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8日中午,倫敦唐寧街10號首相府門前,站滿了拿著“長槍短炮”的各路記者。他們都在準備聆聽剛剛連任首相的卡梅倫發表講話。在此前一天開始的英國議會大選中,卡梅倫率領保守黨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大勝。
卡梅倫和夫人薩曼莎滿面紅光,笑意盈盈地出現在人們面前。一個多小時前,卡梅倫去白金漢宮面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得到組閣授權。隨后,卡梅倫攜夫人馬不停蹄地來到唐寧街10號,再次入主這所象征著英國最高行政權力的官邸。
選戰結果出乎意料
卡梅倫連任后的首次講話很短,要點包括建立“統一的聯合王國”,使英國更強大,經濟更具活力,以及將兌現諾言,2017年就英國是否脫離歐盟進行全民公決。雖然天氣陰沉沉的,但此時卡梅倫的心中定是燦爛無比。
僅僅一天前,也就是5月7日大選投票日當天,情況還“翻了個個兒”。當時,英國各地陽光明媚,但卡梅倫的心里卻陰云密布。多家民調顯示,他領導的保守黨和米利班德領導的工黨支持率旗鼓相當,不分伯仲。卡梅倫對自己能否勝出心存疑慮,真想繼續進行競選宣傳和拉票活動,“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然而,英國法律規定,大選投票之日,各黨均不得進行競選宣傳活動。好在此前,他已經進行了36小時的持續競選宣傳活動,再早前的拉票工作更是不計其數,應該有效果吧。
開票過程充滿戲劇性。5月8日早上7時,650個選區中的570個選區完成計票,保守黨獲得271個議員席位,鎖定勝局。到下午1時,保守黨拿下330個議席,奪得議會過半議席,議席數量比上次大選增加20多個。這意味著卡梅倫不僅保住首相寶座,而且可以單獨組閣,不必像上屆大選那樣與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事實上,本次大選自由民主黨黨首克萊格本人雖當選,但該黨失去了大部分議席,情況“慘不忍睹”。克萊格因此宣布辭去黨首一職。卡梅倫向這位合作5年的伙伴表示感謝,但心中或許在想,“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至于工黨,選前的民調顯示,與保守黨支持率相當接近,甚至略有勝出。但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工黨大選中的表現為1987年來最差,失去20多個議席,米利班德辭去黨主席。選前被看好的獨立黨僅獲一個議席,黨首法拉奇也落選并辭職。
多國領導人向卡梅倫連任首相表示祝賀。西班牙首相拉霍伊稱,大選勝利是對保守黨果斷改革的“當之無愧的認可”。芬蘭總理斯圖布稱,保守黨此次選戰表現“出眾”。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賀電中表示,中方愿同英方加強互信,拓展合作,推動共同增長、包容發展的中英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不斷結出新碩果。
修復經濟贏得支持
作為英國近200來最年輕的首相,未滿49歲的卡梅倫可謂青年得志。
卡梅倫的母親是一位男爵之女,他身上有王室血統,常被媒體稱為貴族代言人。同時,他又出生在一個經濟世家,其家族在英國金融界活躍多年,祖父曾到芝加哥做生意,父親曾是股票經紀人。卡梅倫畢業于私立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后來在牛津大學讀書。他的導師伯格丹納夸他為最有能力的學生之一。同學斯皮亞回憶:“當我們還在盡力掌握經濟學的基本概念時,戴維就已經遠遠拋開了我們。他將這些概念和英國國情融匯在一起。”
卡梅倫從政后,特別是2010年首次就任首相以來,發揮了善抓經濟的長處,帶領英國在發達國家中率先走出了經濟危機陰影,有效增加了就業率,使通貨膨脹率降到0%。英國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數字顯示,2014年英國全年GDP增長2.8%,高于預期的2.6%,是2006年以來增速最高的,制造業、服務業及家庭消費等各項指標均高于預期。在卡梅倫領導下,英國政府在西方主要發達經濟體中率先宣布加入亞投行,凸顯了英國作為全球金融與外交大國影響力的回歸。在競選中,卡梅倫提出將加強與中國的經濟聯系,促進對華出口翻番,這都展現了他務實的執政風格。
《經濟學人》雜志宣布支持卡梅倫時,曾如此表示:“我們的決定基于經濟,在這個問題上保守黨和自民黨的執政聯盟比很多人意識到的有更好的表現。”5年前,卡梅倫接手的是工黨留下的自“二戰”以來最大的財政赤字;到他首個任期屆滿時,英國經濟走出低谷、實現復蘇。“你們想要誰來領導這個國家?是那些幫助修復了英國經濟的人,還是那些曾經破壞它的人?”他在競選時的提問讓選民深思。
保守黨的競選口號是:“讓我們沿著經濟增長的道路前進。”同時,卡梅倫也強調要讓經濟增長惠及大眾,改變了保守黨作為精英、貴族利益代表者的傳統形象。大選前不久,卡梅倫宣布批準提高最低工資3%,至每小時6.70英鎊,是2008年以來英國實質薪金的最大增幅。卡梅倫說,此舉“可為家庭提供更多經濟保障,也為國家創造更美好的未來”。為改變自己“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精英形象,他曾去西約克郡,擠在人群中觀看自行車賽,還抱起身邊一個7歲女孩,讓她坐在自己肩頭看比賽,親民畫面很是惹眼。
新的挑戰來自黨外
面對新的任期,現在保守黨內部還算團結一致。卡梅倫在獲勝當天任命了重要部門的大臣。他此前表示,再干5年后就不再謀求競選首相,也不會繼續當保守黨領袖。他甚至表示,財政大臣奧斯本、內政大臣特蕾薩·梅等都可接替他。
卡梅倫的挑戰主要來自黨外。一是英國是否脫離歐盟。卡梅倫的政策是:限制移民數量,提高外來移民在英國尋找工作和獲得社會福利的門檻。在選舉前夕,卡梅倫還說,歐盟有很多問題“讓人抓狂”,英國需要一個新的對歐政策。當然,他也表示,英國是個開放的貿易國度,能夠與他國開展貿易和合作“對英國最好”。根據《里斯本條約》第五十條規定,歐盟成員國可以依據本國憲法的要求,決定是否退出歐盟。卡梅倫勝選后,如果兌現承諾、在2017年舉行公投,那么英國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引用第五十條退出歐盟的國家,希臘等其它歐盟成員國也可能效仿,歐盟政治版圖將發生某種震蕩。
二是蘇格蘭獨立公投的困惑。在這次選舉中,蘇格蘭民族黨贏得了蘇格蘭59個議會席位中的56個,差不多將工黨完全排擠出這個曾經的大本營。英國媒體普遍認為,蘇格蘭民族黨準備利用這種壓倒性的勝利,再次推動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有媒體稱,“蘇格蘭雄獅已經怒吼,卡梅倫不得不小心謹慎地應對了”。卡梅倫則表示,他將盡快推動計劃,賦予蘇格蘭更多實權。“對于蘇格蘭,我們的計劃是建立一個全球最強的分權政府,使其具有征稅權等重要權力。”顯然,卡梅倫是在安撫蘇格蘭,防止其繼續分裂。但這些努力能否取得成效,還得看局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