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5日的午后,很多人都沉浸在悠閑的周末時光中,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那個歷來寧靜的佛國尼泊爾。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破了世界的寧靜,8.1級大地震!
身處災區(qū)的中國同胞,剛從大震中緩過神來,就冒著余震涌向加德滿都機場,他們知道,祖國會有飛機來帶他們回家。
很多人都會記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雙流機場的通訊尚未恢復,國航的第一架救援包機已經從北京起飛;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國航的救援包機第一時間抵達;2011年2月,是國航的救援包機穿梭在利比亞紛飛的戰(zhàn)火中,也是唯一一個直接從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撤僑的航空公司;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發(fā)核泄露事故,還是國航機組冒著核輻射的危險執(zhí)行撤僑任務。
此時,困在加德滿都機場的同胞們最希望看到的,一定是中國國航的飛機,一定是那只承載著五星紅旗的鳳凰。
救災保障,兵貴神速,國航速度背后是過硬的實力
4月25日14時11分,尼泊爾發(fā)生8.1級大地震,加德滿都機場關閉。
14時15分,國航西南分公司現場指揮中心接到已經飛抵加德滿都機場上空的CA437航班機組打來的衛(wèi)星電話,因無法與加德滿都塔臺取得聯系,正在加德滿都上空盤旋等待;14時22分,指揮中心與加德滿都營業(yè)部核實了解災情后,命令CA437航班返航成都;14時23分,與在加德滿都機場已經上客準備起飛的CA408機組取得聯系,確認人機安全;15時,國航啟動應急程序;15時30分,國航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總裁宋志勇主持召開應急會議。會議針對突發(fā)情況,立即調整航班計劃與運力,部署各項救災運輸保障和旅客安置措施;通過官微發(fā)布國航執(zhí)飛尼泊爾的兩個航班CA408和CA437人機平安。
19時35分,加德滿都機場重新開放后, CA408順利起飛,載著126名旅客于22時05分順利抵達成都;20時45分,國航宣布抽調一架空客A330和一架空客A319飛機在成都雙流機場隨時待命;22時58分,空客A319客機飛往加德滿都,并于26日凌晨5時29分接回第一批滯留旅客。
4月26日7時36分,經過連夜對救災物品的分裝和搶運,執(zhí)行救災運輸任務的CCA058航班從北京首都機場飛往加德滿都機場,搭載救援人員67人、物資20.5噸;14時54分,CCA058搭載198名旅客從加德滿都機場起飛,于17時17分抵達成都。
26日,國航調配包括空客A330在內的4架航班,從加德滿都運輸滯留旅客返回成都及拉薩兩地。一天內運送旅客總計約530人,是當天承運滯留旅客人數最多的航空公司。
4月27日,國航CA437救援包機搭載61名醫(yī)療救護人員、15噸救援物資,從成都起飛,8時53分抵達加德滿都,這是我國向尼泊爾派出的第二批救援人員。
4月28日5時40分,3架承擔中國紅十字會援助尼泊爾抗震救援物資運輸任務的B757裝載完畢,一旦對方機場條件允許,隨時起飛。
……
截至5月7日發(fā)稿時,國航仍在執(zhí)行運送救災任務,第三班B757貨機于7日上午8時32分起飛。
很多老機長都會覺得加德滿都機場是最難飛的機場之一,地形復雜,天氣多變。從成都起飛,要翻越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脈,兩個多小時的航程,只有拉薩一個備降場,運行、保障難度非常大。
但對于國航人來說,這都不是什么太難的事兒。曾指揮過多次重大運輸保障任務的國航副總裁、總運行指揮官劉鐵祥這樣對記者介紹:“國航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機隊,已經實現高原安全飛行50周年,并做到了365天24小時全球運行。尼泊爾地震發(fā)生后,國航及時調整運力,加強運行保障措施,只要對方機場開放,我們就有足夠的能力在不影響正常航班運行的情況下,用最短的時間把滯留旅客運回國。”
強大的機隊實力,各種復雜條件下的運行實力,豐富的高原飛行經驗,還有國航人忠于職守、不畏困難、不辭辛勞的工作態(tài)度,這就是國航速度的根基。
不計得失,勇于擔當,國航擔當的是央企的神圣責任
大地震發(fā)生后,國航考慮到多數已購買機票的旅客短時間內可能無法成行,很快通過官微官網公布了加德滿都航班免費改期和退票信息。
4月25日下午,因加德滿都機場關閉,但國航還是專門抽調出一架空客A330和一架A319在成都隨時待命。當晚加德滿都機場重新開放后,空客A319客機隨即空飛加德滿都,連夜接回第一批滯留旅客。此后的幾天,每個航班除了運送救援人員和物資外,都是空飛過去,滿載旅客歸來。
4月26日15時09分,加德滿都發(fā)生7.1級余震,當時CA437航班正飛往加德滿都。17時,飛機抵達加德滿都上空,但因余震導致機場運行環(huán)境惡化而無法降落,飛機不得不返航。
4月27日下午,執(zhí)行任務的CA408航班在飛行過程中,接到指令,加德滿都機場停機位已滿,無法降落而不得不返航。
一架大飛機在青藏高原上空飛一個往返,有多少經濟損失?此時,已經沒有人去計算。作為企業(yè)管理者,在成本上錙銖必較本來是他們的職業(yè)習慣。但國航的管理層在效益和責任面前,更看重的是責任。國航總裁宋志勇經常講這樣的話:國航是載旗航,是央企,是共和國的長子。長子就要有長子的責任和擔當,在國家的需要面前,在人民的需要面前,我們企業(yè)的得失和個人的安危都是微不足道的。
責任面前,國航人的眼里沒有成本;災難面前,國航人的眼里沒有自己的安危。
恪盡職守,重在真誠,國航的真誠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情懷
地震發(fā)生后,國航加德滿都營業(yè)部承受著巨大壓力:大量驚魂未定的旅客聚集在機場,要不間斷地做好安撫、保障工作;機場重新開放后,既要保障旅客運輸又要保障物資運輸,還要做好機組保障工作,同時還要及時與總部和當地使領館保持密切的聯系。總經理張雪松帶著十幾名同事,在連續(xù)不斷的余震中,始終與旅客在一起,努力用他們真誠的服務為滯留在異鄉(xiāng)的旅客增加一分溫暖。
加德滿都駐常機務代表伍新俊因近期休假打算回國,總部派出了一名臨時機務代表徐江24日抵達加德滿都準備接替他。突發(fā)地震,兩人攜手投入到應急救援中。
地震來襲時,CA408航班的彭俊峰、張鋒、李嚴機組與金嵐乘務組正在進行航前準備。強震剛過,他們立刻組織起來檢查飛機和客艙設備,與總部取得聯系,耐心等待機場重新開放。在5個多小時的等待和連續(xù)不斷的余震中,乘務員們除了做好起飛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還不斷地整理自己的妝容,當旅客登機時,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她們的從容、鎮(zhèn)定和優(yōu)雅, 慌亂的情緒很快平息下來。有旅客說:一見到你們就感覺已經回到了家,這樣的感覺真好!
震后第一個航班從加德滿都飛回成都時,風和日麗的午后已經被深夜的大雨所取代。但這并不影響人們的心情,無論機上的乘客還是機下等待的人群,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就連久歷風雨的執(zhí)飛機長彭俊峰,在飛機落地后也發(fā)了這樣一條微博:“感謝大家關心祝福,我們已平安帶領大家從尼泊爾加德滿都歸來!我們經歷過汶川8級地震的考驗,有著豐富的經驗、精湛的技術、絕對的把握,保證大家的安全。今天,作為中國飛行員,我們?yōu)樽约狐c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