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閣
琥珀原材料的對外貿易與流通,在中國歷史上,算是悠久的。但文獻的記載狀況,則顯示著一些不明確之處。比如,國外琥珀產地“大秦與波斯”,或稱“大秦與拂箖”,這兩個國家與地區,中國人認為它們是琥珀的來源地。大秦,通常是文獻對古羅馬及羅馬拜占庭帝國的稱謂;波斯,又稱安息,指中東地區政權。古典文獻中,《唐書》、《通典》、《太平御覽》等,關于雙方之間的琥珀交通貿易,都有相關胡文字記載。但實際上,大秦、波斯等地并無琥珀原料的地質蘊藏。它們被中國人認為琥珀產地,真實的面貌,是指它們的中轉角色。在中西物質文明的橋梁作用下,作為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這些地區是相關琥珀原材料的流通口,那些原材料實際上大部分來自北歐波羅的海沿岸諸國,像烏克蘭、俄羅斯等。
在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三個地質年代,尤其是在白堊紀到第三紀的沉積層中,因地殼運動的突然性,原始松林的部分生態系統被穩定了下來,上億或數千萬的自然選擇過程,慢慢進行,乃至琥珀逐漸地形成。無論什么地區,只要符合這些條件,琥珀都是有可能存在的。這是毫無疑問的。至于大小多少,質量高低好壞,則要看造化了。
學界有人系統地統計過世界范圍內出產琥珀的國家。能數得上的,首推波羅的海地區,如波蘭、丹麥、俄羅斯、立陶宛、挪威、瑞典、德國等。據考,這個地區的琥珀原料,占著世界的80%甚至以上,尤其是大生產條件的琥珀原料。歐洲,其次還有意大利、羅馬尼亞、法國、英國,它們不甚聞名。中國、緬甸以外,亞洲的印度、日本,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則稍微為人所知。但現今世界上,稱得上“珠寶”的兩種琥珀名貴料子,則非多米尼加琥珀與墨西哥琥珀莫屬。尤其是多米尼加琥珀料,其獨特的“藍”,美輪美奐,不可方物,是琥珀王國中的頂級。其價格之昂,超人想象。按中國大陸現在的市場計價,上品的多米尼加天空藍、湖藍、紫羅蘭,一克的人民幣價格,達到了5000—10000元。
琥珀原料被加工成為藥品、裝飾品、藝術品,或其他性質的物件,然后在流通、流傳的過程中,被賦予各種社會民眾層面不同的意義,發生不同的物質文化作用。這種情狀,與其他自然物質,無論質地好的或質地壞的,并無本質上的二致。
從文化意義上講,我們中國人對琥珀的尊崇,其基礎是它的藥用。中國人尊重生命價值,認為它是仁義道德諸般傳統價值的基礎。所以,傳統中對于琥珀的價值記載,藥用價值最為詳細。
陶景弘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醫藥學家、文學家、哲學家,其所著《名醫別錄》講:虎魄(琥珀),味甘、平,無毒,主安五臟,定魂魄,殺精魅邪鬼,消淤血,通五淋,生永昌。常規上講,理論是滯后的,陶景弘能做出如上的理論總結,已經說明了中國在醫藥上對琥珀的運用,此前就有了廣泛的實踐。
明代李時珍對琥珀的藥物學總結,有著超過前代的詳盡,《本草綱目》中琥珀條如是著錄:“釋名江珠,氣味甘、平、無毒,主治鎮心明目,止血生?。话Y瘕氣塊,產后血暈;初生嬰稱驚闡;小便淋瀝;不便尿血;墜跌旅伴血。”李時珍的這些記錄,現代醫學科學是證明了的。如今人們還在這么應用著。至于是否像古典文獻,尤其是文學作品中所描述的那么神奇,就是見仁見智的了。很多時候,人們是寧愿相信它的,人心向善,千古不易。相信某種事物對人的積極作用,多少是件溫暖而美好的事。
江珠這個稱呼,涉及到琥珀原料的不同物理存在。琥珀原料在地質化學作用完成以后,分布到海洋環境的,被稱為海珀;分布到湖泊環境的,人們稱之為湖珀;沉入到地下,與其他礦物伴生的,被稱為礦魄。這幾種稱呼,與時下國內、國際通行的琥珀材料所出礦物環境對應。人們所稱的礦料、海漂料等,即是如此。藥用以外,琥珀的保健作用也很顯著。人們對于琥珀粉與飾品嗜好,一個作用是琥珀美容,一個作用是琥珀美儀。不難想見,如果這個領域有影響力強的人士介入,依照現今的媒體傳播效能,琥珀的影響力估計還會擴大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