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中圖分類號:S831.4 ? ? 文獻標識碼:C ? ? 文章編號:1673-1085(2015)01-0024-03
雖然育雛期時間短暫,但雛雞階段(0~6周齡)是雞一生最重要的階段。這段時間出現的任何失誤,都不能在今后進行改進和調整,并將嚴重影響以后的成活率,并直接影響經濟效益。因此,好的準備工作始于制定一個完善的育雛工作程序,甚至在雛雞入舍前就應該制定好。而制定完善工作程序的依據,就是雛雞的正常生理行為信號。
1 ?蛋雞育雛的目標
1.1 ?育雛成活率高、均勻度好
1.1.1 ?健康雛雞群成活率 ?健康雛雞群成活率應該是:1周齡達99%~99.5%,6周齡時應該不低于98%。
1.1.2 ?均勻度 ?均勻度是指雞群中個體體重在“平均體重±10%”內的雞只數所占全群的百分比。均勻度在80%~85%為合格雞群,85%~90%為良好雞群,90%以上為優秀雞群。
1.2 ?體重達標、骨骼發育良好 ?5周齡體重與產蛋期各主要性能指標呈很強的正相關。即5周齡體重越大,產蛋期各生產性能指標越高、存活率越高。
骨骼的發育指標以脛長為標志。體重與脛長雙重標準的意義,若脛長長、體重輕,或脛長短、體重大,這些檔次的雞都屬于低產雞;只有體重和脛長都達標的雞才是高產雞。
2 ?雛雞的生理信號
2.1 ?雛雞是比較適合運輸的動物,因在出雛的2d內,雛雞仍處于后發育狀態。
2.2 ?雛雞臍部在72h內是暴露在外部的傷口,72h后會自己愈合并結痂脫落。
2.3 ?雛雞卵黃囊大約重5~7g,內含有供雛雞生命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雛雞靠它能存活5~7d。雛雞開始飲水、采食越早,卵黃吸收越快。
3 ?進雛前的準備
3.1 ?雞舍的清洗與消毒 ?在清掃的基礎上用高壓水槍對空舍天棚、地面、籠具等進行徹底沖洗,做到地面、墻壁、籠具等處無糞塊。地面上的污物經水浸泡軟化后,用硬刷刷洗后,再沖洗。如果雞舍排水設施不完善,則應在一開始就用消毒液清洗消毒,同時對被清洗的雞舍周圍噴灑消毒藥。
對雞舍的墻壁、地面、籠具等不怕燃燒的物品,對殘存的羽毛、皮屑和糞便,可進行火焰消毒。
雞舍可進行熏蒸消毒。關閉雞舍門窗和風機,保持密閉完好;按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42ml,高錳酸鉀21g,先將水倒入耐腐蝕容器(如陶瓷盤)內,然后加入高錳酸鉀,均勻攪拌,再加入福爾馬林,人即離開。雞舍密閉熏蒸24h以上,如不急用,可密閉2周。消毒結束后,打開雞舍門窗,通風換氣2d以上,等甲醛氣體完全消散后再使用。
消毒液的噴灑次序應該由上而下,先房頂、天花板,后墻壁、固定設施,最后是地面,不能漏掉被遮擋的部位。注意消毒藥液要按規定濃度配制。雞舍角落及物體背面,消毒藥液噴灑量至少是每米23ml。消毒后,最好空舍2~3周。
3.2 ?鋪設墊料,安裝好水槽、料槽 ?至少在雛雞到場一周前在育雛地面上鋪設5~7cm厚的新鮮墊料,以隔離雛雞和地板,防止雛雞直接接觸地板而造成體溫下降。作為雞舍墊料,應具有良好的吸水性、疏松性,干凈衛生,不含霉菌和昆蟲(如甲殼蟲等),不能混雜有易傷雞的雜物,如玻璃片、釘子、刀片、鐵絲等。
網上育雛時,為防止雞爪伸入網眼造成損傷,要在網床上鋪設育雛墊紙、報紙或干凈并已消毒的飼料袋。
裝運墊料的飼料袋子,可能進過許多雞場,有很大的潛在的傳染性,不能掉以輕心,絕對不能進入生產區內。
育雛期各飼養指標標準見表1。
■
3.3 ?正確設置育雛圍欄(隔欄) ?雞的隔欄飼養法有很多好處,主要表現在:①一旦雞群狀況不好,便于診斷和分群單獨用藥,減少用藥應激;②有利于控制雞群過大的活動量;③雞鋪隔欄可便于觀察區域性雞群是否有異常現象,利于淘汰殘、弱雛;④當有大的應激出現時(如噪音、噴霧等),可減少由應激所造成的不必要損失;⑤接種疫苗時,小區域隔欄可防止人為造成雞雛扎堆、熱死、壓死等現象發生;⑥做隔欄的原料可用尼龍網或廢棄塑料網。高度為30~50cm(與邊網同高),每500~600只雞設一個隔欄;⑦可避免雞大面積扎堆、壓死雞現象的發生,減少損失。
若使用電熱式育雛傘,圍欄直徑應為3~4m;若使用紅外線燃氣育雛傘,圍欄直徑應為5~6m。用硬卡紙板或金屬制成的堅固圍欄可較好地保護雛雞不受賊風侵襲,使雛雞圍護在保溫傘、飼喂器和飲水器的區域內。
3.4 ?雞舍的預溫 ?雛雞入舍前,必須提前預溫,把雞舍溫度升高到合適的水平,對雛雞早期的成活率至關重要。提前預溫還有利于排除殘余的甲醛氣體和潮氣。育雛舍地表溫度可用紅外線測溫儀測定。
一般情況下,建議冬季育雛時,雞舍至少提前3d(72h)預溫;而夏季育雛時,雞舍至少提前一天(24h)預溫。若同時使用保溫傘育雛,則建議至少在雛雞到場前24h開啟保溫傘,并使雛雞到場時,傘下墊料溫度達到29~31℃。
使用足夠的育雛墊紙或直接使用報紙或薄墊料隔離雛雞與地板,有利于雞舍地面、墻壁、墊料等在雛雞到達前有足夠的時間吸收熱量,也可以保護小雞的腳,防止腳陷入網格而受傷。
3.5 ?飲水的清潔與預溫 ?保證雛雞的飲水清潔至關重要。檢查飲水加氯系統,確保飲水加氯消毒,開放式飲水系統應保持3ppm氨濃度水平,封閉式系統在系統未端的飲水器處應達到1ppm水平。因為育雛舍已經預溫,溫度較高,因此,在雛雞到達的前1d,將整個水線中已經注滿的水更換掉,以便雛雞到場時,水溫可達到25℃,而且保證新鮮。
4 ?1日齡雛雞的挑選
雛雞在孵化場孵出蛋殼,從出雛器轉移出來后,就已經經歷了相當多的操作,如挑揀分級,對出殼后的雛雞進行個體選擇,選留健雛,剔除弱雛和病雛;公母鑒別;有的甚至已經做過免疫接種,如對出殼后的雛雞進行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接種。
評價1日齡雛雞的質量,需要對雛雞個體進行檢查,然后做出判斷。檢查內容見表2。
健康的雛雞應該在3s內站立起來,即使是把雛雞放倒,它也會在3s內自行站立。
健康的雛雞兩眼清澈,炯炯有神;喙部干凈,鼻孔閉合;絨毛干燥有光澤;大小一致,均勻度好;臍部愈合良好,干凈無污染;腳部顏色正常,無腫脹。
檢查臍部,看是否有閉合不良的情況,如由卵黃囊未完全吸收,造成臍部無法完全閉合。這些臍部閉合不良的雛雞發生感染的風險較高,死亡率也高。必須留意接到的雛雞中臍部閉合不良的比例有多高,及時與孵化場進行溝通。若無堵塞物,臍部隨后還可以閉合。
雛雞肛門上有深灰色水泥樣凝塊,通常是由于嚴重的細菌如沙門氏菌感染或是腎臟機能失調造成的。應該立即淘汰這些雛雞。腹膜炎會影響腸道蠕動,造成尿失禁。一旦干燥,就會形成水泥樣包裹,通常在應激時發生。雛雞肛門上有深灰色鉛筆樣形狀糊肛,還沒有太壞的影響。
雛雞出殼后1h即可運輸。一般在雛雞絨毛干燥可以站立至出殼后36h前這段時間為佳,最好不要超過48h,以保證雛雞按時開食、飲水。挑選好的雛雞,用專用優質運雛箱盛裝,每個箱子中分四個小格,每格放20~25只雛雞;也可用專用塑料筐。
夏季運輸盡量避開白天高溫時段。運輸前要對運雛車輛、運雛箱、工具等進行消毒,并將車廂內溫度調至28℃左右。在運輸過程中盡量使雛雞處于黑暗狀態,這樣可以減少途中雛雞活動量,降低因相互擠壓等造成的損傷。車輛運行要平穩,盡量避免顛簸、急剎車、急轉彎,30min左右開燈觀察1次雛雞的表現,出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將運雛箱裝入車中,箱間要留有間隙,碼放整齊,防止運雛箱滑動。運雛車到場后,應迅速將雛雞從運雛車內移出。雛雞盒放到雞舍后,不能碼放,要平攤在地上,同時要隨手去掉雛雞盒蓋,并在半小時內將雛雞從盒內倒出,散布均勻。根據育雛傘育雛規模,將正確數量的雛雞放入育雛圍欄內。空雛雞盒應搬出雞舍并銷毀。
有的客戶在接到雛雞后要檢查質量和數量,一定要先把雛雞盒卸下車,并攤開放置,再指派專人去查。不能在車內抽查或在雞舍內全群檢查,這樣往往會造成熱應激而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