因地制宜;二是在產業層次上如何擴大企業競爭優勢;三是在企業層次上,如何從內外兩方面來有效配置資源,提升企業自主創新水平。
關鍵詞:企業;電子商務;采納研究;影響因素
隨著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以電子商務為特征的企業新的商業模式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流。每一個企業如何從競爭環境中,結合企業實際來采納、推廣和創新,迫切需要從戰略分析上來探討影響電子商務采納的關鍵因素,以便優化企業競爭力。現行研究主要集中在電子商務的定義、分類及重要性上,對于企業如何從自身生產經營模式中來應用電子商務,還需要從國家政策層面、地域經濟發展環境等因素進行協同。為此,本文將從影響企業電子商務采納關鍵因素入手,就此展開闡述和分析。
一、區域層面上影響因素分析
對于經濟問題的研究多采用區域化層次分析,各國、各地國情差異下的企業發展,需要結合地域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因素來展開。電子商務作為技術創新在企業經營中的轉型,也會遇到不同方面的因素影響。
(一)人口因素
人口是電子商務采納實踐中的關鍵因素,從電子商務的構建來看,網站只是一個平臺,而對于產品銷售需要客戶資源,只有客戶購買商品才能將服務轉變為財富。不同區域下的人們生活習慣、消費理念、偏好具有差異性,企業在開展電子商務采納中,應先對區域人口進行分析,了解和把握人口消費習慣,才能制定針對性強的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對于網上購物,其決定因素較多,有商品價格、網購便捷性、網購風險、消費者習慣、自我效能、計算機水平、企業信息化建設等。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上網的目標主要集中在瀏覽和搜索信息,對于網絡商業活動,仍占一部分。網絡的價值如何發揮,最主要原因是對電子商務的信任。據Hernandez等人的調查顯示,當前網購行為分析主要集中在兩類:一類是一般消費者,另一類是潛在消費者。對于一般消費者,他們對網絡技術接受程度較高,對網購行為及網購意識相對較高,也具有網絡操作及網購經驗,自我效能等。從網絡平臺來進行商品選擇,結合商品屬性來對比,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往往是購物風險,但對于網購服務來說,便利性也是占絕對地位的。
(二)社會因素
企業在采納電子商務時,必然需要結合社會現實,特別是從地域文化差異中來分析消費者的購物主觀意識。中國傳統文化下的行業發展現狀,對電子商務的采納起到關鍵作用。Tan等人從文化背景差異下來探討企業采納電子商務的研究發現,對網絡平臺存在不信任、企業組織信息化水平不高、企業經營環境相對落后等都是阻礙電子商務推廣的主要因素;Yoon等人利用五因素理論,就中國顧客網購行為進行分析,決定消費者網購的因素主要有便捷性、有用性、信任和使用意愿。
(三)政策環境
政府在電子商務創新中的作用也極其重要,各國政府在推進技術革命實踐中,企業在面臨政策環境的行為也不一致。我國政府在倡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從制度上為企業構建電子商務網絡平臺營造了環境,并通過政府參與商業活動,來保障企業電子商務采納覆蓋率。如國家創新體系中對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支撐,鼓勵中小企業從信息化建設中來適應網絡社會。
二、產業層面上的影響因素
對于電子商務采納的產業層次分析,主要從當前市場化產業布局出發,利用電子商務來提升企業競爭力。如網上書店當當網、京東、卓越網之間的競爭,以及近年來家電企業開展網絡平臺建設,以促進和提升中國企業信息化建設水平。
(一)零售業
電子商務營銷模式是零售業的重要應用領域,如各類網絡實體店、虛擬網店等,由于采購環節優勢明顯,價格讓利更大,網絡交易周期較短,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提升較高。多數中小企業愿意從網絡采購或電子商務平臺上來組建營銷網絡。如淘寶網上的C2C模式,更多的企業通過與淘寶關聯,利用淘寶的技術化優勢將虛擬網絡構建起來。對于消費者來說,由于電子商務的雙向性,一方面能夠讓顧客獲得極大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網絡購物模式不完善,還有一些問題,如購物風險、安全性、個人隱私保護等;對于企業來說,電子商務戰略無疑是獲得營銷突破的關鍵。
(二)金融業
電子商務的核心就是建立在網絡信息平臺下的金融電子化,由于電子商務必然需要與網上銀行打交道,對于金融業來說,更是挑戰。綜觀世界金融中心城市,美國的紐約、日本的東京等,在現代化、國際化發展中金融電子化程度較高。由于網上銀行交易需要在線支付,對于網銀使用的安全性問題,始終是關注的焦點;另外對于消費者,通過網絡就可以實現對多種業務的轉賬、支付,網銀的便利性、實用性和快捷性,促進了消費者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也是營造網絡購物消費環境的重要因素。
(三)其他行業
對于電子商務在各行業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如農產品種植、養殖企業,在政府制定的相關標準及政策推動下,很多企業已經著手電子商務采納工作,并從農業貿易實踐中積累了經驗;在旅游產業,隨著網絡技術、網絡安全、網站建設進度的加快,很多旅游企業業將電子商務作為拓寬營銷的重要渠道。有數據顯示,對于旅游產業,電子商務企業采納程度更高;制造業方面,也為很多制造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打破傳統渠道營銷的劣勢,能夠將品牌及產品、服務利用網絡來直接服務消費者。
三、企業層面上的影響因素
電子商務推廣的主要障礙就是企業,盡管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電子商務的優勢,對企業拓寬營銷范圍,提升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但在企業層面上,由于企業對采納電子商務的價值認識不一致,特別考慮到綜合性制約因素的存在,如企業對電子商務創新程度的認識,企業面臨的內外部競爭環境的壓力等。總的來說,對于企業采納電子商務主要有兩種動力:一是企業為了從電子商務采納中獲取更高利潤;另一種是通過轉變傳統管理模式,促進企業實現網絡電子商務轉移。很多新興電子商務企業的勝出,將電子商務作為技術平臺向廣大企業開放,企業只需要從電子商務管理模式上,利用自身的采購、生產、銷售優勢直接移植到網絡平臺上。
(一)人力資源上的因素
對于企業電子商務采納、推廣與創新,人力資源是關鍵。電子商務的發展已經成熟,由最初的量變向質變的飛躍,企業在初級競爭階段已經回歸至商業競爭階段,并著力從技術創新和客戶體驗中來全面提升競爭優勢。如何讓客戶獲得最佳的購物體驗,如何提供差異化對客服務已經技術壁壘的搭建都需要人力來支撐。通常情況下,企業電子商務采納需要高級管理人員、相關技術人員及其他輔助人員,對于企業高管承擔著重要的決策導向作用。如對企業資源的整合,對電子商務機會的把握,對電子商務組織模式、競爭形式的重組,都需要一個負責任、有膽識的高管層;另外對于電子商務采納中面臨的風險問題,巨額投入與成本,市場前景及顧客需求多變性問題,都會給企業發展帶來影響,特別是對于內外環境的戰略分析,如何綜合評定企業資源優勢,競爭對手分析、商業伙伴合作等等問題。
(二)技術上的因素
電子商務采納不僅是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關聯,更多的是依托信息化技術來完成。企業在構建技術平臺過程中,如何從競爭中形成獨特的核心優勢,技術作為最為關鍵的基礎,也是企業推進電子商務創新的根本。如零售巨頭亞馬遜每年的技術投入達到3億美元,每天上百萬訂單的形成離不開先進的技術支撐。電子商務作為企業、消費者、技術三者整合的主體,在構建對客服務體驗中,必然需要從技術創新上來實現。
四、結語
電子商務采納的制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對于企業來說,如何從自身資源優勢整合上來順應時代發展,就需要從區域層面、產業層面、企業層面上來調整戰略。首先從地域資源上,充分挖掘潛力,全面分析企業內外部經營環境,從電子商務平臺對企業主體的發展優勢上來制定商務戰略。如引入“3W”原則,為什么選擇電子商務,如何應用電子商務,什么是構建電子商務的關鍵因素,從而為企業電子商務采納創造必要的發展環境。其次,從電子商務采納的合適性上進行整合,特別是企業內外部資源的整合,能否實現1+1>2。從企業組織結構上能夠適應電子商務管理戰略需要,能夠從成本控制、供應商管理、企業文化建設、IT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最后,電子商務作為技術創新下的企業發展戰略,更需要從資源投入、軟硬件環境完善上,提升企業的軟實力,特別是在營造創新的企業文化氛圍中,要從電子商務普及和創新中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促進企業自主創新、以科技來帶動企業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譚曉林,周建華.影響企業電子商務采納的關鍵因素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3(01)
[2]王硯羽,謝偉.企業電子商務采納的戰略框架[J].技術經濟,2015(03)
[3]徐超毅.電子商務背景下企業信息化采納模型對企業價值增值的影響研究[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
作者簡介:李瑤,碩士研究生學歷,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國際貿易專業,講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