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穿著風格就能猜出Emiliano和Britt平時的工作狀態:Emiliano活像時尚圈鬼才型人物,深藍襯衫上的茶色滾邊顯眼,孔雀藍西褲和酒紅色長襪的搭配,十足時尚調調;身著針織衫配襯衫、西褲的Britt,手提四方公事包,更偏向建筑師的著裝風格,“Emiliano是藝術家的那一塊,我則負責解決商業上的問題,有時得把他拉回來?!辈稍L主要由Britt回答問題,顯然也聽得懂英文的Emiliano則在一旁有意無意用意大利文說上兩句,大部分時間他則左顧右盼,更像坐在歐洲街頭喝著濃縮咖啡觀察人群的藝術家。
來自美國加州的Britt Moran和生長在意大利托斯卡納的Emiliano Salci,十多年前在米蘭相遇,2003年在此創立Dimore Studio,“Dimore”在意大利語中是“居住之地”,Emiliano的父親在托斯卡納擁有一家老家具店,他自己則曾經擔任意大利品牌Capelinni的創意總監,Britt從小生長的Asheboro也以家具產業聞名,這也促使他們從定制家具設計進入這個行業。而漸漸地,除了家具定制,客戶開始找他們布置家裝,口耳相傳之下,他們著手設計起了私人住宅項目。
有很長一段時間,Dimore Studio只在歐洲特定圈子里出名,因為在巴黎、米蘭、倫敦的私人住宅項目,盡管他們的設計出色,業主都不愿以任何形式公開自己的家,而這個情況直到Dimore Studio進到餐廳、酒店等商業項目后,人們才開始認識到他們:例如早期為愛馬仕設計的櫥窗、時尚設計師組合DSquared在米蘭的餐廳,隨后“設計酒店之父”Ian Schrager欽點他們為其在芝加哥Public酒店餐廳設計燈光,法國酒店業大亨Thierry Costes也找上他們做旗下餐廳的設計,在近兩年的邁阿密設計展上,他們也聯袂FENDI Casa合作限量家居系列,頓時,Dimore Studio的知名度一下子在國際設計界打開了。
經常以湖水綠和黃銅作為搭配,絲綢、漆器和天鵝絨的質感加上花鳥等圖紋,在微黃燈光的調配下顯得溫潤而有質感,偶爾出現的黑色鋼構很好地為空間勾勒硬朗精神。除此之外,Dimore Studio將空間打造出如此豐富層次的魔法,是混合傳統元素于當代設計語境之中:那幾個令他們在歐洲名流圈獲得青睞的項目,本身都是歷史建筑,因此他們大膽加入色調濃郁的綠色漆制圓桌、現代風格的吊燈來平衡調性。
在全新的餐廳項目中,他們則用古典家具、柔軟昏黃光線來增加空間層次感,如同Dimore意味“居住之地”,他們追求讓人在設計里舒適而感到一股被溫暖包圍的安全感,“好像在米蘭,有幾家熟悉的餐廳,人們都認識你,點一樣的菜,你在里面感覺很安全,”Emiliano這時丟出天外一筆。以下是精彩訪談:
AD:從家具到住宅及商業的室內設計,你們如何調適這些角色?
Dimore Studio(以下簡稱DS):從家具開始,我們現在大概是30%的私人住宅項目,70%是商業空間項目。餐廳和商業項目總有很清楚的期限、預算;私人住宅還是難度相對高的,除了要聽到客戶的聲音,同時也要把自己的審美放在里面,我們做私宅總是特別謹慎,總不能惹惱客戶,而且步驟也是比較細致的。
AD:你們怎么看“東方風格”在家居設計扮演的角色?
DS:這是一種趨勢,在時尚、家具上都能看到,我們特別喜歡用漆藝、絲綢、黃銅、花鳥圖案,還有對光線的選擇,位置較低的光源,這種種仿佛都讓我們的設計無形中有種東方的味道在里面。我們很喜歡《花樣年華》這部電影,也很喜歡那樣的風格,無形中我們的設計語匯里帶進了一些東方味。我們沒去過中國,去過日本。
AD:為什么傳統和當代的混合會成為你們的風格?
DS:一開始我們并沒有這么定位,但漸漸發現,這是我們觀看世界的方法,就好像這種方式能調配出很棒的作品!這是我們的審美觀,很幸運的是,找上門的客戶也知道我們最拿手的是什么。如果在設計的時候,有歷史背景作為靈感,會滋潤設計本身,因為它無形中已經在給出養分。單純只有傳統,是很無趣的,但在這樣的環境里加入一點當代的布料或一點材料,就會感覺很不一樣。
AD:家對你們來說代表什么?
DS:私人的,你可以在里面感覺很安全,又能和你愛的人共享。
AD:哪些元素是家所不能缺少的?
DS:燈光。安靜,沒有任何聲音,手機關機,一切靜止,于無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