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臣鳳 鄧薇 李晶源



【摘 要】景觀設計發展到今天開始趨向利用文化資源塑造特色景觀,尤其地域特色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地位逐漸上升。本文通過對楚雄雙柏彝族的“虎笙文化”進行剖析,從“虎笙文化”與當地居民的生活關系,與當地景觀的聯系等角度來探討“虎笙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元素如何運用到彝族景觀設計中,從而提升景觀的內涵及品質,打造地域特色景觀。
【關鍵詞】虎笙文化;雙柏彝族;景觀設計
引 言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景觀行業也快速的發展,邁過了一個又一個臺階——從工業化背景的景觀到尊重自然的景觀,再到新技術時代的數字化景觀。今天,人們更關注的是尊重當地文化,尊重場所精神的景觀。一直以來,景觀設計也都離不開文化這個話題,而地域文化則是景觀設計不可忽略并且應當大力利用的。“虎笙文化”就是雙柏獨有的一種地域特色文化,“虎笙文化”融入到設計領域的研究目前寥寥無幾,雙柏“虎笙文化”與景觀設計的結合更是一個空白,這應該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一、“虎笙文化”的藝術特點
(一)老虎笙的起源及性質
“老虎笙”是楚雄雙柏地區彝族的一種舞蹈,是以鼓、鑼和銅鈴為主要伴奏樂器而進行表演的含有民族特色的儺舞。最開始起源于一個傳說——一個關于老虎嚇走豺狼蟒蛇而救了彝族人祖先羅羅人的傳說,傳說中老虎是通過舞各種動作而嚇走豺狼蟒蛇的,救人的那只老虎死后村民將其尸體供奉了起來,此后一旦有野獸前來騷擾,羅羅人便將自己扮成老虎的模樣,果真嚇退了野獸,于是,羅羅人將這種“虎舞”傳授給了其他村民,自此,他們住的地方再也沒有野獸的襲擊。為了感謝“虎神”,羅羅人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八到十五左右都會舉辦一次“跳老虎”活動,這個活動一直延續到現在,演變成了雙柏的“虎笙節”。
“老虎笙”實際是一種紀念老虎的活動儀式,是他們同天地、萬物及神靈相互溝通的方式,而今,“老虎笙”承載著彝族文化的同時,也逐漸成為了現代人們生活中的一種娛樂活動。
(二) 老虎笙的表演空間
雙柏老虎笙的表演空間有兩個:自然村落空間和神圣空間。前者指老虎笙的主要表演地點雙柏法裱鎮小麥地沖村,后者是指平時過節等特殊日子進行的信仰表演,表演空間就在小麥沖村莊外的路邊的石門——虎神位。另外,每家的家神位也是私人的神圣空間,信仰活動和藝術活動也都在這些空間以不同的形式進行。現在,由于虎笙文化的傳播,表演已經不單是在村子里進行,在一些城市或城鎮的廣場上的開放空間也進行著“跳老虎”活動,在這些空間進行的這些活動共同構成了城鎮的特色文化景觀。
(三)老虎笙的表演者以及表演過程
老虎笙的表演主要在小麥沖村上演,廣義上說,演員是當地的村民以及外來的觀眾,因為跳老虎笙的整個過程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從狹義上講,表演者實際指的是老虎的扮演者。跳老虎的隊員共17個,扮演各個角色的演員的裝扮也不同,但是總體來說,化妝主要是通過色彩和圖案來表現,另外再佩戴不同的服飾及道具,從而完美扮演每個被賦予的角色。
整個表演過程是互動的,總的表演程序是沿襲古老的驅魔儀式進行的,包括“接虎神”“跳老虎”“驅鬼除魔”“送虎神”四個部分,每一部分其實也都與彝族人們的生產生活相關,也是彝族人們生活的寫照。每一個過程都將觀眾和表演者融進了一種真實的場景,在所有的表演過程中,觀看表演的觀眾也都不自覺地加入了表演過程當中,達到一種獨有的意境:人景合一,人景互動,形成一種交互式的景觀。
二、“虎笙文化”的景觀表征
“老虎笙”作為古老的儺舞,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除了具有原始消災祈福的功能外,它還成了一種人們戶外娛樂活動的運動,或者說是一種娛樂方式,和現代景觀結合起來,它本身也就具有了某些景觀的表征。現代景觀強調地域文化,強調人性化,更注重人的參與,注重在園林景觀場所中所進行的人類活動,結合地形、水體、建筑、植物四大要素共同構成景觀。雙柏作為彝族聚居地,彝族的很多活動、儀式也就構成了雙柏特有的景觀。總體來說,“老虎笙”是一種結合了光影、色彩、聲音,以及質感的文化藝術形式,這與我們今天所提倡的“五感”的景觀設計不謀而合。
(一)色彩
人有五感,第一感覺則為視覺,而對視覺影響最大的則是色彩,色彩斑斕是人眼最為直觀感知的景觀。彝族傳統的色彩觀為“五色觀”:青、紅、白、黑、黃。老虎笙中用到的色彩主要是演員的化妝以及服飾道具,涉及的顏色主要是黑、紅、黃、白,而目前在景觀設計中,對于彝族色彩文化的應用通常都與服飾色彩和漆器色彩相關,室外景觀中常見的是黑、紅、黃三色。
色彩的組合設計是現代景觀設計的一個突破點,雙柏彝族虎笙文化所包含的色彩文化,既是云南彝族文化的體現,又是雙柏地區彝族文化習俗、彝族人文化生活的再現。走進雙柏縣,即可感受到濃郁的虎笙色彩文化,這是雙柏特有的一道亮麗風景。
(二)圖案
虎笙還是一種圖騰崇拜,是彝族文化中的虎圖騰崇拜,不論是在裝扮上還是在舞蹈的動作上,都是以虎圖騰為依據的。在跳虎笙的過程中,還融入了很多彝族人民生活器具以及生活場景的圖案。現代景觀設計中,也越來越重視圖案的運用,尤其結合少數民族圖案的設計,這些圖案會增加景觀的形式美。
(三)老虎笙互動的表演形式
老虎笙的表演過程是一個演員與觀眾互動的過程,老虎笙的表演將人們與整個活動融到了一起,并與表演空間融為一體,這樣的互動就與我們今天提倡的互動的景觀一致,強調參與,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追求天人合一,提倡與自然對話。老虎笙的表演過程就是與自然對話、與神明對話的過程,是人們關于人與自然關系思考的結果,是一種關于人、神、自然以及生活的哲學觀。
三、“虎笙文化”應用到景觀設計
虎笙文化作為雙柏地區特有的彝族文化,它反映了雙柏地區的人文歷史,體現了雙柏人民的生產生活。毋庸置疑,對于雙柏地區的景觀規劃建設來說,融入虎笙文化會使此地區的景觀意境表現力增強,以景觀規劃設計元素為主要立足點,將虎笙文化中的色彩、圖騰以及文化意境融入到景觀設計中,運用具象繼承以及抽象繼承的方法,打造獨具特色的地域景觀。
(一)具象繼承——形、色
具象繼承是指具體的利用老虎笙文化中的具象元素進行景觀設計,主要是圖形以及色彩的運用。圖形、色彩本身就是視覺最為直觀的感知,不需要文化的積淀便能識別。雖為具象繼承,但是在虎笙文化中,形則主要指虎圖騰,這是已經運用抽象手段處理過了的圖案,再次將其運用到景觀設計中,這是抽象了的具象,是利用符號學而進行的圖案運用。對于色彩,就是將黑、紅、黃、白四種顏色在景觀中進行重組。形和色都能通過景觀平面、立面以及景觀中的要素得以表達。
1. 空間地面
空間地面指的是景觀的平面構成,即對于地的地表進行處理。空間地面可以利用虎圖案元素,強調雙柏彝族文化和個性,包括整個地形的起伏形狀以及地表鋪裝圖案運用,也包括平面的色彩搭配。
形可以通過平面的點、線、面構成而達成,點主要體現在景觀小品上,線主要是道路的景觀造型起伏以及地面鋪裝的變化,面則可通過大面積的草地、水面、廣場等區域體現。由點線面則可以構成不同的圖案,虎笙文化中的圖騰即可通過點線面的構成在景觀平面總體規劃上得到應用。色彩更是一目了然,虎笙文化中黑、紅、黃、白的色彩構成可以利用不同的表達要素在景觀平面中體現。黑為尊,表現為實,在景觀平面中可以結合點來運用,黑色太重,不適宜大面積運用黑色,但是可以作為平面點綴,比如雕塑。紅色和黃色是較為醒目并且最為吸人眼球的色彩,但是由于太過艷麗也不適宜大面積使用,所以可以結合線來使用,比如道路、帶狀小景的設計則可運用兩種色彩,植物色彩的選取也可將虎笙文化中的色彩表達出來。
2. 空間立面
空間立面一般是由建筑立面的延展為主,在景觀設計中,涉及的建筑是小型的景觀建筑,所占空間本身就很小,更應該在圖案紋樣、色彩選擇上充分反映出虎笙文化。雙柏當地的大多民居的外墻上都有跳虎笙的圖案,但也都是具象的圖案記錄,那么,運用同樣的方法,我們也可以將虎圖案直接運用到建筑立面上,或是建筑立面的造型處理成虎圖騰式樣。但是不管如何應用虎文化,彝族景觀建筑立面的控制應以彝族建筑原型的瓦草房、土掌房和垛木房為主,再結合現代工藝來反映粗獷的虎笙文化。另外,景觀大場景立面也可以利用虎圖騰以及虎笙文化中的色彩文化進行造景,充分體現雙柏彝族虎笙文化風情。
3.空間設施
空間設施是景觀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無論是實用性還是觀賞性設施,都可以利用虎笙文化中的元素進行提煉,再經過設計重組從而形成彝族特色的景觀空間設施。景觀空間設施最多的就是景觀小品這個大類,所有景觀小品在色彩上都可以運用黑、紅、黃、白四種顏色,在雕塑、景墻景觀設施的選擇上以體現虎笙文化為主要題材。還有其他比如體育競技場所、娛樂活動運動場所,都可以通過跳虎笙的空間模式進行設計。同時,對于一些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空間設施的設計,更要不失時機地向使用者傳達出人文關懷,這也是虎笙文化的內涵所在。現在雙柏地區常見的表現虎笙文化的就是墻繪和關于虎崇拜的圖騰柱。
(二)抽象繼承——意
“意”即思想、文化、感情。“意”是蘊藏在符號后面的民族哲學思想和文化理念。雙柏彝族的圖騰信仰、行為活動等都是他們精神生活的體現,要在景觀場所中體現出虎笙文化“意”,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這需要營造一種環境氛圍。環境氛圍的營造離不開人,因此,景觀創作也越來越多關注到當地居民的參與,而不單是對外來的游客。雙柏彝族的“跳虎笙”本身就是一項當地人熱愛的活動,雖說一般只有正月才舉行真正的虎笙節,但如果將這種特殊日子才舉行的傳統民俗活動作為景觀規劃元素進行設計,那么,就是將真正的文化融入了現代生活中。而且據筆者在雙柏走訪調查,發現在平時的節假日中人們也會在公共場所進行跳虎活動,只是不用進行化妝,而變成了娛樂活動。甚至是每天下午,雙柏縣城的虎文化廣場上也都有很多人在跳虎。這就是景觀中對于虎笙文化的抽象繼承——營造虎笙文化氛圍。
四、結 語
虎笙文化作為彝族文化中的一個瑰寶,是楚雄雙柏地區彝族文化的集中體現。而要打造獨具特色的彝族景觀,就應該充分挖掘虎笙文化中可用的景觀元素,為營造地域特色的景觀提供一個參考。景觀一直在隨著人們的生活變化而變化,不同地域的人們則對不同景觀有著特殊的需求,景觀設計,永遠是為人們營造一種適宜的生活空間,永遠體現著當地的人、環境、文化的特點,而尊重并充分地運用當地文化來營造景觀,創造出充滿特色、充滿人文情感的空間環境,是現代景觀設計師永恒的使命。
參考文獻:
[1]陳岳琴,蘇理.楚雄雙柏彝族“老虎笙"的藝術特點 [J].文化心旅,2009,20(1):232-234.
[2]朱映占著.《魅力楚雄》文化叢書之《滇中香格里拉—— 雙柏》[M].云南大學出版社出版.2008.
[3]李福軍.從楚雄雙柏儺舞“老虎笙”看彝族虎文化的現代價值[J].云南電大學報,2011,13(4):51-54.
[4]陳永香.對雙柏縣老虎笙的文化闡釋[J].青海民族研究,2007,18(3):37-40.
[5]鄭忠標,徐徽 .民族風情休閑公園的設計——以云南峨山彝族自治縣彝域風情休閑公園景觀設計為例[J],山東林業科技,2009(5):101-103.
[6]張方玉.彝風管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7]李寧,付朝華,唐璞山.云南楚雄彝族特色園林小品的設計探討[J].系列專版,2008,9(24):39-41.
[8]李陽,白旭.彝族民俗文化的景觀再現[J].城鎮風貌與建筑設計,2005(3):84-92.
【吳臣鳳 ? 鄧 ? 薇 ? 李晶源,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