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Periscope這樣好運的創業公司并不多:初始團隊5個人,公司成立11個月,產品還未正式上線,就被科技巨頭推特收購,據悉價格高達1億美元。
這樣的故事讓企業家們瘋狂,“創業聽起來太容易了”。但在Periscope創始人凱文·貝克普看來,“沒人能一夜成功,做Periscope并不容易”。
旅途中尋找靈感
Periscope的概念是通過虛擬手段帶你去從未去過的地方。這是一款智能手機應用,用戶只需利用手機攝像頭,就能將身邊發生的事直播給千里外的朋友。同時,用戶能相互評論、提問和點贊,還提供了社交互動功能。
實際上,像這樣把視頻發送到網絡上的流媒體已不是什么新科技了。3年前,手機直播應用薇迪(Viddy)就曾迅速融資數千萬美元。但熱潮僅持續了一個夏天,公司就銷聲匿跡了。今年年初,直播軟件又呈現復興的趨勢,這次Periscope搶占了先機。貝克普認為,因為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更容易接受這類應用。
貝克普生于1987年,父母在上世紀70年代從伊朗移民到美國。貝克普與Periscope另一位創始人伯恩斯坦是發小,都是標準的“泛90”,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喜歡折騰。小學時,他們就把家里的電腦大卸八塊,又給組裝回去。在斯坦福念大學時,貝克普主修電子計算機,但和那些技術派的IT屌絲男不同,他和伯恩斯坦商量著要往商業領域插一腳。
當時智能手機流行起來,APP商店里各種軟件鋪天蓋地,兩人也做了一款有關校園生活的手機應用——I Standford,幫助學生了解校園公共服務系統,提供電子地圖、導航、停車信息等。貝克普認為,創業是件嚴肅的事情,他們不想瞎折騰,于是就成立了公司。后來,I Standford被美國一家叫黑板的教育公司收購。
而創辦Periscope也是一次機緣巧合。2013年,貝克普和伯恩斯坦一起去土耳其旅行,在首都伊斯坦布爾游玩時,正巧趕上塔克西姆廣場發生暴亂。貝克普很想去現場看看,但因為安全問題不敢走太近,就上推特想找點消息。“我看到推特上有一些關于現場的文字描述,但總覺得缺了點什么。我和伯恩斯坦突然想到,既然有這么多智能手機,為什么不能找現場的人拍下視頻給我們?”
要有自己的殺手锏
2014年,貝克普與伯恩斯坦辭去黑板教育的工作,在車庫里成立了Periscope。這時,已27歲的貝克普明白市場優勝劣汰的殘酷性,“要避免重蹈3年前直播軟件的覆轍,我們必須有突破”。Periscope原本打算設計成“將手機橫過來拍攝視頻”的制式。因為電腦顯示器是橫著的,電視機也是橫著的。但貝克普的團隊決定,要堅持豎著拍視頻。問及為什么與主流背道而馳,他解釋說:“Periscope是專門針對手機設計的,不是瀏覽器,也不是電視機。人們其實更習慣在豎屏格式下使用手機,這是開啟Periscope體驗最自然的方式。”這時,市面上已出現其他類似的直播軟件,但只有Periscope支持在稍后時間對流媒體內容進行回放,這成了他們的殺手锏。
很快,Periscope吸引了投資家們,順利拿到種子投資,看好他們的投資人包括世界領先數字媒體供應商奧多比(Adobe)的總經理。有了資金的支持,Periscope研發很順利,僅用了8周時間,產品就進入內測階段。
幾個月后,貝克普和老同學委瑞麗聚會。委瑞麗當時任推特公司事業發展部主管,她問貝克普最近在忙什么,貝克普掏出手機給她看了Periscope測試版。“最初我還開玩笑說,Periscope只是個游戲軟件。但當我看到直播的嬰兒蹣跚學步和癌癥病人化療的視頻時,被深深打動了,這是一個能讓人們溝通心靈的好設計。”于是,委瑞麗將Periscope介紹給了推特的大佬們,其中包括時任CEO科斯特洛。不久,推特就提出收購想法,給出的價格是1億美元。
被科技巨頭看中,貝克普很開心,“創業要歷經各種艱辛,一旦有人堅定地在身邊肯定和支持你,無論他是朋友、父母或者是收購者,這一刻的感覺棒極了。”不過,他也有顧慮:“當時,對Periscope感興趣的不只有推特。無論是從個人還是團隊考慮,做這樣的決定都很困難。到底要不要加入推特,我們討論了很長時間,就像面對世界大戰般謹慎。”在與推特進行了多次溝通后,貝克普才做出決定:推特能提供Periscope產品進一步研發和推廣的資金,被收購是利大于弊的。
下一段直播將來自南極
2015年1月,Periscope正式加入推特。盡管推特掏了不少錢,但貝克普堅持要獨立運行。Periscope有自己的團隊、品牌,連辦公室都是和推特分開的。貝克普說:“5個人的團隊要融入4000多人的大公司,我們要做很多改變,更要保持獨立性。”
兩個月后,Periscope上線。“午夜12點,我們按下產品發布的按鈕,巴黎、德國和比利時的人們第一時間下載了Periscope。”第二天、第三天,應用里有在土耳其卡帕多西亞熱氣球里拍攝的日出,60多人在不同角度直播美國布魯克林大火,還有人拍下了肯尼亞大選投票亭外的隊伍,以及英國倫敦溫布爾登的溫網比賽。第十天,Periscope下載量超過100萬次,“大家都瘋了,但誰不喜歡這樣的內容!”
Periscope的用戶中有大明星,如美國艾倫秀主持人、獲格萊美音樂獎的瑪麗亞·凱莉等。他們拍下酒會或者演唱會的幕后花絮,與粉絲們分享。Periscope還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實用的競選工具。美國共和黨競選人蘭特·保羅利用Periscope直播了很多場個人競選活動。上個月,希拉里也在Periscope上舉行了自己的首場大型競選造勢大會。
當然,Periscope更受媒體青睞。今年5月,英國大選的當晚,美國CNN記者奎斯特坐上一輛雙層巴士在倫敦市內轉悠,一邊與專家們討論大選的結果一邊用Periscope向觀眾介紹倫敦的風景。而在英國凱特王妃住進圣瑪麗醫院準備生第二個孩子時,CNN皇家記者福斯特等在擁擠的媒體區里無事可做,便將手機夾在垃圾箱上方的一個小型三腳架上,通過Periscope與無數關注英國皇室的人交流。
一時間,很多人手機里都下載了Periscope,貝克普也被更多人所熟知。一位采訪過他的美國記者寫道:“第一次見到貝克普時,他眼睛里充滿了激情、欲望和熱忱,當然還有新銳創業家的自信。貝克普對我說,Periscope平臺最近迎來了第一段來自朝鮮的直播視頻,我們必須再接再厲。我問他,希望下一個新突破來自哪里?貝克普信心滿滿地說:‘南極洲,這是唯一一個我們還沒有覆蓋到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