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靜琪
一、評估觀念理論化
想要科學的建構評估幼兒發展水平體系,首先要尋找相應的理論依據來支撐。我搜集了相關資料。尋找到了以下理論依據。
理論依據一: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中提出了人類有音樂智能,身體-動覺智能,邏輯-數學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等智能。《多元智能理論》的評價宗旨在于發現兒童的潛力和特點,讓兒童得到富有個性特色的發展。《多元智能理論》提出了“情景化評估”的方法。
理論依據二:《幼兒園指導綱要》。首先《剛要》中把幼兒園教育的內容分為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這五大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理論依據三:《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南》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既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又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進程上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指南》將《綱要》中五大領域按照年齡段提出了具體的學習與發展目標和教育建議。可謂更加具體,細致。參考價值更為有效。
二、評估內容全面化
評估內容需要全面涉及幼兒的各方面智能;評估內容需要全面涉及語言領域、科學領域、社會領域、健康領域、藝術領域;評估內容需要全面分解3—4歲、4—5歲、5—6歲四個年齡段幼兒發展目標,形成既有梯級又全面覆蓋的評估內容,既關注幼兒共同目標的發展又關注幼兒個體差異的分層設計,確保了幼兒素質的全面發展。
三、評估方法多元化
1.傳統的評估方法
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法、作品分析法、談話法、問卷調查法等多種傳統的評價。
2.多方參與的評估方法
《綱要》明確指出"教師、家長、幼兒均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評價過程是各方共同參與,相互支持與合作的過程"。在評價幼兒發展水平需要運用多方參與評價方法。教師,幼兒,家長共同來參與各種評價,才能形成教育合力。
3.《多彩光譜》評估方法
《多彩光譜》項目是一套滲透著多元智能理論理念的評價方法和技術。通過有趣的,場景鮮明的活動吸引兒童參加。有意識的模糊了課程和評估的界限,使評估更有效的融入日常教學之中。《多彩光譜》是通過兒童的活動,也即通過“智力展示”的方法直接觀察到他們的智能狀態。在《多彩光譜》評價過程中,兒童是主動的參與者、積極的展示者,而不是被動的測試接受者,評價的情境是兒童感興趣的,能參與的,能理解其意義的,因此能極大限度的調動兒童的智力和智力組合,從而能夠比較完全的,真實的反映出兒童的認識水平。
4.檔案評估方法
幼兒成長檔案要善于捕捉孩子成長的“閃光點”,用文字或相機等多媒體影像設備及時記錄下幼兒在活動中的突出表現、點滴進步及與同伴間發生的有價值的事件等,以案例或成長故事的形式真實地記錄下來,把幼兒的成長瞬間記錄下來。幼兒成長檔案要注意收集反映幼兒發展水平的作品。幼兒成長檔案要有教師客觀真實的描述和專業的評析。對幼兒的成長軼事,對幼兒語言、行為、情感等方面的個性化表現,要進行專業性的評價,并據此優化教育方法,更好地因材施教。
5.制定一份科學的幼兒發展評估表作為參考
制定一份科學的幼兒發展評估表,能夠更加清晰明確的對幼兒各方面能力進行測評。雖然不能作為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但可以作為對孩子發展評估的一份參考。首先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可以制作三份表格,分別是:《3-4歲幼兒發展水平評估表》《4-5歲幼兒發展水平評估表》《5-6歲幼兒發展水平評估表》。每一份表格的內容首先是按領域來劃分,分為健康,語言,科學,藝術,社會。每個領域在進行細致分類。就以健康領域來舉例。如:健康領域可以分為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三大方面。接下來再把這三大方面根據《指南》上的細致目標,進行一一考核,考核方法分為完全達標獲得3顆星,基本達標2顆星,部分達標獲得1顆星。最后在教育建議一欄,把孩子沒有達標的內容,提出合理的建議,教師和家長可以一起幫助幼兒把弱項進行強化。把孩子在某方面具有的優勢也可以顯示出來,提出強化建議,讓這項能力變成孩子的強項。
總之,教師要心中有科學的理論依據作為指導,對幼兒發展評估的內容要全面化,還要采用多元化的評估方法,在與幼兒的互動過程中持續的觀察和評估孩子們的發展潛能,調整教學策略調整環境和材料的適宜性,并給予事宜的支持,引導幼兒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