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了的Prada為我大帝都做了件不得了的事——品牌將年初在紐約、倫敦、巴黎三城先后舉辦的展覽復刻,在同一晚放到北京的三家Prada店中上演,而負責打造視覺形象的三組戲服設計師也各在主場壓陣。在從國貿到新光趕場前,我們拉住了其中一對設計師Michael與Tim。作為創意公司的共同創立人,前者是好萊塢一線戲服設計師,后者則來自建筑設計界,這次他們借來時光機,帶我們穿越回到一個70年代的迪斯高一小心不要嗨過頭啰。
M:Michael Wilkinson
T:Tim Martin
GQ很顯然,你倆今晚是從頭到腳穿的Prada咯。
M對!(笑)
GQ你們生活中應該有不少酒會、首映會、頒獎禮這樣高大上的盛裝場合吧,比如憑《美國騙局》獲得奧斯卡最佳戲服設計的提名、走走紅地毯什么的。
M對,不過說實話我很少一個品牌穿一身,我非常享受將品牌打散、用有趣的方式來搭配,看看怎么做出屬于自己獨特的語言和表達。
T我是更加西裝男一點兒沒錯,不過其實我們base在加州也是很輕松的,我們有休閑的公務西裝。
GQ這次你們以戲服設計師的身份跨界參與了時裝品牌的形象創作,我好奇的是,在你們看來戲服和時裝的區別是什么?
T我一直覺得,厲害的時裝設計不在乎說什么是當下潮流、什么是這季大家想穿的,而是有一種屬于它自己的聲明,它來自設計師的心,而不是大眾的喜好。對厲害的電影制作人來說也是一樣的,他們的出發點不是當下觀眾們想看些什么,而是探索自己內心深處,挖掘出自己最深信的一些東西。
MMiuccia Prada通過時裝秀來講故事,打造出一種非常電影感的氛圍,這正正也是我們的工作——用衣服來替角色“念對白”。所以我不覺得它們有什么巨大鴻溝,當然,時裝有一種非常戀物的性質,也非常求新求變,但這也是創意的一種,我不覺得有什么不好。
GQ談到戀物,你倆當下迷的是什么?
M必須坦白,我對鏡片完全沒有抵抗力,你看在這里我們用鏡片做了很多首飾和小道具。我們腦海里呈現的是一個迪斯高舞廳的最后一夜,舞池中央的鏡片球掉到了地上、碎成了一地,派對男女們可沒閑著(笑)。
T我迷的就是假發和皮草吧,我想看看到底能用不同物料、不同圖案搗鼓出多少層次而不顯得亂七八糟。
GQ我看到你們把《美國騙局》延續到這里來了,但有一種稍微扭曲的口感……
T我們把她的春夏系列放到了20世紀70年代,然后奇妙的東西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我們主打了系列里的織錦緞,但都是“不修邊幅”的毛邊效果,就像是凌晨4點的Disco,大家都開始“展露真我”,你懂的——頭發亂七八糟、衣服被扯得差不多了。
GQ啊,怪不得有個女模都把鞋拎在手上晃蕩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