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欣
【摘 要】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教學方法,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它具有開發人的智力和思想潛能,提升學生的記憶力,增強教學活動的效果等優勢。把它應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英語語法、記憶英語詞匯、閱讀英語素材、提升英語寫作,同時對于某些知識框架的構建與整合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高中英語 思維導圖 運用
思維導圖是運用直觀的圖像而建立起來的不同概念之間的一種聯系,主要運用線條、圖形等方式來建構。對于學生而言,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將較為繁瑣枯燥的資源變成易于學生記憶的形式,通過具有組織性的圖像與大腦當中所呈現的事物處理方式進行融合。
一、思維導圖理論的概述
思維導圖最早由英國學者東尼·博贊提出的。它是一種有效的思維模式,常應用于學習、思考等思維活動中,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大腦思維的擴散程度。思維導圖是一種放射新思維的表達,能夠有效的幫助人們的記憶,博贊認為人們的大腦接受信息之后會以中心球體立體結構存入記憶庫中,而這種球體結構會通過思維導圖而呈現出來,它可以直觀的將人們的抽象思維進行可視化,從而使得相關記憶更加深刻而有效。因此,思維導圖不僅是一種可視的輔助記憶工具,而且能夠為人們提供有機復習、激發記憶的作用。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1.運用思維導圖強化備課效果。
在新課教學前,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構建本課的知識框架,這樣通過知識框架,教師就會對所要教授的內容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且還能使學生對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系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如上英語語法中的“名詞”一課時,如果教師使用傳統的方法進行教學,通常都需若干個課時才能把相關內容教授完畢,此課的知識點比較多,且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又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樣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通常都會很容易把相關知識點混淆,此時,就可應用思維導圖把相關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繪制出來,使它們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然后再逐一講解,這樣既能使學生對各知識點有更深入的了解,又便于對知識點進行記憶,從而可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話題討論。
我國高中當前所使用的英語教材基本上都以話題為標準劃分單元,以培養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為出發點編寫教材。在聽的基礎上就是說,而且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需要不斷的說。但是目前大部分學校的高中生都很難保證其口語練習時間,一方面是應試教育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學生不敢說、不會說、不知道說什么。對于出現的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多想辦法逐步引導和激勵學生講英語、說英語、比如在口語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引入思維導圖來進行頭腦風暴,讓同學們列出自己的想法并大聲的講出來,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加以整理、輸出,能夠取得喜人的效果。
3.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單詞記憶。
高中生學習英語最關鍵的環節是學習英語單詞,對英語單詞的掌握程度,可以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學生通過掌握大量的詞匯,可以對所學的英語教材進行及時檢測,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在心理上獲得成就感。因此,英語教師首先可以應用思維導圖,引入高中英語單詞教學。例如,高中英語詞匯的前綴、后綴,學生在閱讀中遇到陌生的單詞時,根據前后詞根對詞義進行推測,理解單詞的意思。同時,教師也可以應用前后詞根幫助學生掌握新單詞,積累詞匯量。如“ing ”經常會出現在一些英語單詞的后面,把單詞變成形容詞,單詞“interest”加上后綴“ing”變成新單詞“interesting”,
詞義是“有趣的”;類此的還有英語單詞前綴“fore”,在“fore”后面加上字母可以組合成很多新單詞,如foreman(領班),foresee(預見),foretell(預言),根據前綴對單詞詞義進行猜測,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梳理詞義。
4.運用思維導圖促進語法教學。
教師需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整體學習,構建知識網絡。其中,思維導圖是不錯的方法。一方面,利用思維導圖,可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有關圖畫,整體把握所學語法知識;另一方面,利用思維導圖,可滲透方法指導,讓學生把握科學的學習策略與方法,學會自己繪制思維導圖來學習英語知識,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可借助有關軟件,精心設計課件,以思維導圖形式匯總語法知識,將語法知識結構化,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如在高中英語語法知識中,代詞是重要構成部分,是高考必考的內容。但這一語法知識內容繁多,結構復雜,有些知識學生還易于混淆。因此,在復習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借助思維導圖,歸納代詞的主要考點,引導學生回顧整理,構建知識網絡,提高學生辨析能力。
5.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理解。
閱讀是學生運用英語知識重要的途徑之一。 在傳統的教學中,對于閱讀理解這一板塊的講解通常是先進行分段,后逐段分析,從而達到學生理解的目的。 這樣的教學方法雖然能夠讓學生對所閱讀的文章,但卻無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高速有效的獲取重點,并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組織整理,之后形成屬于自己的圖式形式。 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培養學生自上而下的分析能力之后,還可以幫助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刻的理解。
6.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寫作水平。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主要功課,寫作為英語學習中的最后一項,難度也較大。需要學生在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和正確的語法知識的基礎上,還需要掌握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才能夠完成寫作任務。學生在進行寫作學習時,往往只是簡單地對范文進行模仿,并沒有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技巧。教師可運用思維導圖法,教學生如何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思路的整理和歸納,并進行寫作框架的構建,進而有條理地進行文章寫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明白寫作的方向,還能夠思路明確,保證寫作的條理性和順暢性,保證了寫作的質量。
【結 語】
思維導圖是一種重要的發散工具,在高中英語中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有效教學,還在進一步實踐和探索之中,因為每個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同,想象力、思維能力、思維方式都不相同,對于有些學生來說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起到積極的效果,但是對于另外一些學生而言思維導圖沒有多大的意義。這就要求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研究學生的特點,從學生的角度去幫助他們進行知識的聯系和發散,提高復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玥瑤.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50)
【2】榮紹章.高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導圖法的運用【J】. 學園,2014(15)
【3】廖家美.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生英語(高中版),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