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萍
摘要:本論文通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尋找出高職院校學生道德培養與校園文化建設兩者之間在內容、表現形式、獲得途徑、終極目標等方面的密切關系,進而提出了在校園文化建設視角下職業道德培養的新途徑。以期為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提供些許啟示。
關鍵詞:校園文化;職業道德;教育
隨著普通高校的不斷擴招,高職院校學生整體素質水平逐年下滑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高職院校錄取學生的分數線在逐年降低。到現在只要180分就可以讀個??圃盒!7謹惦m然不能代表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職院校錄取的學生在學習能力與素質修養上都應加強。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精神,高職院校需要將學生培養為具有一定的社會適應性,有學習能力,能夠很好進行交流溝通,注重團隊協作,具有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的人才。由于學生綜合素質的下降,要想達到這些目標,不僅存在一定的困難,而且對整個高職教育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一、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職業道德教育是高職院校學生發展全面性和健康性的基礎,高職教育工作者要在觀念上克服“重智育輕德育”的思想,除了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技能教育和理論教育,還應針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成長,面向高職院校學生的未來展開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而當前在高職院校中對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不足的實際問題,導致高職院校學生失去職業道德培養的環境,沒辦法通過職業道德教育獲得自身更加全面的發展。很多高職院校過分強調學生技能培養,嚴重擠占職業道德教育的占比,形成學生道德教育培養上的各種問題,不能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職業道德教育針對性不強
由于高職院校對大學生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致使不少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狀況令人堪憂。在職業價值取向上,不少學生的職業道德認識呈現實用化、功利化傾向,他們的集體意識、責任意識、敬業意識、榮譽意識不斷弱化;經濟意識、個人意識、利益意識卻不斷強化。不少高職院校學生過分看中工作待遇,缺乏敬業精神,工作上稍不如意就辭職,哪里還談得上愛崗。這些現象雖然不能全面反映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主流問題,但至少說明當今高職院校學生缺乏吃苦耐勞、腳踏實地的職業道德品格。一些高職院校把職業道德教育簡單等同于政治教育,使職業道德教育內容過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從而忽視了對學生進行誠信這一最基礎、最簡單的職業道德教育。學生職業道德培養一定要不斷適應新的形勢,不斷充實新的研究成果。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品質,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深入加以研究,若不顧職業道德的個性化、多元化,一味用統一的方法、途徑進行“填鴨式”的灌輸,忽視了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將道德作為純觀念性的東西灌輸給學生,脫離學生的道德基礎和生活實際,這樣只會使職業道德虛化。
(三)職業道德教育系統不完善
很多高職院校在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時沒有基礎性的制度建設,也沒有切實可行的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設計,導致職業道德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計劃方面存在很多漏洞。比如,在評價方式上,重結果評價輕過程評價,不能通過職業道德教育考核進行系統性、全面性管理,難以發揮職業道德教育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深層次價值。
(四)職業道德教育實踐性不足
當前高職院校進行和開展的職業道德教育出現實踐性不足的問題,很多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重點集中在理論課的講述上,比如開設的思想教育、法律基礎和政治課過于偏重職業道德理論的講述,沒有生動靈活的實踐,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產生對職業道德教育興趣的降低,形成理論和實踐的脫節,難以發揮職業道德教育的優勢和長處,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健康、穩定、全面的成長和發展。
二、高職院校職業道德養成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關系
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養成,雖涉及諸多因素,但校園文化建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校園文化建設以校園精神文化為靈魂,以校園物質文化為載體,以行為實踐的形式潛在地影響著全體師生的精神世界。良好的校園文化對于塑造學生理想人格,搞好職業道德教育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它不僅為職業道德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教育平臺,而且直接促進學生職業道德品質的養成和發展。
(一)職業道德養成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內容的統一性
職業道德教育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的一個因子,職業道德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存在內在的統一性。校園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教育管理過程中的靈魂所在,它鮮明的反應了高職院校發展的方向和動力,對學生的行為起著約束、激勵和規范的作用。職業道德教育的開展不僅能夠規范學生的行為,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所以職業道德教育除了依靠道德灌輸的形式,利用校園文化建設引起自身內在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認同,提高學生道德判斷的能力和選擇能力。
(二)職業道德養成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形式的相似性
職業道德教育表現形式呈多元化形態,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應該多方面展開,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認識,還要陶冶學生的職業道德情感。校園文化教育也具有多樣性和全面性,它存在于高職院校的任何一個角落,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情操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職業道德教育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發揮著積極作用。
(三)職業道德養成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來源的關聯性
職業道德教育的過程是學生自覺接受的過程,是社會化和個體化相互作用的結果,只依靠外界因素的制約而沒有學生自身的接受和認可是不可能發揮作用的。一種優秀的校園文化也必須得到學生的接受和認可,否則它就稱不上是“文化”了,高職院校職業道德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作為一種無形的存在,必須經過主體人內在的接受和認可才能轉化成主體人內在的職業道德修養。
(四)職業道德養成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目標的趨同性
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具有明確的目標,就是通過教育,讓未來的職業人才具有行業企業需要的職業道德規范,樹立高職院校學生應有的道德意識和道德品格,安心本職,盡職盡責的履行職業義務,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團隊意識。高職教育在教育目的和人才培養規格等方面應該突出其教育性和現實性特色,它的校園文化也應具有自己的鮮明特點,那就是有別于普通高校校園文化的 “職業性”的特點。高職院校的發展雖然不能單單依靠學生職業道德培養和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但學生職業道德培養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卻能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
三、高職校園文化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的途徑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多側面、多角度、多層次的特點,在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培養上具有卓越的功效,具有一般文化不可替代的教化功能,是精神文明建設和提升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修養的新型載體、重要陣地和有效途徑。由于高職院校辦學目標的特殊性,其校園文化建設也應具有明顯的職業特征,融入更多的職業要求、行業道德和社會因素。
(一)以優美的校園陶冶學生,營造職業道德培養環境
“環境育人”已是教育界盡人皆知的教育信條。校園布局、建筑裝飾、教學設施、環境衛生等物質環境是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直接反映著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育人理念。在校園整體環境建設中,宜以綠化、衛生等為切入點,以美化校園為展開面,讓有序的規劃構成優雅靚麗的校園文化風景線,使校園的每一處景點都有人文的內涵,使校園的每一塊頑石都富有靈性,使每一面墻都會說話。
(二)以規范的行為實踐鍛煉學生,促進學生職業道德養成
行為文化是校園文化落地的關鍵。高職院校要制定師生文明禮儀規范,促進全體師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強化“學風、教風、校風”建設。要在充分挖掘寶貴傳統資源的基礎上,努力營造具有時代特征和高職院校特色的良好校園風氣。校園文化中的教師和學生是行為文化的主體,也是校園文化的實踐者和受益者。高職院校管理者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起到領路人的作用,全體教師則是校園文化的中流砥柱,要齊心協力地通過校園文化切實為學生的成長搭設一個發展的平臺,確保每一個學生在校園文化的影響下進行自我教育,并成長為正直、自信、樂觀、堅強的棟梁之才。比如高職院校打造“雙師型”教師工程,就是以榜樣的力量影響我們的學生,使他們樹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信念。
(三)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規范學生,錘煉學生職業道德意志
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營造人性化的教育教學活動,完善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挖掘校內豐厚資源,落實具有激勵性的可行性目標,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凝聚力,構建自主管理模式,促進高職院校學生自主性管理是維系高職院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是搞好校園文化建設、錘煉學生職業道德意志的必要保證。
(四)以豐富的文化活動吸引學生,陶冶學生職業道德情操
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和智育,美育,體育等有機結合,達到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園文化活動中陶冶職業道德情操??梢砸劳泄睬鄨F,學生會,班級,社團等組織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規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其組織形式和文化內涵等直接影響著職業道德教育的成敗。
(五)以良好的校園人際關系凝聚學生,提升學生道德境界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學生和教師不僅是行為文化的主體,也是校園文化的實踐者和受益者。高職院校管理者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起到領路人的作用,全體教師則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中流砥柱,要齊心協力地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切實為學生的成長搭設一個發展的平臺,確保每一個學生在校園文化的影響下進行自我教育,并成長為正直、自信、樂觀、堅強的棟梁之才。
(六)以多方位的教育途徑訓練學生,提高學生職業道德認識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要以多方位的教育途徑訓練學生,以人文素養教育為突破口,以常規教育、班級活動、校園社團為主陣地,提高學生職業道德認識。
我們堅信,當代中國的高職院校,一定能在國際教育發展的大潮中,開辟具有中國底蘊、中國氣派的新文化,培養出數以億計的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合格人才,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囑托。
【參考文獻】
[1]李巍.高職院校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探討[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8
[2]潘尚瑤,劉伊.論頂崗實習過程中高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5
[3]張靜.從道德認識到道德踐履——大學生德性培養的實踐路徑探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4]劉林.淺談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校園文化建設[J].現代企業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