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芬
【摘 要】
言語干癟是語言的一種“亞健康”狀態,亟待預防和矯治??梢栽诶奶釤捨恼碌膶懽鞣椒ǎ霉适仑S滿文章的具體內容,從內容入手兼顧表達的形式。
【關鍵詞】
小學生習作 言語干癟 亞健康語言 矯治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不少學生的習作,從語法角度來分析并無問題,但是認真品讀,就會覺得內容空洞,言語呆板干癟,讀起來索然無味。究其原因,一是學生語言匱乏,語感較差;二是寫作方法欠缺,不知道如何表達。言語干癟,是一種“亞健康”狀態的語言,亟待預防和矯治。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書,積累語言,形成良好的語感,還要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入手,加強習作指導。本人執教四年級語文,以蘇教版教材習作為例,研究如何預防和矯治學生言語干癟現象。
一、在例文提煉文章的寫作方法
蘇教版四上教材習作2、習作3、習作5都提供了例文,這些例文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習作水平,便于教師進行習作指導,可供模仿,可以借鑒。對于例文的教學,不可像平時的閱讀教學一樣,聽說讀寫一擁而上,字詞句段一個不落。習作例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打開思路,激發靈感,并從例文中提煉本次作文基本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寫好作文。
教學《習作2請你為我豎拇指》導入課題后,我引導學生讀例文,圍繞例文題目《我真棒》,我先讓學生練習審題,讓學生說一說題目中哪個字最重要,學生很容易就找到“棒”字,在讀例文之前,我引導學生猜測這篇作文可能會寫什么,滲透“圍繞主題選取材料”這一習作要點。接著,我出示了自己根據課文改寫的“作文”,通篇充斥著“我很棒,我真的很棒,全世界都沒有我厲害”這樣空洞的句子。學生讀這樣的句子不禁大笑。評價:這樣的作文太虛假,不可信。出示這樣的反面例子就是要告訴學生,平時寫作文,無話可說時,總喜歡用廢話來湊字數,根本不可取。
比較后,讓學生讀例文,比較例文跟我出示的“作文”不同之處是什么,學生認識到,必須用事例來證明自己到底有多棒。這時,我用一句順口溜總結:本領強,本領大,全憑事實來說話。學生很輕松地掌握了本文的寫作要點。
二、用故事豐滿文章的具體內容
吳勇說過,兒童具有“故事屬性”“故事眼睛”“故事嘴巴”“故事動作”,因此,兒童文化的特征,是與“故事”一脈相承的。他們是故事的發生者、故事的創造者、故事的分享者。寫作時融入故事,增強習作的故事性,作文就不那么空洞。教學《習作1—我設計的節日》,我讓學生說說知道有哪些節日,并對這些節日進行簡單的分類,接著讓學生說說端午節的來歷,通過以往的學習和閱讀,學生早已了解屈原投江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了出來。我又出示了安娜·賈維斯立志創立一個母親節,來實現母親多年前祈求的心愿的故事。我對學生說:“很多節日的背后,總是隱藏著一個個故事,或者寄托著某種情感”,讓學生學會在習作中講故事。有一位同學寫自己想設立一個“童話節”,因為她特別喜愛看童話,可是母親視童話書為閑書,于是她跟母親斗志斗勇,最終童話書還是被母親沒收,于是她想設立一個童話節,好讓同學隨心所欲地閱讀童話,到童話城堡去做客,享受書本帶來的樂趣。這篇作文有血有肉,設立節日理由充分,過節方式想象合理,內容豐富,語言幽默,是難得的佳作。反觀部分同學,一篇作文中,設想好多個節日,設想了無數種過節方式,但總讓人感覺空洞無物。
教師在習作中,還應對故事的寫作加以指導。一是利用課文學寫作,把習作的指導前置到閱讀教學之中。作文課時間緊,根本不可能把所有的寫作指導都在作文課中進行?!缎毂檮钪緦W國》一課中,學生學習了記敘一件事,要寫出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習作2的教學,我也讓學生從文中的事例中找出起因、經過和結果,并讓學生知道經過部分寫得最具體。二是從例文中領悟寫得好的秘訣。例文《我真棒》中,作者寫了自己自告奮勇搬大西瓜的事,作者把那么大的西瓜帶回家,并非易事,而是費盡周折,先是“夾在腋下”,接著“扛在肩上”,最后“抱在胸前”。三是從范文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我舉了一個同學寫放風箏的例子:我和爸爸來到廣場放風箏,風箏一下子就飛到天空。我告訴學生,我們做什么事都不會隨隨便便成功,而是要付出努力,經歷一波三折,才會覺得成功來之不易?!耙幌伦印笔欠N病,要通過“動作分解”來治療。
三、從內容入手兼顧表達的形式
很多作文指導課,教師都是從表達形式入手,指導過死。筆者曾聽過一節習作指導課,教師指導學生讀寫結合,寫好一個畫面,從語段開始學習運用語言、動作、神態、外貌、心理等細節,學習正面指定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學習環境描寫……等到各種方法學完,教師出示一幅圖畫,讓學生運用剛才學到的方法寫作,因為限制過多,帶的鐐銬太重,學生的熱情消失殆盡,難以寫出充滿靈性的作文。
習作3要求學生以書信的形式介紹家鄉的風光和習俗。書信教學,由于受考試等功利性因素的影響,很多教師過于看重書信的格式,一開始就教學書信的格式,介紹書信的五部分,至于書信的內容,卻很少顧及,往往因過于強調格式而淡化內容的指導。學生書信雖然格式正確,但作文內容空洞,言語干癟。寫信的目的就在于交流,只有內容清晰,才能達到交流的效果。因此,學寫書信,不妨從內容指導入手,指導學生寫出家鄉美麗的自然風光,神秘的傳說故事,獨特的風俗習慣;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融入想象,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表現出與眾不同,表達愛家鄉的真情。然后再指導學生用書信的格式來裝這些內容。這樣,在寫內容時,學生輕裝上陣,心里不必擔心掌握不住格式,無過重的心理負擔,寫起作文來相對容易;等內容寫好后,再加大難度,學習書信的格式,后學的知識,學生反而更容易記得牢。
習作教學,應關注“言語干癟”這類“亞健康”的語言,優化學生的表達,提高學生的習作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勇.吳勇教故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8)
【2】李美珠.把作文寫具體有七招【J】.作文成功之路,2008(2)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小學生習作語言亞健康現象研究”成果,課題編號:B-b/2013/02/047,主持人:劉賢法 華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