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筆者采訪時,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東升把地點選擇在北京亦莊8.5代線半導體顯示工廠。
走進京東方的實驗室和產品展廳,是一番超強科技感的后工業氣息。10K、8K超高清顯示、裸眼3D、虛擬顯示和遠程醫療等一系列先進的信息技術產品一一呈現其中。這里的每一項產品、每一項技術,無不展現著一家高科技企業的創新顛覆理念。
一家公司以追趕者的身份進入,成為行業領導者需要多長時間?
“京東方成立后不久,我們就制定了一個‘二十五年’規劃。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沒有偏離自己設定的目標。”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說,現在京東方在業內已經得到廣泛認可,距離當初定下的“行業領導者”的目標也越來越近。
對筆者說出這番話時,王東升舉重若輕,但他滿頭花白的頭發卻提醒著所有人,他曾承受過的巨大壓力。好在這一切都已成為過去——從2012年開始,京東方結束多年虧損,開始強勁增長,公司7月15日公布的201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8.5~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82%。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業績是在上半年全球液晶面板市場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實現的——足見京東方業績的含金量。
成為業界領導者
成為業界領導者是京東方成立之時就確定的目標。王東升告訴筆者,京東方制定了一個“二十五年規劃”。根據對液晶面板行業的判斷,京東方將這一規劃分成了五個階段。從2003年到2007年,京東方作為“進入者”,進入液晶面板行業;2008年到2012年,作為“追趕者”實現進入全球前六的階段性目標;2013年到2017年,成為行業中的“挑戰者”。按照原定計劃,京東方將在這一個五年中,進入全球行業前五,但目前京東方已提前實現了這一目標,且在智能手機面板和平板電腦面板兩個細分市場,實現了市場占有率第一。
之所以能夠如此快速成長,在于京東方強烈的生存意識。“若保持價格不變,顯示產品性能每36個月須提升一倍以上。這一周期正被縮短。”在2010年公司深陷虧損時,王東升就提出了這樣一條面板界的“生存定律”,業界稱其為“王氏定律”。
“2018年到2022年,京東方要成為行業的‘領先者’,力爭做到總體市場份額、專利申請數量、專利授權數量全球第一。”王東升說,“2023年到2027年,京東方要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京東方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在王東升看來,是因為堅持“二十五年規劃”,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已經實現質的飛躍。
從2011年開始,京東方年新增專利申請量大幅增長,從2011年的1292件,增長至2014年的5116件,增長超4倍。公開資料顯示,京東方2014年新增專利申請量5116項,年新增專利申請量全球領先,目前累計可使用專利超過32000項,具備了較強的專利防御能力。
十年創新嬗變
京東方的這一嬗變絕非一朝一夕。在王東升看來,對于一家高科技的制造企業,第一是人才,第二是技術。
把時間推回到12年前,王東升仍然能清晰回憶起內心的刺痛感。2003年2月12日,京東方宣布以3.8億美元收購韓國現代HYDIS液晶面板業務。300多名工程師前往韓國學習液晶顯示的核心技術。“這條生產線的技術學會了也沒用,新技術還是比不過我們。”韓國同行毫不避諱地如此斷言。這句冷冰冰的話警醒王東升:如果沒有自己的人才儲備和技術優勢,就永遠只能做業界的跟隨者。
“2003年至2005年,我們建設北京的5代線時招了3000名大學生,這批人大多都是技術出身,來自211、985大學,在技術一線干了10多年,這批30多歲的干部是最有活力的。”讓筆者深感意外的是,投資規模400億的10.5代線的“操盤手”,王東升選擇了一位“80后”的技術派。
“創新是一個艱苦的過程。2005年公司第一條生產線投產的時候,只有75項專利。”2010年,京東方虧損20億元,這已是京東方連續多年虧損,“燒錢機器”等刺眼的指責在網絡上頻頻出現。很多質疑集中在一點上:企業投入了大量資金,“成績單”為何還這么難看?
其實,很少有人意識到,在京東方虧損的那些年,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仍保持在幾億至十幾億元的高位。
“把研發投入稍微收緊一點,不就能扭虧了嗎?”王東升自問自答說到,有的成本可以壓縮,但研發投入絕對不能放松。京東方的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一直在7%以上,即便是虧損的那些年也沒有改變。在王東升看來,“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果降低研發,就等于降低了公司的目標。目標低了,就注定在行業中永遠要做跟隨者,當然也就絕對不可能成為領導者”。
現在,入職滿3年的研發工程師,一年至少完成兩件專利。為了保持強勁的創新動力,京東方甚至在傳統技術體系之外,建起了技術研發的“紅藍軍團”。簡單說來,當客戶提出需求時,紅軍和藍軍兩路人馬會展開研發競賽。當一個團隊提出解決方案,另一個團隊馬上就對其展開研討、優化,努力成為顛覆者,雙方“左右互搏”。
在王東升的堅持下,京東方的技術創新能力在2011年有了質變。當年的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000件。此后,京東方的年新增專利申請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長。2014年,這一數字已達5116件。其中,近40%的專利是在美國、歐洲等海外地區申請的。值得一提的是,京東方發明專利申請量占比高達80%,在技術上已有越來越高的含金量。
實現彎道超車
未來“顯示”將無處不在,液晶面板將在醫療、金融、商業、交通等領域產生更多的創新應用。隨著信息社會和移動互聯的發展,市場對顯示屏的需求潛力巨大,前景仍然廣闊。
有了強大技術做后盾,王東升開始考慮彎道超車。他說,技術雖然先進,但只有快速轉化,才能實現最大化的收益。因此在京東方不斷提高技術實力的同時,產能方面也在不斷擴軍備戰。
為滿足市場對大尺寸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4月20日,京東方公告計劃募集735億元,其中擬投資400億元在安徽合肥投資建設第10.5代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生產線,投資300億元在福州建設8.5代線,此外重慶8.5代線也將花費35億元,增加30K/月的產能。
合肥10.5代線的立項意味著,京東方將擁有目前全球最高面板世代線,因為安徽合肥將建設的是全球第一條10.5代線。據了解,這條生產線主要生產60英寸以上超大尺寸及超高分辨率的高端智能電視與數字信息顯示屏等產品,設計產能為每月9萬片玻璃基板,項目擬于2016年第一季度前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年底前投產。
至此,京東方已建成和規劃建設的共有10條面板線,包括1條4.5代線、1條5代線、1條6代線、4條8.5代線、1條10.5代線以及1條5.5代LTPS/AMOLED面板線和1條6代LTPS/AMOLED生產線。
王東升說,未來“顯示”將無處不在,液晶面板將在醫療、金融、商業、交通等領域產生更多的創新應用。隨著信息社會和移動互聯的發展,市場對顯示屏的需求潛力巨大,前景仍然廣闊。他還透露,京東方2014年智能手機面板和平板電腦LCD面板市占率分別為20%、31%,均位列全球第一;全球首發產品覆蓋率高達38%。
735億元的投入顯示出了京東方的雄心壯志,但也引起了市場擔憂。對于資金來源的問題,王東升說,目前京東方經營勢頭良好,現金流穩定,憑自有資金可以支撐起未來的投資規劃。
“京東方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也將保障新建生產線的順利建設。”在談及新生產線的建設前景時,王東升表示京東方此前已經和多個地方政府合作,積累起了一整套市場化的合作模式,這對京東方今后的生產擴容是重大保障。“要建設工廠,除了土地外,水電氣的配套至關重要。對于企業而言,這些問題單憑自身能力無法解決。因此,需要地方政府的幫助。但和地方政府合作,不是簡單的伸手向地方政府要資源,而是借助地方的能力,以市場化的方式共建企業,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