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女人難,做一位母親更難。在《我的特殊月子》一書作者王淳這里,當母親則是難上加難。
王淳是一位事業女性,1998年一手創辦中國華天超市網。此后10多年里,她和丈夫張力軍把最好的年華給了工作,目前兩人擁有第一視頻、中國手游娛樂集團兩家上市公司。
人們都說“創業維艱”,此話不假。當年的王淳,經常出差,每時每刻都奔波于職場,讓她放下工作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我把那些都看作是成就幸福的途徑,于是努力、拼搏,在過程中感受成長,這種幸福的滋味是甘甜的。”
但是,當“超高齡”的王淳踏上求子路時,才知道這比創業不知道艱難多少倍。四處求醫問藥,得到的回復幾乎都是“你這個年紀……”好不容易試管嬰兒形成受精卵,卻又沒有成功懷上……一次次失敗,一次次堅持,忍受常人無法忍受之苦,終于在47歲時成功產下一對雙胞胎,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為了孩子,我嘗盡了人間五味,真正生活的殘酷,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正是在這樣的感慨中,王淳把從懷孕到生子的一點一滴都記下來,寫出了這本《我的特殊月子》。
書分為6個章節,從嘗試試管嬰兒講起,頭3個月、孕中期、孕后期、孕晚期、降生,除了孕中期稍微好過一些,從最初到結尾,一切只能用“驚心動魄”來形容。
孕期進入21周時,王淳遭遇了一次“險情”:血壓升高,羊水過少,隨時有胎死腹中的危險,只能立刻住院。書中有一張插圖,描繪那時的她:腹部已經隆起很大,肩上扛著胰島素泵;手上吊著靜脈輸液器;醫生叮囑要多喝水,因此另一只手里攥著一個大水瓶,時刻不離。她的樣子不像一位孕婦,倒像是一位戰士。王淳自己也說,保胎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
但這不是一場一個人的戰役。王淳能平平安安地把孩子生下來,很大程度上有賴于丈夫的疼惜與呵護。書中不時插入一些小段落,叫做“爸爸有話說”,字數不多,但卻情感飽滿,展現出一位丈夫、父親的苦心與愛心。
書中還有一些很實用、很細心的小提示。比如臨產住院需要攜帶的物品清單、孕期飲食安排,包括關于剖宮產麻醉、唐氏篩查、妊娠抑郁的一些科普知識,王淳在書中一一為讀者道來,條理清晰而又簡單明了,看著挺專業。因為她大學就是學醫的,創業前曾在天津最好的醫院當過3年醫生。
懷孕期間,王淳徹底離開職場。不過,她倒是找到了懷孕和企業管理的相同之處,那就是“有目標,才有明確的方向,從而更能匯聚勇氣,將困難逐個擊破,直奔目標而去”。她像創業時那樣樂觀,堅信有付出才能有所收獲。堅定、相信自己,這是《我的特殊月子》告訴讀者的道理。正因為如此,這本書在某種程度上不只是關于孕產的分享,而是在傳授一種有勇氣、有信念的生活態度。目前由于生活壓力大,大齡媽媽越來越多,王淳坦言希望這本書能激勵更多的大齡女性,勇敢地追求做媽媽的權利。
如今的王淳,將育兒當成自己的新職場。在朋友眼里,她身上的溫柔與母性光輝與日俱增。孩子平安生下,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生活在繼續,未來仍是一條艱途,但王淳知道,唯有母愛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