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幾年前來過里斯本,這次沒感到城市有什么變化,只是從剛下飛機到出機場等出租,再到城內(nèi)都能看到中文大字廣告寫著:來葡萄牙買房,黃金簽證等字樣。并告訴你售房中心就在自由大道Gucci店樓上,透著暴發(fā)戶似的豪氣。上次來是為了從這里起航坐游輪到加那利群島,這次專門前來是對歐洲著名景點城市失去了斗志,不想人擠人,不想做游客,只想找一個與世無爭的地方休息兩天,安神靜心洗眼。而伊比利亞半島南部有很多這樣的好地方,比如里斯本。這個歐洲大陸最西南的首都在大海航時代后,就仿佛被世界遺忘,一直未能恢復(fù)昔日榮光。
2Altis Belem不在市中心,而在貝倫區(qū),這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位置多少有些尷尬,可當我走進這幢奶白色的三層小樓,看到大堂一側(cè)通透玻璃外的塔古斯河時,就一下有些感動:夕陽將整個白色大堂染成了金色,而一側(cè)像鋼琴琴鍵一樣的臺階拉出一條條細長的影子。更可貴的是,此時酒店大堂除了兩個酒店員工外,就只有我一個人獨享被余輝照得近乎神圣的空間。在遠處,我還望到了同樣被染成了金紅色的貝倫塔。于是,我就這樣忘記Check-in靜靜地在角落坐了下來。
3酒店一側(cè)不遠的貝倫塔雖說不高,確是如自由女神于紐約一樣的里斯本地標。這座塔是大航海時代的象征:由于新的地理發(fā)現(xiàn),里斯本漸成一個重要的海港,而貝倫塔即是當時國王提出建造的防御工事之一。它始建于1514年,而在貝倫塔斜對面就是同期興建的哲羅姆派修道院。當時皇家工程大臣迪奧戈·德·波伊塔卡(Diogo de Boitaca、同時主管著這兩個重要建筑。望著夕陽,我想到塔古斯河這條由西班牙內(nèi)陸起始,橫穿大半個半島由里斯本入海的千里長河畔,這兩個白色的輝煌的建筑就這樣見證了多少偉大的出航:達伽馬在遠赴印度前夜曾在修道院祈禱,而后即將遠行的船員們都在此祈禱告別。它們經(jīng)歷了火災(zāi)、地震,卻依然幾百年不變地矗立于此,向世人展現(xiàn)這個國家再也沒有過的雄心。
4走上酒店二層,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如同葡萄牙的地理一樣,站在了美洲、非洲的十字路口上:橫向是美洲,縱向是非洲,酒店的房間門號也都是各地的地名。我的房間是Porto Santo(圣港島,一個北大西洋上的葡萄牙島嶼)。房間卡片上寫著:Your Room is unique(你的房間是特別的),并告訴你這個島上盛產(chǎn)的不錯的Madeira酒。房間景致也很好,能看到近處的大發(fā)現(xiàn)紀念碑。酒店底層是空間闊綽的Spa和泳池,泳池尺寸之大在歐洲實屬罕見。早上醒來,面對河邊慢跑的人和不時飛來的白色海鳥,你能邊發(fā)呆邊吃到還算豐盛的早餐。而讓我現(xiàn)在還難忘的則是這里的迷你葡式蛋撻。這個現(xiàn)在被肯德基在中華大地發(fā)揚光大的甜點最早即是19世紀由酒店馬路對面的修道院的修女發(fā)明的。現(xiàn)在,你讓能看到游客在修道院一側(cè)的Pastéis de Belm排起長龍,我也要去買一個,不為品嘗原汁原味,只為回味下塔古斯河見證千百年浩瀚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