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企業里首個一年內蟬聯三個綜采維修電工狀元的首席員工;他是企業首個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工作室的科技帶頭人;他是礦區首個代表集團參加全煤系統職工技能大賽載譽而歸的功臣。
從18歲參加工作至今,他從一名默默無聞的普通員工,成長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的高級技師;他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稱號,成為當代知識型工人中的一員;多年來他電話不關機、電筆隨身帶,憑借著精湛的技術、過硬的本領、吃苦的精神,在自己的崗位上書寫著精彩。他就是山西焦煤汾西礦業高陽煤礦機電區副區長王斌俊。
1勤思善學改變人生命運
走進王斌俊的家,各種專業書籍和榮譽證書占據了大半個房間,這些見證了他用執著和勤奮改變命運的經歷。
“陽光總在風雨后。”王斌俊告訴《科學導報》記者,他自幼家境貧寒,是母親憑借著微薄的收入將他和兄妹四人養大成人。1992年的夏天,王斌俊放棄了大學夢,考入汾西礦業技工學校機電班,將大學之路讓給了同樣學業優秀的弟弟,過早地承擔起照顧母親、妹妹與這個家庭的責任。
1995年,成績優秀的王斌俊技校畢業后,被分配到高陽煤礦上機電絞車維護組工作,像父親一樣當了一名礦工。王斌俊勤奮好學,一年四季幾乎很少請假休息,他將全部心思放在了工作與學習上。很快,小伙子的勤奮好學、吃苦鉆研的勁頭得到了師傅與工友們的認可。
天生愛學習、愛鉆研的王斌俊深深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在崗位上,只要是新技術、新設備,他都要纏著生產廠家的專業技術人員刨根問底,或者將設備說明書、圖紙復印下來反復研究,直到吃透為止。隨著新陽煤業原煤產量的逐年攀升,高科技裝備、現代化設備的不斷投入,王斌俊深深感覺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礦山機電的快速發展。1998年,他重新撿起扔掉多年的高中課本,以優異的成績被太原理工大學成人教育學院計算機應用專業錄取,并于2002年取得大專文憑。天道酬勤,王斌俊在自學成才的道路上仍然不滿足,把他人花費在侃大山、甩撲克、壘長城上的金子般的光陰全部用在了為自己“充電”上,2006年,好學的王斌俊又自費考入了汾西煤化技師學院,并獲得首屆技師班“優秀學員”稱號。
在20年的礦山機電事業中,王斌俊不停地用學習提高自己,用技術歷練自己。在王斌俊的書柜中,擺滿了他十幾年來自費購買、早被他翻爛書角的《礦井維修電工》《礦井井下電工技術手冊》《煤礦電工技術手冊》《礦井變電工》《礦井電器維修與保養》等大量的專業書籍,筆記工工整整地記錄了十幾本。
2潛心鉆研鋪就成才路
2004年,王斌俊被聘任為機電技術員。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實踐技能為他嫻熟的機電技術奠定了基礎。經他安裝調試的設備,被譽為“免檢產品”。2009年7月,他負責高陽煤礦201主皮帶電控部分的改造,7天的停產時間他沒有回一趟家,吃住都在現場,每一臺設備、每一根連線都要親自過手。尤其是三臺ABB公司中壓變頻器,這是整個系統的核心。一有空閑他就向廠家現場請教,硬把難懂的英文操作命令逐個掌握,提前試運轉成功。這一年他還代表汾西礦業出征“兗礦杯”第三屆全國煤炭行業技能大賽。在備戰全國比武期間,他每天宿舍、食堂、實驗室三點一線,幾乎沒有回過家。書看累了就練習編寫程序,再累了就練習接線和處理故障,晚上夜深人靜時繼續看書。在全國上百名選手參加的“礦井維修電工”專業考試中,他一舉奪得第七名的好成績,被授予“全國煤炭系統技術能手”稱號,被集團公司聘為“首席技能員工”。
2010年王斌俊調入機電區任副區長,角色的改變并沒有改變他對礦山機電事業的熱愛。他組織完成了井下主排水泵房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改造以及新二采區供電設計等多項工作任務。2011年在全省首屆煤炭行業職工技能大賽上,王斌俊再次摘得“綜采維修電工”專業第一名,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三晉技術能手”,并獲得第十屆“全國技術能手”光榮稱號。
在高陽煤礦首采工作面201安裝準備期間,王斌俊會同廣大工程技術人員先后完成了該工作面大大小小高壓開關、低壓饋電開關近40臺、設備列車安裝、3000余米電纜鋪設任務。在此期間,王斌俊幾乎沒有洗過一個熱水澡,全身心地投入到201工作面安裝準備現場,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改造任務,并將影響時間縮至最短,為該工作面如期運行立下了汗馬功勞。天生愛學習、善鉆研的王斌俊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在安裝過程中,他手拿圖紙,時時跟隨在廠家工程技術人員身后,不停地問詢,他的勤奮好學令廠家刮目相看。同年7月19日,在山西焦煤第六屆職工技能運動會綜采維修電工項目實踐操作中,比賽將PLC程序控制系統應用到比賽中。PLC程序控制系統屬于采煤機、綜掘機、主提升機等礦山大型機電設備控制核心部件。面對10余名技術精英,王斌俊沉著應戰,在規定時間內出色地完成了接線、處理故障、為PLC編寫程序等工作,一位觀看的評委曾這樣評價他:作為一名年輕的技校生,能在有效的時間清除故障,并迅速、標準地為PLC編寫出控制程序,難得呀!
3傳幫帶書寫人生精彩
作為部門的帶頭人,王斌俊在抓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積極投身“導師帶徒”工作,并兼任職工學校安培教師,真正做好專業技術和經驗上的傳幫帶工作。他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與設備維修實踐結合起來,編制成通俗易懂的“每日一題”。與多名職工結對子,手把手地傳授他們技藝,為他們搭建成長的平臺,還多次帶領徒弟在井下生產一線處理影響生產的設備故障。
以王斌俊名字命名的機電創新工作室自成立至今,已經為高陽煤礦采掘電鉗工培訓10余次,機電班組長培訓20余次,工作室成員培訓38次,將山西焦煤井下防爆電氣設備檢查標準、煤礦井下局部接地標準、井下三大保護細則、接地技術、煤礦安全規程(電氣)、采掘供電設計、綜采設備介紹等知識傳授給了員工。通過工作室的“傳、幫、帶”作用,已培養出技師技術等級人員3人,并有多人在高陽煤礦和汾西礦業技術比武中取得驕人的成績。
由于工作中的突出表現,王斌俊連續多年當選“勞動模范”,獲“山西焦煤獎章”、2012年省國資委“優秀共產黨員”,2013年被授予“山西省職工優秀技術帶頭人”稱號。
2013年,王斌俊被評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的高級技師,同年以他為帶頭人成立了機電創新工作室。工作室運行至今,在技術創新方面完成創新項目10余項,在技術攻關方面深入井下生產一線解決各類機電設備故障、供電系統問題100余次,減少影響生產時間200多個小時,提出合理化建議10余項,徹底攻克了采煤機端頭站、遙控器及皮帶綜合保護裝置等多項技術難題,僅在修舊方面就節約資金100余萬元。
業余時間的王斌俊從不閑著,他積極探索管理創新,在當前煤炭企業困難形勢下,制定《井下電力市場運行管理辦法》,對井下電費進行預算與控制,全年實際原煤電耗成本比上年同等節余上百萬元。“王斌俊機電創新工作室”也被省勞動競賽委員會和省總工會命名為“山西省職工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被省人社廳命名為“王斌俊技能大師工作室”。
“人生能走多遠,依賴的是腳而不是鞋”,王斌俊用事實證明了起點越低上升的空間也就越大。他終將成為一名扎根煤海的新時代技術工人,成為煤海兒女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