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蘭
摘要:本文對應收賬款給企業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從信用管理、風險防范、社會信用的角度又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應收賬款;負面影響
一、應收賬款的概念及其負面影響
應收賬款是企業對外銷售產品、提供勞務等業務而應向購貨方、接受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收取的款項,其負面影響表現是:
1.增大了壞賬出現概率。賒銷過程中,有些企業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不健全,對客戶的信用了解不夠,這就容易導致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直接成為壞賬。
2.對企業營業周期有影響。營業周期即從購進貨物到銷售貨物直至收回貨款為止的這段時間。不合理的應收賬款的存在,延長了營業周期,影響了企業資金循環,使大量的流動資金沉淀在非生產環節上,致使企業資金短缺,嚴重時會影響工資的發放和貨物的購買,破壞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
3.降低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賒銷并未真正使企業現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業不得不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加速了企業現金的流出,致使企業資金更為緊張、資金周轉不暢,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工作。
二、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1.企業應收賬款逐年增加且賬期較長。企業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正逐年增加,很多已形成呆死賬,無法收回。
2.收款不力,壞賬比率高。企業盲目賒銷,只顧著擴大銷售,卻忽視了貨款回收。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現象比較嚴重,造成正常流動資金被大量的應收賬款所擠占。由于沒有強有力收款措施,企業壞賬比率大幅上升。此時,為了維持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只好借助于銀行貸款,而應收賬款收不回來,就不能及時償還貸款,甚至連銀行資金也被逐漸轉化成了應收賬款。這種資金的不良循環,導致銀行資金的大量沉淀,最終企業將無法生存下去。
3.應收賬款中的呆壞賬確認不及時,給企業造成虛增資產的假象。由于有些企業對應收賬款疏于管理,特別是有的企業還把應收賬款作為調節利潤的手段,因此主觀上有意對已經成為呆死賬的應收款項不及時確認,已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在賬上長期掛賬,不計提壞賬準備,造成企業資產的虛增。
4.企業的某些管理者和經營者缺乏經營理財的意識和觀念。部分企業管理者和經營者注重生產經營工作,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做好經營理財工作的重要性;沒有做到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中心。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沒有對現有的資源和資金進行有效的配置和調度,致使企業產生了大量的應收賬款,造成大量資金長期滯留在外,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和資金的有效使用。
(二)原因分析
1.企業自身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產品缺乏足夠的競爭優勢。造成產品積壓,迫使企業在銷售過程中不得不做出讓步,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負擔。二是企業信用管理意識淡薄。企業對客戶資信情況了解不足,重視不夠,特別是在當前買方市場形成的條件下,饑不擇食,導致企業壞賬的增加。三是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工作不到位。很多企業在加強全程管理的同時,沒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應收賬款,當債權發生時只限于簡單的管理,而沒有利用應收賬款轉移風險、解決應收賬款未回收時資金短缺的問題。
2.企業外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良好的社會信用是建立規范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我國缺乏有效的社會信用監督機制,對違背信用的商戶監管力度不夠。法院對已生效的判決執行力度不夠,加上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形成法律白條情況屢見不鮮,造成違約企業欠債有理、欠債有利可圖思想占據上風,也助長了一些企業欺詐行為的產生,破壞市場經濟環境,惡意拖欠貨款思想在一定時期形成一股風氣,嚴重地破壞社會的信用環境。
三、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建議
(一)企業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寬嚴適度的信用標準、規范合理的信用條件和科學審慎的信用額度企業需要制定一個合乎自身情況的信用標準。企業在制定信用標準時,應著重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情況,如果競爭對手實力很強,企業就應考慮是否可以采取較低的信用標準,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反之,則可以考慮制定嚴格的信用標準。二是企業承擔違約風險的能力,當企業具有較強的違約風險承擔能力時,就可以考慮采用較低的信用標準,以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反之,如果企業承擔違約風險的能力較弱時,則應制定嚴格的信用標準,謹防壞賬的發生。三是客戶的資信程度,企業應在對客戶資信狀猊進行廣泛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判斷,并決定是否給客戶提供商業信用。
(二)強化應收賬款的風險防范,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
1.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從源頭控制,充分發揮企業自身優勢,不斷開發新產品,開辟新的市場,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使自己的產品成為暢銷品,使企業可以有目的地選擇訂單,以減少資金在應收賬款上的占用,從根本上減少賒銷行為,最大限度降低應收賬款帶來的困擾。
2.建立應收賬款的監控體系、預警機制。應收賬款的監控體系應包括賒銷的發生、收賬、逾期風險預警等各個環節。財務部門對應收賬款的分析管理,計提壞賬準備金,計入當期費用。信用部門和銷售部門進行應收賬款跟蹤管理服務,達到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促進企業銷售的目的。
3.應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不斷完善監控體系,改善內控制度;檢查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檢查有無異常應收賬款現象,有無重大差錯、玩忽職守、內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賬款等情況,確保應收賬款的回收。
4.企業可以通過將應收賬款轉為應收票據來降低風險。由于應收票據具有很強的追索性,且到期前可以背書轉讓或貼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損失。所以當客戶到期不能償還貨款時,企業可要求客戶開具承兌匯票以抵消其應收賬款。
(三)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為企業管理提供良好外部環境
先進的規模化的信息數據庫能夠記錄大量企業與個人的資金往來與商品交易的種種資料,可以提供客戶查詢,一旦有不良信用記錄,在工商注冊、銀行貸款、消費貸款、個人信用卡服務等方面,將受到制約。就現階段而言,要狠抓行業監管,加快建立社會信用監督體系,查出故意拖欠行為,以增加失信者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