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報道的對象是兩對父。他們有某些相同之處:父親都是商業上的成功者,兒子則都對“財富的孩子”有若干觀察。因此,他們講述了“二代”群體的努力和困惑,以及他們與父輩的復雜關系。但他們也有極大的差別。
作為父子,他們一對經歷了對抗和和反叛;另一對則明智、柔軟地互相配合。我們講述他們的故事,是希望表現富有人群里發生的帶有普遍價值的生活狀態。
父子關系遠充滿著生物本能造就的沖突與妥協,但在富有人群中,由于摻雜更大的利益,這些沖突與妥協被戲劇化地放大了。
配角的悲哀籠罩著王大騏,他常覺得自己是一個附庸、陪襯。“人們總會問我,會不會接父親的班,這個問題挺無聊的?!蓖醮篁U說,抗拒父親、逃離父親的勢力范圍,才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題之一。
配角
父親60歲生日時,王大騏借口去香港參加一個心智培訓班,沒有參加壽宴,只是寄去一段視頻作為祝福。這次缺席可以說是故意的。
他的父親王志綱是知名策劃人,曾經為龍湖、萬達、碧桂園等地產公司出謀劃策,幫助這些公司取得了輝煌業績,是管理咨詢行業的傳奇人物。當天,壽宴在昆明舉行,會聚了數百位父親的好友,包括政府要人、商界名流。王大騏心里明白,父親部分是想借壽宴這個形式,將自己一生積累的政商人脈傳遞給自己。
長子的缺席使得父親頗為尷尬。王大騏在北京當面“嚴詞拒絕”參加壽宴時,父親大發雷霆?!傲R我不孝、大逆不道一類的。”父親的震怒在王大騏意料之中,他心里并不感到歉疚。這一幕,讓他想起3年前爺爺的葬禮。
父親沒有出現在爺爺的葬禮上。作為王家的最后一位老人,爺爺的葬禮在貴陽舉行,而父親就在不遠處的梵凈山考察一個高爾夫球場項目。王大騏跪在靈堂堅硬的地板上,心里也一直在咒罵。
“冷漠就這樣繼承了下來?!蓖醮篁U說,父親曾解釋自己不參加葬禮的原因,一是擔心引來自己生意場上的朋友過來送禮,讓葬禮變得嘈雜;二是生前盡孝比葬禮的隆重更重要。王大騏一直對這些解釋半信半疑,他覺得父親和爺爺父子間并不親近。
王大騏的爺爺曾是縣城里的中學校長,在黔西小城里是最大的知識分子?!拔母铩敝?,爺爺成了被批斗的對象。父親在書稿中曾記述了他看到爺爺在縣城電影院被批斗的場景:戴著高帽子,胸前掛著的牌子寫著“打倒反動學術權威、三反分子”。“那天晚上11點你爺爺被帶回家里,我一直躲他,不愿碰他的手,之后連走路都不愿跟他一起?!?/p>
自小開始,王大騏就能感到家里的那種冷,沒有嬉戲和擁抱,也沒有平常人家的溫馨親昵。父親常年出差,偶爾回家也總在抱怨家里的飯菜比豬食還難吃。等到后來父親的事業大獲成功,見他一面也是需要安排的。被放養的時間里,王大騏心里總有一種不可終日的凄惶。
那種冷使得王大騏抗拒父親,他也抗拒和父親參加宴會這件事本身。
對事業投入的父親多數時間都是在旅途中,每年要“坐150次不同的飛機,睡200張不同的床,吃300頓不同的飯”。每逢節假日,父親出差時會把王大騏和弟弟帶在身邊,一同考察項目,參加生意伙伴的盛情款待。每頓飯的臺面上,總能見到不同的官員、商人,圍成一桌的陌生面孔。
這些飯局探討的話題千變萬化,但飯桌的主角卻永遠都只有一個。曾在新華社做過記者的父親,有一種兼具理性和激情的描述事物的能力,良好的信心讓他有一種壓倒眾人的氣場。父親滔滔不絕的時候,桌邊的王大騏會漸漸陷入一種“絕望”的壓抑中。他感到窒息。和人們一樣,他沉默地看著父親,卻難得和他說上一句話。
餐宴成了夢魘,有時候連同旅行也被毀掉了。中學年代里,王大騏就跟著父親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在甘孜州的草原上和康巴漢子狂歡,在喀什的清真寺聽誦經,每一天的太陽都是新的。在王大騏最初的經驗里,關于中國的知識幾乎都來自父親。然而,父親永不疲倦的講述讓他漸漸失去了興趣,心里生出無聊感覺。針對王大騏消極的態度,父親逼迫他出行必須寫游記,不能像是“驢子拉出去走了一圈”。
父親在家里的時間,也常有各地的人登門拜訪,父親穿著白色背心、大褲衩和拖鞋在會客室里同客人神侃。坐在小板凳上的王大騏,始終都是父親的聆聽者。
在飯桌旁邊長大,聽著成人世界的各種高談闊論,王大騏度過一個沒有童話的童年。他會把在父親的飯局上聽來的外地見聞、經商故事說給同學,卻被同學奚落是“吹水”,還獲得了一個“水王”的綽號。
像一部電影里沒有臺詞的配角,有種不被關注的面目模糊,王大騏收獲了異于同齡認的麻木。他用生物學的角度去解釋自己的境遇:父親是群落里最兇猛的雄性,會壓制群落里其他的雄性,很不幸,也包括自己的兒子。在賓朋滿座的宴席上,父親曾當面毫不留情地數落王大騏,說他是個“廢物”,讓他羞辱得淚在眼眶里打轉,只能用濕巾擋著眼睛,身體不住地抽動。
配角的悲哀籠罩著王大騏,他常覺得自己是一個附庸、陪襯?!叭藗兛倳栁?,會不會接父親的班,這個問題挺無聊的。”王大騏說,抗拒父親、逃離父親的勢力范圍,才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題之一。
自我
父親的強勢是權力和規則最原始的基因。在第一代企業家下海創業的年代,面臨著法治不彰、資金不足等環境限制,能夠生存下床的,多數都靠個人的強悍,在叢林中突圍而出。因此,作為父親的多數第一代企業家,都有著堅硬的性格和說一不二的強勢。
在高爾夫球場上,王大騏充分見識過父親手腕的厲害。父親常同商人朋友打球。15年的球齡使得父親的技術在業余級別已臻一流,因此輸少贏多。每逢遇到強敵,父親會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設法讓比賽變得氣氛緊張?!坝行┤耸志筒环€了,最平常的切桿都會把球切飛?!蓖醮篁U說,父親把別人的心緒搞亂的同時,會掌控自己的心理節奏,后來居上。
那種掌控全局的氣勢,令許多人愈加佩服父親。家里有一張父親大學時代的照片,相貌英俊,目光如炬,母親告訴王大騏說,這就是銳氣,也是你們身上最欠缺的。
父親也曾經努力想將自己的狼性和野心傳遞給王大騏兄弟。很小的時候,父親會把王大騏和弟弟丟進水庫里,讓他們自己撲騰著學習游泳。六年級時,兄弟倆又被父親送去跟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教頭學跆拳道,一個月的全封閉訓練中,每天光著腳在石子路上被汽車趕著跑。跆拳道學成歸來,父親又安排了一場兄弟之間的對打,結果王大騏一飛腿把弟弟的嘴唇踢爆了。16歲去美國時,同行的家長都在機場和孩子抱頭痛哭時,父親只來了句:“走吧!”接著扭頭就走。王大騏的母親曾多次擔心孩子的生活,而父親的回答是,優勝劣汰,既然這樣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兄弟倆并沒有成為有狼性的領袖,他們仍是普通孩子堆的一員。在碧桂園小學念書時,王大騏的床鋪經常被暴發戶二代們淋濕,大冬天里一盆水澆過來。王大騏沒辦法,只能學電影里面的古惑仔,拜了一個愛戴蛤蟆鏡的同學做大哥。
王大騏從來不會將這些事情告訴父親。等到出國之后,王大騏徹底遠離了父親的飯局和生意,原來壓抑的感受消失了,王大騏開始思考自己。那時,他開始寫一本叫作《我要飛》的書,講述自己的留學生活。這是他第一次試圖自己去做一件事情,有種離籠之鳥的喜悅。
讀大學期間,王大騏曾在父親的公司實習。在公司里,他將“我爸”變成了“王老師”,但父親的照拂仍是無處不在的。王大騏越來越失望地發現,自己的一切都是由父親來定義的,而不是自己尋找的。
“我要逃離他的陰影。”畢業后,盡管父親告訴他“你在全中國也找不到像我們這樣令人興奮的工作”,他還是執意不肯加入。
父親在失望中,為王大騏推薦了一家雜志社,那家雜志社的主編是父親早年的兄弟。在新聞行業,寫出《廣州人經歷了三次沖擊波》、《中國走勢采訪錄》等報道的王志綱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媒體人之一。王大騏準備從頭開始,從父親發跡的行業開始做起,找尋自己的位置。
事實上,王大騏還是把問題想簡單了。很多次,當自己拿到一個選題無所適從時,父親的電話就會打過來,幫他介紹采訪資源。那些采訪資源不是地方政府的頭頭腦腦,就是行業里出類拔萃的專家大佬。而這些原來在飯局上能輕易見到的大人物,面對采訪時也變得吞吞吐吐。
像是自己的人生已經有了參照物,而自己做什么都無法超過父親。心里的念頭折磨著他,幾乎使他瘋狂,他感到自己做什么都沒有意義。
巨大的空虛感吞噬了他,他開始用酒精和性來尋求解脫。揮霍著從父親那里拿來的錢,王大騏曾在半個月里8次去夜總會尋歡,用金錢換取女人的身體,獲取一點點兒新鮮感?!澳悴荒芏糁谱约?,就那么短短幾分鐘或者十幾分鐘的快感,讓人感到自己存在。”王大騏說,自己特別能理解電影《羞恥》里的布蘭登,依賴于痛苦和性來激活自我的感受。
后來,毫不節制的生活終于擊垮了他的身體。王大騏一度有著中度脂肪肝,一年內犯了三次痛風,尿酸指數也飆升至600,腳趾和腳掌腫了起來,像是螞蟻爬滿骨頭一樣的疼痛會讓他徹夜不眠。
在一次雜志社的年會上,王大騏第一次得到了主編的表揚,主編告訴他:你表現得很好,我要把這件事告訴你父親,你并沒有活在他的陰影里。主編說完,王大騏的眼淚不停地滴了下來,他一個人走到外面的草地上,跪倒在地,號啕大哭起來。王大騏想到,至少在記者這個行當,自己可能永遠無法超越父親了。
“滋養我者,必將毀滅我。”這句話是王大騏的銘言,也是他尋找“我”的指引。從干了4年的記者行業辭職后,他將目光對準了像自己一樣的年輕人。用了兩年時間,他深入采訪了6位正在面臨交接班的“二代”,在燈紅酒綠之中觀察他們的生活,同他們的父輩交流。他對這一交接過程描述道:一代的命運在于改造自己適應時代,二代則需要活出自我,爭取自己的人生主場權。
王大騏將這本書命名為《財富的孩子》,在敏感地觀察他人的同時,他也用相當多的篇幅談及自己和父親,字里行間顯示出對父親的某種批判。
結巴
在《財富的孩子》書稿中,王大騏試圖探討新富群體面對財富的焦慮和恐慌:年輕的二代追逐著名車、盛宴和美女,欲望得到即刻滿足后,陷入意義的虛無。炫目的財富展示背后,蛻變產生的精神壓抑得到了宣泄,而他們的吶喊卻被淹沒在浮華的泡沫之中。這一群財富的孩子,并沒有他們表面看起來那么幸運。
但31歲的杭佳一是個反例。他行事低調,表面上沒有一點兒二代在社會輿論中呈現出來的張揚氣息。念研究生時,他甚至被教授授予了具有勤工儉學性質的助研崗位,他也二話沒說接了下來。如今,他已在父親創立的企業里工作了7年,主導著兩本雜志的出版、經營事務,并將逐漸接下家族廣告傳媒集團的管理大權。
2011年7月,在一群志同道合的二代支持下,杭佳一創立了《接力》雜志,專注于家族企業的傳承與二代的成長。
鄧小平“南方講話”之后,中國大地上涌現出的創業熱潮,誕生了“92派”企業家群體,如今他們都年近古稀,將企業傳遞給下一代,成為了這個財富群體最性心的事情。當下,正是這一交接班儀式的過渡時期。
坐在徐匯500視覺園2號樓整潔的辦公室里,杭佳一和混跡于聲色犬馬場所的王大騏一樣,以二代的身份扮演著這個群體的觀察者。杭佳一穿著純色的襯衣,理成寸許的頭發被梳得立起來,顯得精神干練。樓下的員工會不時走進屋內,打開文件夾,讓他簽字確認。
聊天進行一段時間后,你才會察覺到他舌頭的吃力,杭佳一有輕微的結巴癥狀。他的父親杭云龍在談話中,主動提及兒子這一點缺憾,他說或許是和遺傳有關,自己也有結巴癥狀,但在成年后就消失了。在他的述說中,這一癥狀具有某種神秘感。
杭佳一最幸福的童年時光是在父親的自行車后座上度過的。杭云龍在1993年“下海”之前,曾在江西省省志辦工作,從家到單位附近的幼兒園,騎自行車需要40分鐘。上學放學,親密的“父子時間”就阿以用來講故事。杭佳一聽過一個蠟筆環游世界的故事,最后蠟筆磨損消失了,他在后座上竟哭了起來。
父親辭職創業后,父子相處的時間就少了很多。杭云龍從印刷名片一類的業務,到貸款拿下贛江跨江大橋的廣告位招商,最后通過做地產雜志站穩腳跟,強勢的個人性格支撐著他在歷次的變動中堅持下來,在南昌做出了一個億元規模的文化企業。
對杭佳一來說,童年由父親描繪的世界圖景,逐漸變成了父親也是圖景之一。1997年時,杭云龍同地方電視臺一起前往香港制作了一檔節目。在家里的電視機上看到父親,給13歲的杭佳一心里造成了震動。
杭佳一的名字寄托著父親望子成龍的美好愿望?!凹岩辉臼羌右?,就是更好一點兒的意思?!焙荚讫堈f,兒子出生的時候各種遭遇都差了一點兒,最后只能在醫院走廊上接生,他就為兒子取名“加一”,后來誤寫成“佳一”。
不過,杭佳一在學生時代并沒有表現出出類拔萃的特質?!翱贾袑W,到后來考大學,都差了一兩分,就一點點兒。”杭云龍曾將“差了一點兒”這個評價告訴兒子,但杭佳一的學習成績始終都在中等偏上。升高中差了一點兒分,還是自己找關系,花了錢才進了優質的重點中學。
杭佳一說學生時代里沒有人嘲笑自己的結巴,但這個陰影還是限制著他表達自己,碰到上臺發言的機會,他會找到老師主動放棄。他討厭說話時忽然失去音量,又不得不重復而造成的糟糕效果。直到讀研究生的末期,離家數年的他才正視這個缺憾,嘗試在公開的場合講話。
2008年,杭佳一在一次不太成熟的創業后回到了父親的公司。事實上此前的創業也是由父親投資的。正式回到父親的勢力范圍后,杭佳一開始努力調整自己的狀態,這意味著“交接棒”過程的開始。
正式成為父親下屬的開始,杭佳一經歷了一個心理上的轉換期。杭云龍觀察到,那段時間是兒子結巴最嚴重的時期之一。公司員工已經習慣了杭云龍的嚴厲,新來的“少東家”性格卻溫和許多。在一起開會的時候,杭佳一幾乎很難通順地講完一句話。
電影《國王的演講》講述了英王喬治六世為鼓舞國家克服結巴的艱難歷程,造成他結巴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父親喬治五世的權威和強勢。杭佳一并沒有將自己的結巴和父親聯系起來,但他也好奇,自己身邊的好幾個二代都有結巴的癥狀,平時跟朋友玩樂時嘴很溜,但跟父親講話時,就會變得結巴。
王大騏的書寫了一個綽號“小賭神”的二代,他會拿著200萬元到澳門練手賭博,并在短時間內輸得干干凈凈。這個闊綽的二代在平日里也是呼朋引伴,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當他父親打來電話時,戲謔的表隋會從他臉上迅速遁形,神情緊張中,口齒也變得唯唯諾諾,講話結結巴巴。
還有一個例子是,在父親的帶引下,王大騏也有數年打高爾夫的經驗了,他喜歡上了這項運動,但是,每次跟父親打球,他都發揮失常。“平時打得好好的,一見到他,就打得跟屎一樣?!彼憛捀赣H總是來教自己怎么打,并把自己批評得一無是處。
推拉門效應
5月6日中午,60歲的杭_云龍心情有些不耐煩。在贛江邊的一家網球會所里,《智族GQ》的攝影師正在為他們父子拍攝一組照片。站在網球場上,杭云龍試圖在衣服顏色、鞋子搭配上堅持自己的意見。攝影師設計了一些父子互動的姿態,杭云龍也配合得不情愿,他站得有些僵硬,板著臉色。
杭佳一試圖安撫父親,一邊又對攝影師解釋說,父親性格強勢,從心底反感照著別人的安排行事。拍攝快結束時,杭云龍穿著西服,一只腳穿著黑色皮鞋,另一只腳踩著白色網球鞋,沖到了更衣室。
“有時候一年他就穿一次西服,今天把今年的額度用完了。”看著父親的背影,杭佳一的一句話把大家都逗笑了。
準備接班的7年時間里,杭佳一讓自己變得柔軟,這是他迥異于父親的地方。這當然也是跟父親相處過程中鍛煉出來的。年輕人的新觀念和老一代的豐富經驗,對于一個企業來說都彌足珍貴,但在實際的商業運作中,這帶來的可能是爭吵和對抗。
杭佳一一直在體會和把握合適的那個度。2014年,父親決定新創一本叫作“幸福味道”的美食雜志,介入餐飲業的廣告傳播。在經營方案上,杭佳一反復向父親建議做成新媒體,這樣不僅能節省人員開支,還能將巨額印刷和發行成本降下來。杭云龍則堅持要做紙質雜志。幾番討論無果,杭佳一聽從了父親的意見。
在杭佳一主管的另一本雜志《網球大師》上,父親認為其太注重網球明星,對網球業余領域關注不足。雖然杭佳一覺得聚焦明星更能夠提升品牌,但還是對內容做出了調整,安排了更多業余網球領域的信息。
在家族企業的交接期里,父子就像是站在財富之門的兩側,推拉之間最講究力道合適。父親一方太用力,把持著企業不愿意放手,兒子就推不開門。兒子急于求成接班,又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斷裂。
作為對這個群體非常了解的人,杭佳一看到過二代推不開那扇門的情形。有一位飲料行業的朋友,父親一直說要把企業交給兒子,并安排兒子全權負責一款新產品的開發。兒子非常認真地找來設計公司,為這款飲品設計標識,做出幾套方案拿給父親看。結果,朋友的父親看完并不滿意,找人弄了一個很傳統的標識。朋友覺得沒意思,之后就一直消極怠工。
杭云龍已經決定自己65歲退休。到時候,他想游歷山河、創辦書法推廣基金,將企業交給杭佳一管理。他并不戀棧。他的老朋友中,有人70多歲了,還在管理一線退不下來,兒子40多歲接不了班,變成了暮氣沉沉的中年人。
不過在那個時間點到來前,他仍要扮演將兒子引進門的角色。對杭佳一的培養,始終是他心里緊繃的一根弦。站在門的背后,他一直警惕自己的力量會不小心傷到兒子。
杭佳一是在南昌二中念的高中,當他臨近高考時,這所地方名校也迎來了百年校慶。杭佳一提出想給學校做個校慶網站,這讓杭云龍頗為頭疼——兒子一直很乖,高考前做網站肯定會影響成績。在杭佳一的堅持下,他還是應允了這件事。結果,網站沒做成,杭佳一的高考成績也確實受到了影響,原本可以考上一本的成績,最后落到了二本。
大學畢業后,杭云龍試圖給兒子安排一所歐美名校,送他出國留學??僧敃r杭佳一為了照顧女朋友,想去荷蘭一所商學院留學?!拔耶敃r也很擔心,女孩子比他大,這么早同一個人綁定,會拖他事業的后腿?!焙荚讫埢貞浧甬敃r的想法,忍不住笑了。那個女孩子后來嫁給了杭佳一,孩子現在已經4歲了。
最近,父子兩人謀劃著從韓國引進一檔“Nanta秀”(譯作亂打神廚),杭佳一經常從上?;氐侥喜赣H商量運營細節。這檔節目是杭佳一提出引進的,他看中韓流文化流行帶來的市場前景,杭云龍有些擔憂這一計劃的盈利可能,這一點也是公司眾多中層憂慮的。但他決定支持兒子,花了很多精力安排招商,嘗試縮小虧損的幅度。
站在門后的杭云龍掌握著合適的力度。他對杭佳一的進步感到滿意:不是在投資決策的技巧上,而是他覺得兒子有了和他一樣的上進心。
和解
杭佳一在管理公司上正變得得心應手,父親收購的《網球大師》在他的努力經營下已經成了網球領域的重要雜志,《接力》雜志則是他通過自己的人脈資源創辦起來的。
父親也在漸漸放手。最初,杭云龍會過目兒子經手的所有案子,甚至連雜志上的一個刊例修改也會仔細核對。現在,他只看月度的報表,有時間到上海,跟骨干員工們吃吃飯,給兒子鼓勁兒打氣。
在《接力》雜志創辦兩周年的公司年會上,原本定由杭云龍致辭的環節,改由杭佳一進行。杭云龍發現原本很難得體講述一件事的兒子,居然沒怎么結巴,條分縷析地講了公司業務后,還調侃了幾位骨干員工,把會場氣氛變得融洽。
杭佳一把這些變化總結為自我信心的建立。在說到要讓雜志近兩年內上市這件父親都沒做過的事情時,他說話的音量微微地提高了一些。
超越父輩對于二代來說,是他們人生意義的提升,這也成為許多二代精神壓力的源頭。在杭佳一的朋友圈里,不少人都有少年白頭的癥狀,而他自己的鬢角也已有許多白頭發。
如今,杭佳一每天工作到7點,然后按時回家陪伴4歲的兒子。兒子最喜歡和他打拳,父子會在地上抱著打成一團。他說,很多人都有父親奔忙沒時間陪伴自己的記憶,因此現在會留意讓自己的孩子沒有這個缺憾。
王大騏后來得知,會在父親電話打來時慌張的“小賭神”,在一次變故后成為家族企業的頂梁柱——他的父親在一次入室搶劫案中被殺害。這個賭場上的浪蕩子像是一夜長大,召開公司高層會,為員工描繪了未來的圖景;接著去安撫四家銀行行長,通過數據告訴他們要對企業抱有信心。
在見了縣委書記和縣長后回到家里他才崩潰。
王大騏也不知道,作為玩伴的“小賭神”精神力量從何而來。也許父親的去世推動了他迅速獨立。這也讓王大騏進一步洞悉了財富交接的本質:是一代的老去,讓二代成長起來?!熬拖袷巧锏母妫耙淮鸀楹蟠v出空間?!彼f,生物學的解釋更有說服力。
可是,他自己面臨的問題卻不像生物學這樣清晰。從兩年前開始,王大騏開始參加心智成長的課程,以及一些關注精神發展的靈修班,嘗試調和內心的躁動和憤怒。在朝陽大悅城的咖啡館見到他時,他穿著藏青色T恤,脖子上掛著一個“男性力量守護神”項鏈,長滿絡腮胡的臉上透出桀驁,帶著一些頹廢。
在靈修班最初的課程里,他和學員們圍成一圈,相互對視,放開陌生人的心理戒備。老師教授了大家表示擁抱對方的手勢,讓大家嘗試去展現善意,王大騏心里感到極度不適應,他朝著對面的人豎起中指,眼淚也流了下來。
在成長中,他經受了冷漠、麻木,已經不懂得如何去表達親昵。他覺得這是虛情假意,根本就是無聊之舉。這讓他想起是幼兒園時,老師給了自己一個很大的汽車模型,他以為是自己很乖獲得的獎勵,實際上這是因為父親給那個幼兒園寫了一篇贊美式的報道。
他曾經試著去合理化父親的行為,認為父親是為了家人生活才奔忙各地,已經做到了最好。但他仍然無法完全說服自己。在他的理想中,父親應該特意留出交流的“父子時間”,兩個人一起談談棒球,烤烤棉花糖,露營后一起撒尿把營火澆滅。
不過,他仍然進行著課程,因為他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解決自己的困境。漸漸的,他也有一些改變,不再害怕空虛,可以一個人獨自吃飯。他開始對人對事注入感情。一年前,他結婚了。他嘗試著去了解父親,閱讀他的文字,體會他的人生。盡管這種嘗試帶著一些別扭,在一次拍攝合影時,王大騏被要求和父親擺出對視的樣子,“我當時就快瘋了?!钡谂Α?/p>
在寫《財富的孩子》的過程中,王大騏會偶爾陷入思索的狂熱和崩潰中。他總是在別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進而思索自己尋找的答案。不過書寫完后,他感到一種輕松。“直接交流還是別扭,所以有很多話就寫在了書里?!彼M芨赣H產生交流,思索30年來的父子關系。拿著這本批判父親的書遞到父親跟前,王大騏沒想到60歲的強人答應了幫他站臺宣傳。
“寫得透徹,也很真實。”父親肯定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