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 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楊峰發展了10個惠農服務點,發展會員40余人,資料發放3萬余份,開展各類培訓、田間指導50余次。同時,還大力發展各鄉鎮服務網點,不僅改變了“零、散、雜、亂”的農資市場,還把凌亂的農資市場建成了一個網絡式服務體系,完全覆蓋了五寨農業耕地。同時,楊峰還把餐桌和田間地頭直接聯系到了一起,真正做到直供直銷,把合作社、基地的產品進行加工包裝進入各大賣場和超市建立科普惠農產品專柜,做到一件商品一個防偽碼,通過防偽碼來提升產品的售后服務和本身的品牌價值。
“自從加入到科普惠農的工作中,不僅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技術,還掌握了很多知識。農民在購買農資方面不僅得到了更多的實惠,產品質量還有了更多保障。”楊峰說,從不懂到懂,再從懂到實際應用、充分發揮學到的技能知識,不僅服務好,可以說讓農民真正享受到了科普惠農政策帶來的實惠。
聊起明年的工作計劃,楊峰信心滿滿:“明年會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網絡覆蓋率,讓更多的人知道科普惠農是真正為農民服務的,它始終是本著惠農、服務于農的精神,真正讓農民看得見效益的一件大好事、大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