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頭戴安全帽,腳穿大膠鞋,一盞小礦燈照亮著他們前行的路,卻永遠折射不出他們皮膚原有的色澤。
有這樣一個人,十年如一日行走在彎彎曲曲的巷道上,活躍在漆黑幽深的千米煤巷,用昂揚斗志叩響了煤礦工人的青春與夢想,用執著堅守譜寫著人生最璀璨絢麗的篇章。
他們,就是可愛的煤礦工人。他,就是晉煤集團金鼎金成礦建公司山陰項目部經理——李鋒。
人們常說:一個人做一件事容易,難得的是用一輩子堅持不懈地做好一件事。熟悉李鋒的人都知道,他給人一種樸實無華、清爽大方的印象,骨子里卻有著“80后”年輕人的鉆勁。去年,由于生產銜接需要,金鼎金成礦建公司要在山陰晉泰煤業成立駐礦項目部,人員需要在礦建隊伍中抽調。路途遠、條件差,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關鍵時刻,李鋒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到條件艱苦的山陰去。由于工藝裝備更新換代、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等困難,剛進入山陰復雜地質條件進行掘進作業的李鋒一行舉步維艱……新隊伍、新環境,如何“鉆”出讓人矚目的成績,提高礦井掘進效率?李鋒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為了不辜負領導的期望和職工的希望,他一心撲在了礦井建設上,從最初的人員挑選到職工到礦后的工作、生活事無巨細,每項工作都安排得合理妥帖,不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贏得了項目部其他成員的信任。為進一步提高掘進效率,他白天吃在井口、住在井下,同工人們一同下井探環境,同技術人員一同研究地質構造和掘進方法;深夜,常常能看到剛上井的他拖著疲憊的身子參加技術討論。在那段日子里,他和項目部的同事忘記了假日、忽略了家人,只記著工期還有多少天,只記著在這幾天要趕出完成的工作。就這樣,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不畏艱難,勇于亮劍,與復雜環境做斗爭,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完成了月掘進進尺從十幾米到百米的突破,為如期完成整合礦井掘進施工開了個好頭。
“我們要勤儉持家”,這是李鋒經常說的一句話。在企業形勢異常嚴峻的情況下,李鋒圍繞經濟效益做文章,從材料領取、使用、回收等環節入手,嚴格推行材料交舊領新制度,建立材料領用臺賬,對材料領用堅持五天一小結、十天一核標、一日一匯總,真正做到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為了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提高經濟效益,他積極帶領項目部員工進行小改小革,不斷改進全錨索支護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礦井穿層軟巖段支護的質量和作業安全性,為井下的安全生產再添一把安全鎖。如今,這項技術已在全礦井下廣泛應用,并被推廣到許多兄弟礦井,由于成效明顯,他所在的項目部因管理到位、措施得力、落實有效,成為行業標桿。
當歲月悄然轉動不息的年輪,當一個又一個日日夜夜成為逝去的昨天,時間不曾改變的,是李鋒永不停歇的前行腳步,是他作為一個煤礦工人勇于創新、敢于超越的職業理想。煤海里的青春或許單調、或許無聊,但他正在用自己獨特的畫筆描繪著青春里的砥礪前行、煤海里的耀眼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