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芳
【摘 要】
文言文是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文言文大多言簡意賅、微言大義,流傳至今的無不是千古名篇,對學生具有巨大的教學和教育意義。本文以學習王安石的《傷仲永》和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兩篇文言文散文為例,主要探討學習文言文對提高初中生寫作水平的教學意義。
【關鍵詞】
文言文教學 初中語文教學 寫作
文言文是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限于初中生的文言文知識功底,所以選入教材的文章大多屬于較為簡單的散文。雖然這些文章的文字較為簡單,篇幅也不長,但是這些文章依然是結構嚴謹,說理深刻透徹的千古名篇。本文就宋代大文豪王安石的散文《傷仲永》和明初三大家之一宋濂的散文《送東陽馬生序》為例,討論學習文言文對提高初中生寫作水平的意義。
一、學習文言文對寫作的促進作用
我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喜歡學習文言文并且能把文言文學好的學生大多數寫作水平都比較好,他們的文章和其他學生的作品相比有幾個突出的地方:語言簡潔優美,文章結構較為嚴謹,作文的內容與中心思想的切合的較為緊密,敘述和議論部分的安排和很合理。我認為這和他們較為深厚的文言文功底是有較大關系的,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文言文從中學到作者的語言和寫文章的思路,這對初中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是由重要意義的。
1.學習文言文對學生語言的影響
文言文簡潔優美,三五個字的一個短句如果結合上下文理解往往能表示現代文十幾個字的含義,所以我認為學生如果能學好文言文詞匯,然后在精讀文言文的基礎上分析句子的句意和結構,對簡化學生寫作語言有很大的幫助。現在學生寫作的時候文字描述過于啰嗦重復,寫作時候詳略不當,該簡寫的地方寫的復雜,該詳寫的地方卻又是寥寥幾筆的帶過。整篇文章讀下來的話就感覺不能夠很清晰的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認為教師在完成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一文教學任務之后,是可以進一步挖掘這篇文章潛在價值的。宋濂是臺閣體文章的大家之一,他的文章也是后世很多文學家模仿的對象,在《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章中,宋濂的描寫詳略得當。例如他在描寫自己幼年求學經歷的時候不惜筆墨地描寫自己求學條件之艱辛,求學意志之堅定;在描寫太學生的學習條件時卻有時簡略幾句話就一筆帶過。但是宋濂描寫太學生學習條件優越雖然簡略,卻讓讀者能都很深刻感受到二者求學條件的差異,這樣反倒是達到了作者的寫作目的,更突出了作者文章的中心思想。
所以我在作文課上也對學生強調,當大家在文中想通過對比的手段表達中心思想的時候,不需要將這二者全部寫得很詳細,而是要有詳有略,強化某一方面的描寫,然后在此基礎上有規劃的略寫另外一方。只要精心構思,做到詳略得到,這樣的寫法反倒是更能夠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學習文言文對學生構思文章結構的影響
文言文結構嚴謹,做到了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在較短的篇幅內,文言文不但做到文字敘述的精彩,而且使文章的說理更加透徹。我認為,通過學習文言文,讓學生揣摩文言文的全文結構,對提高學生寫作時安排文章內容有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王安石的《傷仲永》一文中,作者僅僅用三段話就完美的完成了敘事和說理。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仔細揣摩作者這樣安排文章的用意。有些學生經過仔細思考和反復的討論,最終得出較為理想的答案:作者的三段文字分別可以用耳聞、目睹和說理三個詞來表述,在第一段作者主要是敘述自己耳聞之事,在第二段作者是強調這件事使自己親眼所見以強調其可信性,第三段則在前面事實的基礎上進行議論,以證明自己結論的正確性。根據這個結論,我趁這個機會指導學生寫了一篇議論文,文章結構參考《傷仲永》,經過批閱后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在經過學習和總結王安石這篇散文的結構之后,寫議論文的結構和文章層次顯著強于之前。
3.學習文言文對學生文章中心思想表達方式的影響
初中學生做文章表達自己觀點的方式較為單一,很多學生都是在完成敘述之后,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進行議論或者點出自己的中心思想,對于初中生來說,這樣的文章結構不能說不好,但是我認為教師可以通過日常教學選擇較好的文章指導學生學習變敘事邊議論的寫作模式,增加學生作文的表達方式的類型。
例如,在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時,我就發現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并不是在完成敘事之后在點明自己觀點的,而是在描寫自己求學艱難和對比太學生求學條件優越這兩段文字之間就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最后在文章結尾再次點明自己的觀點,起到強化作用。在教學的時候,我對學生提問:作者這樣的表達方式和一般先敘事再闡述觀點的文章有什么區別?這樣的表達方式有什么好處?這對大家寫作文有什么啟發。
學生也對這篇文章的表達方式很有興趣,感覺很新奇,于是開動腦筋思考并積極和周圍同學討論,最后大部分同學達成一致意見:那就是作者在這兩部分分別描述不同的事情,分開闡述自己觀點比較容易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最后在文章結尾再次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起到強化文章主題的效果。
看到學生基本上分析到位,所以我按照讀寫結合模式的要求,當堂布置一篇小文章,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以鞏固學生對邊敘述邊議論這種寫作模式的感覺。
二、收獲與感悟
經過多次教學實踐活動,我發現通過學習文言文,分析文言文的語言和結構,可以使學生在學好文言文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通過借鑒和模仿文言文的語言、文章結構和表發方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當然,限于初中生的語文水平,我認為教師應該在選擇教材中文言文作為學習模仿的素材時,要選擇那些文章篇幅較短,文章結構明顯、觀點鮮明的文章,以便于學生學習模仿。
總之,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修飾的書面語。在我國文言文源遠流長,是古代最重要的文體,經過先秦至今兩千余年的流傳,有無數篇言簡意賅、微言大義的文言文。這些文章或是結構嚴謹、說理深刻透徹,或是語言優美、意境高遠,或是言辭犀利、針砭時弊。總之這些文章是悠久燦爛的中國古代文化代表之一,是值得我們深入學習的文化寶藏。學習文言文對提高初中生寫作水平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