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朱群麗
未語先笑,不僅成為樊蘇芳的典型面孔,也成為她酒店的一道靚麗風景。當身著綠色風衣的樊蘇芳出現在視線中時,記者不得不驚訝于她的微笑,她的笑容中看不到職業化,依然保持著初生嬰兒陽光般的燦爛,讓人如沐春風,據說這種微笑就是發自內心的微笑。
樊蘇芳有著80后的時代特征,也有著那個時代的人不具有的典型沉穩與超強責任感,積極工作卻不疲于奔命,她的骨子里帶有一點卓爾不群的傲氣,卻散發著儒家從善的光芒。
樊蘇芳說,無論是事業還是人生,都應該用心去做,用心了,就一定會有回報。
一個夢想
對未來人生的設想僅僅是兒時的一個誓言
樊蘇芳出生于浙江衢州常山一戶農家中,很小的時候,她就有個夢想——要有自己的事業,雖然她對事業這個詞還處于懵懂中,雖然當時她也不確定將來到底能做什么,但她卻堅定:朝著一個方向走,一定會成功。
樊蘇芳剛來到杭州,在一家酒店打工,和三四個姐妹一起擠一間房,日子雖然過得辛苦,但樊蘇芳卻覺得十分充實,樣樣學得認真,事事干得踏實。有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三個來自農村為生計疲于奔命的姑娘,開始談她們的理想,當輪到她說的時候,她的眼睛放著綠光:我的理想是開酒店。現在,這幾個姐妹都實現了她們當時的夢想。
2002年,樊蘇芳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現在的丈夫,那時候,他是一家物業公司的經理,因為他也來自偏遠的農村,兩個人有著類似的經歷,很快走到了一起。后來他進入了浙大物業公司,兩年后成立了自己的物業公司,因為樊蘇芳做酒店,先生也把目光投向了酒店產業。
2005年,生完孩子還沒做完月子的樊蘇芳與丈夫合力在杭州三墩開了第一家酒店——中誠假日酒店。當時的三墩地處杭州郊區,望眼過去農田多于樓房,在這里也就三家小賓館。由于當時資金有限,樊蘇芳的中誠假日酒店是三家賓館中硬件設施最差的,位置又在一條小路里面。酒店開張后,客人稀稀拉拉,門庭冷落。因為樊蘇芳有酒店營銷經驗,通過各種渠道,運用價格優勢,不斷努力經營,想盡一切辦法,盡可能不讓每間房空著。為了降低成本,控制用工人數,在做好經營的同時,樊蘇芳也和員工一起,白天晚上翻班。在她看來,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每一步才能走得踏實穩固。
有一次,有位客人打電話來預訂房間,這讓樊蘇芳很是驚訝,因為在如此偏遠的郊區,很少有人會來訂房,為了弄明白訂房者的意圖,樊蘇芳特地打了個電話詢問,對方稱是為前來考試的朋友預訂的。
考試?一個商機在樊蘇芳腦海中一閃而過,她“順藤摸瓜”聯系上了那位前來考試的房客,了解到,原來附近的浙大業務職稱考試特別多,而且大多放在周末,許多外地考生都需要過夜。了解到這個信息后,樊蘇芳積極跑動,經常蹲點浙大發送自己酒店的傳單和廣告,久而久之,很多考生都知道三墩有這么一家中誠假日酒店,價廉物美。到后來,連浙大校方也知道了有這么一家酒店,為了方便考生,他們也會將酒店的電話告知考生作為參考。
門可羅雀的中誠假日酒店一下子紅火了起來,這讓樊蘇芳對酒店業有了更強的信心。
2006年底,樊蘇芳的第二家酒店——紫金港酒店開張;2009年,紫金港西港酒店營業,地處西湖科技園;2011年,按五星級標準修造的紫金港國際大飯店開業……逐步擴大的事業并沒有讓樊蘇芳滿足,而是讓她的腳步更快更穩。
如今,樊蘇芳夫婦經營的酒店風生水起,而已獲國家一級資質的物業后勤更是遍布全省,贏得無數贊譽。“物業與酒店是相輔相成的,優秀的物業管理是酒店經營的結實后盾,而富麗堂皇的酒店又是物業管理最有力的品牌。”雖然事業不斷擴大,但樊蘇芳仍堅持著最初的原則:一切都要用心做事,哪怕是一個微笑,也要用心來展現。
一種態度
若生命給我無數張面孔我永遠選擇最疼痛的一張去觸摸
在樊蘇芳看來,擁有一個好心態源于兒時的艱苦生活。“我生活在農村,家境比較貧困,有三個兄弟姐妹,我是家里的老大,為了幫助辛苦勞作的父母,照顧幼小的弟妹,我很早就學會了干農活,9歲時就能燒一家人的菜,那時用的是柴火灶臺,個子不高的我用小凳子墊腳,雙手握鏟……”對于兒時的貧窮,她從不掩飾,甚至認為這是她事業和家庭雙豐收的重要經歷,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經歷,才培養了她堅韌的性格和意志力,“我的自我調節能力特別好,屬于那種事越大越能忍的人。”
好心態,僅僅是表現在樊蘇芳氣質中的一個典型,用她自己的話來說,生活就是一種態度,心態只是生活態度中的一味調節劑,只有不斷磨練自己,才能讓生活的態度真正成為自己的品質,而她每時每刻也在不斷地打造自己的生活態度。“養生也是生活的一種態度,它包括心態、身體和行為,從小的經歷讓我自然而然擁有了心態上的養生,所以我現在需要努力的是身體和行為上的養生。”
浙江紫金港國際飯店15樓要重新裝修,很多企業商家蜂擁而至,希望能與樊蘇芳合作,但都被拒絕,理由很簡單,因為不夠養生。這時,一位年輕的設計師找到了樊蘇芳,他說,他沒有太多的資金,但他帶來了養生的理念。
聽完年輕設計師的介紹,樊蘇芳馬不停蹄地趕到寧波,在一家名叫“月影軒”的茶樓里待了整整一個下午,然后酒店15樓的裝修也隨即開始了。幾個月后,杭州的“月影閣”出現了,優雅清凈的環境,茶香四溢,只要到過“月影閣”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其實‘月影閣既是為他人建造,
一顆善心
“善”是超乎因果聯系的東西 卻是人必須終身追求的東西
樊蘇芳夫婦的慈善工作與他們的事業同步,從未間斷,也從不高調。“我一直認為,心善應該是人最純真的天性,有些事情你看到了不做,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會不開心,我就是這樣的人。”
有一次,樊蘇芳帶著外甥去看病,到醫院后,發現院門口圍了一大群人,得知原來是有位急診病人沒錢看病。樊蘇芳見狀,立馬幫這位病人付了診療費和醫藥費,做完這些,她便悄悄離去。當時好幾個人撥打了“1818黃金眼”希望留住她這位好心人,但都被她拒絕了。事后,朋友有些不明白:這是非常好的機會,不僅可以宣傳自己,還能順帶免費宣傳自己的酒店,為什么就一聲不吭走了。樊蘇芳露出她那典型的微笑:“這是我隨心而做的事情,若是真的留下來,那不是違背了自己的心,那樣在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會高興不起來。”有時候,夫婦倆半夜看電視,看到哪里需要捐款接濟,他們都會在第一時間伸出自己的援手。
“心善則美,心純則真,人之靚麗,并非容顏,而是內心,心存善念,非靚也美,非富也貴。”樊蘇芳就是這樣一個人,所以她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更注重子女的心理精神教育。“在我看來,關心她們的心理成長比給予她們優質的物質條件來得更重要,教她們心善,不僅僅是慈善,更多的是善心待人,這樣也是為自己建造,我沒事就喜歡泡泡花茶,看看書,這樣能讓我浮躁的心平靜下來,對身心都是健康的。”末了,樊蘇芳還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與她一樣,注重身心的養生。
才能讓她們常處于助人為樂的愉快氛圍中,才能時時微笑,時時快樂。”
近幾年來養生、養老等問題成為主流,樊蘇芳馬上意識到應該為社會做些貢獻了,于是和丈夫商量,跨行業投資成立了浙江大學廣益全科醫學科技有限公司,雖然是外行,但樊蘇芳卻信心十足,“只要有利于社會的,用心去做一定能夠成功”。
這是樊蘇芳事業的又一個新起點,但這絕不會是終點。“追逐著一個陽光的夢想,堅守著一顆不變的善心,我想我是快樂的,也是幸福的,即使前方仍是荊棘叢生,但我也能笑傲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