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這場運動大力擁護賽先生,推動了中國現代科學的發展。而今天,在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時,仍要仰仗賽先生。
賽先生,西方人士,明朝末年乘著“西學東漸”之風來到中國,曾以“格致”為名,即今日吾輩所稱之“科學”。作為舶來品的近代科學在中國歷經幾百年的發展,至今已相當成熟,不僅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升華為一種思想認識,孕育出了豐富的實用技術。如今,科學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已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踐中,科學之力同樣不容忽視。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應以科學思想為指導,使之成為創新創業的導航儀。思想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客觀、理性、懷疑、全面、辯證、實證等科學思維和精神對于創新創業實踐具有能動的指導作用。廣大創新創業者要認識到科學思想的重要性,并用這些科學精神和思維方式來規劃和指導自身的創新創業實踐,時刻保持高度自覺,牢牢把握科學的方向,以免走上彎路、步入歧途。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應以科學知識為依托,使之成為創新創業的發動機。知識就是力量,廣大創新創業者要想干出一番事業必須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確定創新創業方向需要知識,進行創新創業的具體實踐更需要知識。現代科學廣博而精深,需要人們時刻保持學習的態度,不斷增加知識儲備,提高科學文化水平,為創新創業實踐打好基礎、做好鋪墊,最大限度地發揮科學知識的力量。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應以科學技術為動力,使之成為創新創業的助推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經濟發展起著首要的變革作用。科學技術的生產速度及其轉化為生產力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創新創業的進程,影響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廣大創新創業者是科學技術的發明者,更是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踐行者,在創新創業的實踐中理應積極作為,推動“雙創”事業的健康發展。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雙創”事業不斷升溫,廣大創新創業者熱情高漲。但光有熱情還遠遠不夠,創新創業的實踐必須以科學為支撐、以科技為引領,充分發揮其導航儀、發動機和助推器的作用,使賽先生成為“雙創”時代的引導者和助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