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目前為全國環境污染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在全國3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山西省占了13個。全省人均排污量為全國平均值的2.9倍。土壤重金屬污染是影響山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境問題之一。圍繞山西省城市、工礦開采區及周邊地區和農業區等典型地區,我們對其土壤中三種重金屬Cd、Hg、Pb污染情況進行調查,以期了解土壤環境質量現狀及污染程度。
山西省重金屬污染成因分析:
1.太原市地表灰中Pb含量超標,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及汽車輪胎磨損產生的大量含重金屬的有害氣體和粉塵等。
2.普通農田中Cd、Hg、Pb的超標主要是因為施用含有鉛、汞、鎘、砷等的農藥和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導致土壤中重金屬的污染。農用塑料薄膜生產應用的熱穩定劑中含有Cd、Pb,在大量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過程中也可以造成土壤重金屬的污染。
3.由于工業化的迅速發展,大量工業廢水涌入河道,使污水中含有的許多重金屬離子,隨著污水灌溉而進入土壤。污水灌溉已成為農業灌溉用水的重要組成部分。
4.污泥施肥也是重金屬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氮、磷、鉀等營養元素,但同時污泥中也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隨著大量的污泥進入農田,農田中重金屬的含量在不斷增高。
5.含重金屬廢棄物堆積也會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含重金屬廢棄物種類繁多,不同種類其危害方式和污染程度都不一樣。
針對土壤重金屬調查出現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和建議:
一是完善土壤污染控制和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各項土壤評價保護法律法規。應盡快出臺一批有關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規,土壤污染防治標準體系及土壤環境監測網絡應進一步完善。
二是對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手段,應從源頭控制污染源,預防為主。要慎重推廣污水灌溉,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含汞農藥、含鎘化肥等;加強對工礦企業廢水、廢氣、廢渣的治理和綜合利用;對糞便、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是進行風險評價、控制污染風險。本次調查的山西省幾個典型地區中,絕大多數地區的三種重金屬為輕度累積,就目前污染情況,將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將是最科學和經濟的做法。根據這項策略,只要確保污染場地的風險得到完全控制,則對其不作全面修復的要求。
四是對已污染的土壤,應推廣土壤修復治理技術,多方攜手綜合治理,控制和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控制土壤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土壤重金屬的植物修復是當前國際上的一個熱點研究課題,它涉及到的學科很多,在進行研究時應加強學科之間的合作。除此之外,還應結合其他土壤重金屬的修復措施,以達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