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芬
摘 ?要: 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中,好的實踐環節的設計有利于學生掌握課程的概念、方法和理論,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目前實踐教學的現狀大多走入了極端,或變成了系統開發,或實踐內容陳舊、無實際內容。為改善此種情況,設計了案例式實驗、項目式實驗和附加實驗三類實驗。
關鍵詞: 管理信息系統; 案例式實驗; 項目式實驗; 附加實驗
中圖分類號:G642.3 ?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6-8228(2015)01-64-02
Practice teaching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Liu Fen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650221, China)
Abstract: A good design of practice in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oncept,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coursefor the students.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analysis ability. However, the situ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at present mostly goes to extreme, like developing a system, or consisting of too old content, not actual content.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design of case type experiment, project experimentand additional experiments are designed.
Key word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se type experiment; project experiment; additional experiments
0 引言
“管理信息系統”作為全國工商管理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程[1],國家教育部已經制定了統一教學大綱。本課程的任務和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結構,建立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即學習其開發方法學、系統開發過程各階段的任務與技術、開發環境與工具,以及其他類型的信息系統等;使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管理信息系統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并通過實踐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分析、開發應用系統的初步能力。
管理信息系統是多學科綜合發展起來的邊緣性、綜合性、系統性的學科,它既具有較深和較寬的理論基礎,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大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論都需要通過聯系實際才能理解,才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如果實踐環節設計不好,會影響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
1 實踐教學現狀
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如今正漸漸失去其工商管理類、經濟管理類專業核心課程的地位,主要表現在此門課程學時數的減少,甚至某些經濟管理類專業取消該課程;另外還表現在對主講該課程的教師專業素質不嚴加要求,忽視了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似乎該課程對工商管理類、經濟管理類學生可有可無,無關緊要。學生也對該課程不重視,認為與自身專業無太大關系,學習效果也不理想[2]。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此門課程的實踐教學大多走入兩個極端。
⑴ 過多注重了開發工程,將管理信息系統的實踐環節,變成了計算機專業中的系統開發,要求學生既需要有數據庫知識,也要會程序設計,及網站、網頁的設計。這對于本身預備知識不足,先修課程掌握不牢的工商管理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學生來說,難以適應此類實驗安排,也導致學生誤以為此門課程就是計算機專業的程序設計課程。
⑵ 實踐內容陳舊,實踐內容的安排不合理、不充分、針對性不強,導致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分離,甚至是走形式。此種情況往往只注重了演示型實驗,缺少滿足教學需要的實際內容,學生的參與度不高[3]。
所以,這兩種情況都達不到此門課程的教學目的,導致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課程內容理解不深刻、學習主動性不高、不能很好地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分析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有三。一是學生對先修課程掌握不牢,無法進行實際的技術型實驗;二是雖然管理信息系統的教材更新換代較快,但是一直沒有一本適合多個專業同時教學的實驗教材;三是教師授課方式單一,在實踐教學中,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專業特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實踐環節的設計
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的教學中如何通過實驗教學來配合、加強理論教學的效果,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設置實踐教學內容和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則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根據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教學安排,實踐教學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認知層次,通過演示操作和流程觀察及案例分析了解有關應用理論,讓學生感性認識管理信息系統;第二,是應用層次,通過典型管理信息系統的模擬操作應用,構建學生的應用能力,了解管理信息系統和信息技術之間的密切聯系;第三,是開發層次,以先導課程為基礎,按照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原理以及開發方法,開發一個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開發能力的培養[4]。
在第一、第二層次多注意學生的專業需求。比如財務管理專業介紹會計信息系統或者ERP系統,物流專業可以結合供應鏈管理系統等。這樣有利于學生將此門課程和自己的專業聯系起來。但對于工商管理類、經濟管理類專業,本課程不側重于講解技術本身,重點在于講清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同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關系、管理的革新與信息技術改造的關系、管理需求與信息系統實現的關系。所以,為了避免實踐教學轉化成單一的開發類實驗,同時又能達到理論指導實踐的教學效果,需要弱化第三個層次的實驗內容。
本文設計了三類實驗,為了讓學生既能充分了解管理信息系統,又能在實踐中更進一步掌握其中的方法、原理。
2.1 案例式實驗
該實驗目的是讓學生充分認識“管理信息系統”,了解管理信息系統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的應用。該部分的實踐環節,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或者到社會中調查、分析各種信息系統,加深對管理信息系統概念的理解,增強感性認識。與管理生產認識實習相結合,學生能更快地獲得管理信息系統的感性認識。
2.2 項目式實驗
該實驗讓學生著重理解管理信息系統使用結構化生命周期法的產生過程[5]。在此環節的實驗中,要求選定并完成一個項目。該實驗的重點是系統分析和系統設計部分,初步掌握開發工具,弱化開發部分,避免將該實驗變成一個計算機應用系統開發實驗。
具體教學中,可以依據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開展這個類別的實驗。比如以3-5個學生為一組,也可以讓每個學生單獨完成。如果以小組完成此類實驗,為保證組內每個成員都能實際參與,需要使用project軟件進行組內的任務分配,并制作進度計劃。
2.3 附加實驗
為了更好地完成其他實驗內容,配合實際教學的安排,一些附加的實驗內容,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做。比如在項目類實驗中,需要繪制業務流程圖和數據流程圖等,要借助于Visio繪圖工具,如果學生在別的課程中已經學習了Visio軟件或者別的繪圖軟件,那么此類實驗的第一個內容就可以不做。
實踐環節具體設計如下內容,如表1。
3 結束語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通過設計三類實驗,使學生能將已有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系統科學知識與計算機應用知識結合起來,更好理解管理信息系統的內涵、結構和總體規劃,掌握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相關技術、構成及其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能獲得對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處理和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初步能力。為今后深入學習、了解和開發應用管理信息系統奠定堅實的基礎。此教學方案的設計仍有進一步修改的空間,可以進一步依據不同專業的特征具體安排每個實驗的內容,與學生的自身專業更好地結合。
參考文獻:
[1] 嚴浩云,張曉紅,許圣良.應用型本科院校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
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16(7):53-54
[2] 趙波.管理信息系統實驗教學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
(4):108-109,116
[3] 林文珍,潘恩林.提高管理信息系統實驗教學的學生參與度實踐[J].
科技信息,2011.35:367
[4] 劉愛華,顏七笙,郭名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管理信息系統”
實驗教學探討[J].價值工程,2011.4:240-241
[5] 劉仲英.管理信息系統[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