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灝
一、貴州省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的基本情況
經過三年來全省各級政府及價格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貴州省已建成各類農副產品平價商店800余家。從全省農副產品平價商店運行的實踐看,平價商店通過政府統籌規劃和企業申報承辦,按照規定的品種和低于市場一定比例的價格銷售,采取產銷對接、平價銷售、價格引導等方式,較好地發揮了保供穩價惠民作用,為保持全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好評。
貴陽市將平價商店建設納入當年“十件實事”之一,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及目標任務,投入數千萬元資金強力推進平價商店建設,先后引導1 3家企業參與建設,建成超市生鮮直銷區、平價放心糧油直供店、生鮮直通車等各類平價店(點)300余家。2012年貴陽市還啟動了平價早餐工程,供應早餐定價低于同類商品市場平均價格10%-15%。此舉受到了社會的廣泛好評,并得到了省委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
二、貴州省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的主要做法
(一)試點先行,穩步推進
201 1年國家發改委在廣東省召開推進“三項建設”穩定“菜籃子”價格現場會,總結推廣廣東省的工作經驗。結合實際,貴州省選擇黔南州作為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的試點地區,制定試點工作方案,于2011年11月率先在都勻市建立5家農副產品平價商店,懸掛特制的平價商店標識和標價簽,經營的農副產品種類數量達到規定要求,價格低于市場平均價一定比例。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平價商店通過迅速調運豬肉保障市場供應、穩定豬肉價格,充分發揮了保障中低收入群眾基本生活、平抑市場物價、應對突發事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根據國家發改委印發的《關于充分發揮價格職能作用進一步推進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12]644號)精神和黔南州的平價商店建設試點工作情況,貴州省制定印發了《貴州省物價局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充分發揮價格職能作用進一步推進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黔價監調[2012]79號),結合貴州省實際,提出了推進平價商店建設的具體指導意見,建立推進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工作通報制度,將各地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年終業務工作考核,并于201 2年4月在平價商店建設先行先試的黔南州都勻市召開了全省穩定物價暨推進平價商店建設工作現場會,總結推廣黔南經驗,在全省范圍內動員部署全面推進平價商店建設工作。
2013年6月,在總結全省平價商店建設和運營實踐的基礎上,貴州省制定出臺了《貴州省農副產品平價商店管理辦法》,為進一步完善平價商店的準入與退出機制、考核與獎懲機制,進一步規范政府政策扶持與資金補貼措施,為平價商店建設與運營、扶持與監管提供了全省統一的規范要求。
(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
在平價商店建設中,貴州省始終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基本原則,政府相關部門負責統籌規劃、政策引導、組織協調、管理監督,在明確規劃布點、建設營運要求、資金補貼標準以及優惠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運作,由具備資質的企業申報承辦,在企業履行承諾、政府兌現補貼和扶持政策的前提下,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由退出。
(三)創新方式,注重實效
貴州省平價商店的設置因地制宜,形成了以下主要方式:一是在大型超市設立農副產品平價區:二是選擇人流量較大社區設立農副產品平價店;三是由種養殖基地直接設立平價直銷店:四是與商務、糧食部門合作設立糧油平價直供店、平價豬肉直銷店;五是建立平價農貿市場:六是農副產品平價直通車、流動車、早餐車。
政府通過舉辦農副產品訂貨會組織平價商店與生產基地簽訂購銷合同、鼓勵和扶持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實行產銷一體化經營,加強平價商店的產銷對接,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經營成本,從而讓利消費者,逐步形成了平價商店農副產品采購的主要渠道:企業自有基地供貨:通過龍頭企業采取農超對接等產銷對接方式由協議農戶或農業合作社供貨:少量的品種通過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采購。
(四)規范營運,強化監管
貴州省各地通過統一平價商店匾牌、標識、標價簽等營運規范和制定平價商店的價格管理等制度來規范平價商店的營運,設立價格比較公示欄接受群眾監督。價格主管部門建立了本地主要副產品市場價格和平價商店價格定期監測發布制度。同時,政府價格主管部門不定期對平價商店進行巡查,及時處理平價商店運營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平價商店規范營運。
三、貴州省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的不足
雖然貴州省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日益成為我省穩價惠民的重要手段,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平價商店的準入與退出機制、考核與獎懲機制等制度有待于規范和完善。二是平價商店的設點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三是政府資金補貼和扶持政策進一步有待于規范完善,部分補貼和扶持措施落實不到位。四是少數平價商店由于產銷對接不到位、經營成本高、過度依賴政府的補貼和扶持,以致經營狀況不理想。五是政府部門對平價商店的監管制度和措施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四、規范貴州省農副產品平價商店建設的建議
為了促進貴州省平價商店建設的發展,著力構建穩價惠民的長效機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強化規劃,優化農副產品平價商店的設點布局
設立平價商店的目的是運用平價銷售來引導市場,穩定市場供求和價格,而不是替代市場的作用。因此,平價商店應數量適當且分布合理,優先考慮在中低收入群體相對集中的區域建設平價商店,基本形成覆蓋主要城市社區的平價商店網絡體系。
(二)完善機制,實行平價商店規范有序經營
進一步完善平價商店經營者的準入與退出機制、考核與獎懲機制,為平價商店規范有序經營提供公開透明、統一規范的準則,做到合理設置平價商店的準入條件,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動態管理,有序準入與退出。
(三)嚴格監管,推進平價商店規范營運
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平價商店的監管,統一平價商店標識、統一經營品種目錄、統一價格優惠比例、統一平價商品標價簽、統一經營登記臺賬,著力規范平價商店營運行為:建立農副產品市場價格監測和發布制度,搭建統一的平價商店價格信息平臺,引導平價商店合理定價:對平價商店實行抽查,合同期滿定期考核。
(四)規范扶持,實現平價商店可持續發展
進一步規范平價商店資金補貼范圍及標準,切實執行平價商店優惠政策,使經營者在履行平價銷售、讓利于消費者的同時獲得合理的收益;在落實資金補貼和扶持政策的操作層面上要做到規范有序、公開透明。
(五)統籌推進,發揮平價商店穩價惠民的重要作用
在價格調控工作中,要以推進平價商店建設為龍頭,帶動和扶持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和以冷鏈物流設施建設為重點的市場體系建設,努力構建穩價安民長效機制。
(六)加強宣傳,為平價商店建設和營運創造良好輿論
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媒體,形式多樣地宣傳平價商店在穩價安民中的意義和作用,讓平價商店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