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雙方同意建立“中英創新合作伙伴關系”,加強中英創新等新興產業合作。這是我國在國際創新合作方面取得的可喜成果,也是我國創新型產業向國際市場邁出的重要一步。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我們順利實現目標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抱團取暖、相互借力,積極促成國際創新合作應成為各國創新發展的共同選擇。就我國而言,要想進一步加快創新步伐,不僅要有效整合各類國內資源,而且還要充分利用豐富的國際資源,借助外部力量尋求自身發展。
借助外力搞創新,使我國的創新型產業走出國門,必須要能敞開懷抱,做開放式創新大國。開放式創新是我國發展開放型經濟的內在要求,是進一步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選擇。在對外開放中搞創新,必須要有學習的精神和包容的態度。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只有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去進行創新合作,才有可能取得創新發展的真經、獲得創新發展的動力。西方國家創新程度較高、創新步伐較快,在創新之路上積累深厚、經驗豐富,在創新精神、創新思維方式、創新體系建設、創新發展模式等多個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敞開懷抱搞創新不能離開中國國情。“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以辯證的態度去學習、去吸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選擇先進的、摒棄腐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拋開阻礙自己的,才能在國際創新合作中把握住自身的本質、掌控好自己的節奏,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把握住機遇、處理好挑戰,使國家這艘大船在國際創新合作中避開風浪、順利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訪英促使中英科技創新合作進入“快車道”,這是我國開放式創新發展的一個生動體現。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必須敞開懷抱,以開闊的胸懷、包容的態度和學習的精神,不斷提高我國的創新程度、提升全體人民的創新水平,為建立創新型國家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