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主題為“波希米亞”的圣誕饗宴,賓客們從準備直到派對尾聲,都充滿參與感,將自由精神進行到底!
大范圍綠植和原木色調,白色與純麻桌布上的水晶杯里映照桌面擺設的綠意,走進這場宴會,只見室內設計師Baptiste還忙著最后調整吊燈的位置,花藝師Justin手上正拿著花剪修整火爐邊上的腎蕨和滿天星,幾個女孩在廚房里有說有笑,準備把火雞端上桌。
這場派對的主題是“波希米亞”,是主人何超球在美國求學及生活期間,最有感覺的風格之一,“我們以前在西岸讀書時,波希米亞代表的是很放松、自由,甚至有些質樸的調調,后來到了紐約,加上了一些時尚的元素,變得很Chie,但不論如何,我們就是喜歡那股不造作、不批判的自由精神!”超球和善宇都是上海人,卻在美國相識相惜,后來相繼回國后還保持好朋友的關系,也經常開派對一起玩兒,那天小姐妹倆聊起了今年圣誕派對的主題,就決定把那股愛自由、不批判的波希米亞精神放進圣誕里!
“一場好玩的派對,那可不只是主人說了算!”何超球一邊遞出香檳,一邊這么說著,出身珠寶世家,自小受翡翠設計師父親的熏陶,長大成為高級定制珠寶設計師并自創品牌的她,經常舉辦各種聚會,每次都能賓主盡歡,因為她永遠有一個原則:“主人不是主角,要大家都能在我的派對里自由發揮!”因此她邀請了室內設計師Baptistc Bohu為這場派對做總策劃,花藝師Justin Wei打理花藝,當然還包括善宇、卓凡、瑜欣這三個超級好朋友。
“波希米亞在視覺上的呈現,我希望能自然而有機,但是,又不能太嬉皮,這樣就少了圣誕節應該有的慶典感!”Baptiste興奮地跟我們分享靈感,他回憶小時候在法國過節,常常為了誰才能布置圣誕樹,和姐姐大打出手,如今一到圣誕節,家人都遠從法國飛來上海一起過節,姐姐也很早就把圣誕晚宴布置的工作“讓賢”給他。
大家決定在Baptiste位于前法租界的家舉辦這場波希米亞的圣誕派對,因為老房子的特質正好為派對加入古典質感,隨后,Baptiste便定下綠色、白色、原木及些許水晶的靈感墻,并且開始就這個概念和花藝師Justin討論花藝主題,“我想讓植物很自然有機地‘生長’出來,好像從大自然取一個景,然后直接放在畫面里。”Justin將花藝分為桌上、吊燈和火爐三個區域,分別用小葉尤加利、腎蕨、常春藤、進口滿天星等綠植為主體,“桌上是一道風景線,沒有主花,反而有種自然錯落生長的感覺;吊燈的彩葉和綠葉常春藤配上圣誕吊飾立即就有節日感;圣誕花環用細葉尤加利做,如果想有點色彩,也可以加上點雪果。”Justin一邊向我們說明,一邊手拿著鮮紅色的雪果比劃了起來。
除了布置,最重要的當然就是食物了!這回為了符合主題,超球特別請了自己在衡山路開設西班牙餐廳的好朋友Sino,量身定做菜單:帝王蟹杯配黃瓜雪葩、蔬菜色拉、香煎海鱸魚佐蘆筍土豆及圣誕火雞,“因為是波希米亞主題,我們想讓食物也有Organic和健康的感覺,”超球說,“但無論如何火雞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點上蠟燭,香檳再斟上,好菜上桌,舉杯歡呼節日快樂,“瞧!很棒的人聚在一起,很自然就會產生很好的能量!”超球從賓客們歡樂的對話中轉頭,笑著告訴我們,眼神中還閃爍著暖暖燃燒中的燭光……
美國圣誕這樣過:美國在圣誕前夕是相當忙碌的,人們通常從12月1日就會開始準備過圣誕,包括布置家里、圣誕樹、燈飾,還必須準備禮物、寄送圣誕卡片。圣誕餐桌上的食物基本上和感恩節(11月的第4個星期四)類似,但人們也會將火雞換成火腿、豬肋排等等同樣豐盛的主菜,派、餅干、面包、布丁等象征冬季的甜點也會出現。晚餐過后就是拆禮物和聚會的環節。特別之處在于,因為美國很多房子都有前院,許多人會在自家院子前擺設燈飾,人們也習慣在12月期間開車觀花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