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它從戰場來
它的出身有點兒遙遠,但你我絕不陌生——這款parka,我幾乎肯定你已經穿過:軍旅風格,暗綠色,兜帽有一圈人造皮毛,腦海里馬上就能想出它的樣子了吧?
自然,軍旅風格parka前身都是些實打實的戰場斗士。當中最大名鼎鼎的一款是N-3B,也叫“潛望鏡”,因為它的拉鏈能一直密封至鼻子以上,在嚴寒天氣里只透出佩戴了潛望鏡的眼睛部分——聽起來就已經有種大片式的酷炫了吧?這款parka在上世紀50年代初的美國空軍里誕生,草綠色的Dupont尼龍絲質外層,以羊毛毯為保溫內襯(在70年代中期換成了更輕也更暖的聚酯內襯),耐得住高空零下50℃的寂寞,在越戰時期兜帽那圈用的還是真皮草,后來則被人造皮草所代替。
和其他軍用parka一樣,戰爭結束后剩余的N-3B進入了軍余品商店,它們雖然只有一種顏色,但功能性強、質量好,而且還不算貴,自然被穿到了尋常百姓家中,各大服裝商也開始仿造相似款式。
另一款至今仍然繁衍不息的戰衣,叫fishtail parka(魚尾軍風衣)。同樣出現在50年代的美國,它為朝鮮戰爭的士兵們而設,主要款式有Ex-48、M-48、M-51和M-65——EX代表實驗,因為Ex-48是這個系列所有款式的前身,而M代表的是military軍隊。它叫作魚尾當然不是因為跟紅地毯上的魚尾晚禮服有什么關系,但它從背后看來確實有個帶開衩口的魚尾形下擺,透出兩條綁繩。看看《新警察故事》的英文版海報,身穿M-51parka、半空倒立著的謝霆鋒為我們完美展示了這個魚尾和吊繩的構造。穿過這款parka的人多但被這兩條晃蕩著的繩索抽大腿抽了那么久,你琢磨過它們有什么用嗎?就像Cerruti1881paris的藝術總監AldoMariacamillo對《智族GQ》說的:“軍裝的便利性和功能性無人能比——每一個細節,從最微小的紐扣到口袋都白有它的功能。”1951年,時值朝鮮戰爭美國大兵們最大的敵人是濕冷的天氣,M-51應運而生,風衣下擺可以通過魚尾處的兩條綁繩從后往前綁在大腿上,保證風不往大腿以上灌,還可以把下擺卷起來通過扣襻固定。它的材料是防水棉以及尼龍,衣擺則有兩個暖手用的斜插口袋——總之,就是要在不同場合下確保士兵們一整天都“干爽又安心”。魚尾Parka普遍偏大,因為它更像是一種罩衫,穿在固有的衣物外面。這一點倒是在接下來的時裝史上演化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一頁——在1960年的英國,時髦mod青年們就從軍余商店里購買這些便宜又實用的風衣,這樣騎著自己威風凜凜的改裝“小綿羊”摩托車時,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油污和沙塵弄臟了風衣底下昂貴的定制修身西裝——這也許是男人時裝史上一次無心插柳的行為。也許因為這一“歷史原因”,軍裝parka風衣到今天仍然被視為年輕人的愛,比如說HipHop愛好者群體。
城市也是我主場
和軍裝parka互為表親的,則是戶外運動風格的款式——同樣講求輕便、高性能,這個表親顯然發展得一日千里。各品牌主打“泛戶外”的概念,讓當今的男人在大都市里也可以光明正大地穿戶外風格的著裝。當然,也有不少大男人落入了所謂“動感生活”的俗套,無論出現在什么場合都以戶外夾克、兜袋短褲、登山鞋登場,總是一副興致勃勃、仿佛下一秒就要攀登高峰的狀態——不至于丑得傷眼,但不夠得體,更遑論風格。且不說那些實打實的戶外品牌,現在你翻男人的時尚類雜志,都能看到Stonelsland、C.P.Company或“優雅水上漂”的Nautica與paulShark這些品牌的廣告,吃中的就是21世紀講求動感的著裝新趨勢。
除了黑、灰、海軍藍這些常駐顏色,別具戶外感的高明度彩色也是parka色盤的常客,如明黃、亮綠等等。哦,為什么不在冬天穿個帶有未來感剪裁的白色款呢?比如Stonc Island網站上賣得最貴的那款太空感白色冬parka,名字是閃亮亮的“7049D鐳射DavidTC”,索價1814歐,對技術男來說,最具殺傷力的來自產品描述——“它以輕質的星形聚酯-聚酰胺為基底,在縫制后染色并同時加以防滴落介質處理。在染色過程中,面料在130℃的高溫下進行熱壓,大大地改變了手感和穿在身上的觸覺。成品隨后置于人臺上,以鐳射印花技術在面料上蝕刻出龜背效果、近似色疊加的紋理。可拆卸的長袖縫線內膽衣以尼龍制成,通過標志性的Stonelsland圈扣系統固定在外衣上,加強保暖性。”反正那堆術語說出來就贏了——有科學,就是這么任性!
在四季兜風
還是來自設計師AldoMaria的原話:“說到冬裝的功能性和保護感,大衣和parka是最理想的款式。”帶人造毛帽邊、軍裝風格的兜帽風衣一時間成為大學生和小年輕的冬日至愛,便宜也能買到,既耐臟又百搭,灰蒙蒙的一下子就把整個冬天混過去了。溫度夠了,風度卻欠了一屁股債,且千人一面。“縱觀歷史,誰把parka穿得最有型?必須是動畫《南方公園》里的Kenny。”J.crew創意總監Frank Muytjens說過這樣一句玩笑話。GQ男人當然要顯示“我已經不是那個小鬼”,所以需要更有質感的搭配法。像Hermès永遠風輕云淡的T臺一樣,搭配一個好質感的高領衫,馬上就“貴公子”起來。
從乍寒還暖的初冬、初春開始,西裝加一件軍綠魚尾薄大衣,便馬上化身DiorHomme本季追捧的時髦mod分子。這個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便盛行不衰的經典,過了這季,你仍可心安理得地這樣出牌。而在更寒風刺骨的日子一來了,羽絨服!與秋褲一樣名列“聞風喪膽時尚兵器榜”上的它臃腫而缺乏優雅,為什么平日即便不是超級時髦起碼也足夠得體的男人,到了冬天就一定要成為一包裹蒸粽?本季T臺上出現了許多parka款式羽絨服,便以“小身材大味道”的細節傳達了設計師們改造“羽絨男”的愿望。當然,小心機還是不能丟,比如條件準許,最好把拉鏈拉開,展示內外搭配層次和制造走路帶風的動感。說到底,長款parka不是個隨便能穿的款式,萌叔Martin Freeman就坦白過:“你可以說我是個mod分子,但小身材的我穿不了parka。”如果你長得也有一點點兒迷你,請注意風衣下擺不要超過膝蓋,或者干脆選擇Darka長夾克而不是大衣。再來就是別在下半身做太多色彩、質感的層次,比如可以用黑褲子搭黑皮鞋黑短靴,盡量連成一線、拉長比例。
你在看著這本雜志時,也許天氣仍冷,但2015的春夏新裝已經陸續出現在櫥窗中、貨架上。“愛嘗鮮”,沒了這點兒沖動的時裝就乏味了,所以讓我們一邊穿著冬衣,一邊買起春裝吧。在每個春夏季里,parka都毫不意外地在各大品牌的系列中,像斗篷罩衫一般無拉鏈的parka設計有種特別的少年志氣,3.1 phillip Lim便尤為鐘愛它,而韓國設計師品牌Juun.J更有一季以色彩各異的風雨衣面料parka讓模特陣列壓軸登場,讓眼睛樂得開花。這種看起來輕薄、防潑水、色彩像水果糖般搶眼的款式還是比較適合沒心沒肺的小年輕、輕熟男,比如2015春夏系列中的Sacai在胸前系帶的亮橙色罩衫parka,或Miharayasuhiro把戶外薄parka跟丹寧,甚至豹紋混搭在一起的行頭,都值得下手——不得不說,把帶有戶外感的便裝穿成年輕人在大都市里的“制服”,日本設計師還是有一手。而Calvin Klein Collection的幾個概念化作品分外耀眼——明度極高的亮黃、亮橙輕parka之外,裹上了同色的PVC“外殼”,讓硬漢突然變得像水果硬糖般嬌艷欲滴——好吧,可穿度實在不高,但為設計師ItaloZucchelli的勇氣按個贊。ZZegna用了整場秀來示范“如何穿出完美的parka新貴形象”,想更穩重一點兒的可以看看Cerruti春夏系列里的幾件parka,無論帥大叔或是熟男未滿都可以借它穿出“新經典”時髦味兒——尤其是Look 37那件帶深色內襯的格紋款,OMG,快到哥碗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