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芳
【摘 要】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頭戲,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已經成為廣大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袄蠋熍陆套魑模瑢W生怕寫作文”已經成了一種普遍的現象。怎樣改變這種現狀?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弊屌d趣成為習作教學的催化劑,只有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學生才能愛寫作,才能從認識和情感上傾向作文,真正產生熱愛寫作的巨大動力,實現由“要我寫作文”到“我要寫作文”的轉變。
【關鍵詞】
習作教學 興趣培養 方法
一、感悟生活,激發學生習作欲望
生活是語言文字的本源。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流個不歇?!辈挥怪M言,農村小學生的生活面狹窄,接觸新鮮事物少,缺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思考、分析以及對生活的真切體驗。
正是這樣的孰視無睹,充耳不聞,農村小學生一聽作文直搖頭,看到題目皺眉頭,寫起作文咬筆頭,老師催交才開頭。再縱觀我們教學用的教材,不可否認其精選的文章文筆優美,編排的科學合理。但因其包含的內容讓教師疲于完成教學任務,而無暇顧及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學生平日積累的語言素材少之又少,我們的教師很少或忽視如何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身邊的生活、引向社會,從生活中得到感受和啟發。這樣怎么能寫出好文章呢?因為材料的積累來自于“生活本源”,即來源于個人日常的社會生活。學生經常被動地去寫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很難在心理上形成寫作的興奮狀態,學生習作興趣受到了限制,更不用提寫作的主動性了。這就要求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必須落實“生活本源”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從觀察、體驗日常生活入手,引導學生關注天下事、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將自己通過觀察所得的真實感受記錄下來。只要是觸及學生靈魂的,幾句話不嫌少,幾頁紙不嫌多,如此積累,不用多長時間,學生寫作時就會游刃有余。因此,我在教學中從不拘泥于形式,經常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親近大自然,創造條件讓學生向生活靠攏,融入生活,指導他們觀察、留意身邊的事、人、景……并寫成日記。指導他們做讀書筆記,獵取優秀文章的精華。如:有一次,我帶學生到一個大水庫游玩,那里風景如畫,只見一汪碧水,漁舟時現。我們蕩舟水上,盡情談笑,歡歌笑語響遍整個水庫。這場景讓大家如癡如醉,回來后,還不等我布置寫作,一篇篇優美的習作就盡呈桌案。正是這樣的鍛煉,讓學生受益匪淺,于是學生的生活就成了他們創作的“源頭活水”。
二、抓住契機,激發學生習作興趣
農村的小學生在獨特的鄉土風情、田園風光中生活,生動精彩的作文素材就在身邊眼前,但是當他們提筆作文時,卻不知道該選什么內容,只好咬筆頭,不知寫什么,怎樣寫或有話寫不出來,思緒萬千,猶豫不決。正當他們感到困難時,我走近他們身邊輕聲細語地給予啟發引導,使其感到老師沒有忘記他們,而是在關心他們使之受感動,促其鼓起勇氣,樹立信心。此時盡量讓他們提出疑難,教師指點思路,啟發他們看到什么寫什么——善于從變化中發現問題;想到什么寫什么——有感而發,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自由活潑,形式多樣,長短不拘——想用什么語言就用什么語言,心里怎樣想,筆下就怎樣寫,就像與人說話一樣,明明白白,簡簡單單,把事情記清楚,不要太講究語言的形式。
筆者在日常的教學中多方對癥下藥:其一,組織“讀好書”活動。指導學生閱讀優秀作品,感悟語言文字的美,并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逐步懂得寫作是為了表達自己內心對事物的喜與怒、愛與恨……其二、課前說話訓練。鼓勵學生口述日常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只要是自己的就行,不做高要求。其三、降低寫作訓練的難度,鼓勵自主命題,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學生使用文字表達的欲望就增強了,學生由“厭寫”到“愛寫”,由“愛寫”到“善寫”。
三、享受成功,撥亮學生習作火花
教育心理學家西蒙茲指出:“集體教學最有效的獎賞是教師對學生做什么和他做這件的方法的認可?!苯處煵粩嘟o以評價、鼓勵,能增強學生的習作興趣。學生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勵,尤其是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和認可,從而增強寫好作文的信心。教師要抓住學生細微的進步,使之放大,給以肯定和鼓勵,可以給一些鼓勵性的語言,如:“你的進步非??欤 薄皩懙冒魳O了,如果多看課外書,會有更大的提高!”“看到你寫的作文,簡直是一種精神享受!”教學中我就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天,有個家長找到我,說很感謝我,我問為什么,他說他兒子開始喜歡作文了,原因是我的一個肯定的評語,那天他兒子讓他拿著作文給鄰居們挨個看,非常興奮??梢娊處煹囊粋€小小的賞識完全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
成功是興趣的支柱,成功的動機能激發人的奮斗精神,教師對學生的作文要盡可能創造成功的機會,鼓勵和幫助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用滿意的效果去強化他們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地挖掘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成功點,大到節、段、篇,小到字、詞、句,都要加以肯定。點滴的成功,會激起學生喜悅的心情,這樣就調動他們的習作熱情。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對“作”“評”“改”上下功夫是必須的,但在品評之后不應該把它“封閉”起來,應創造機會把它展現出來,這就必須在相互交流,自我展示上下工夫。作文是學生的“勞動成果”,重視他們的“勞動成果”,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比如,每個學生每月出一份手抄報,把自己積累的作文、日記、讀書筆記等編出來。讓每組每周出一張組報每半月出一張班報,文章從小組成員中選出,并定期將所有的手抄報在班級里展出交換閱讀。評出優秀的在學校的宣傳窗展出。另外,可讓學生多參加社會活動,積極寫作,踴躍投稿,學生的習作能在報紙、雜志上發表,這無疑是更大的鼓勵。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班內、校內得到同學們的認可,甚至變成鉛字的時候,寫作的興趣和熱情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這樣,學生在辦報、寫稿、追求發表和展示的過程中,心里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帶來了鞭策,帶來了寫好作文的欲望,激起更大的習作熱情。成功是每一個人的渴望,讓學生體驗習作的成功,就有可能激發、喚醒他們沉睡的潛能,鼓起前進的風帆,撥亮他們習作的火花。
贊可夫說:“應該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象,融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發學生的感情?!笔茄剑斍楦性谛牡桌镉縿拥臅r候,盡情的表達應該就是唯一選擇。我想這應該就是寫作的真諦。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習作催化劑,我們要用好“興趣”這個催化劑。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把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做為己任,教會學生捕捉寫作機會,不失時機地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化難為易,并想方設法的不斷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習作水平,從而使學生易于動筆,易于表達,使寫作成為學生心靈的樂園,并能通過寫作來激勵他們展現自我、傳遞信息、交流情感,馳騁想象,憧憬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