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某天上午,美國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上,一輛紅色轎車在大橋上飛速行駛,麥克·卡格尼坐在后座上,司機打開了車內的收音機,調到了新聞廣播頻道,“近日,非營利組織ICAS發報告稱,由于學費上漲和就業形勢緊張,今年,美國大學畢業生人均負債額達到了2.66萬美元,同比增長了5%,債務水平在ICAS有調查報告的七年中達到最高!”
這則簡短的新聞傳入了卡格尼的耳朵,勾起了他大學時代的回憶。那時,他的家里并不富裕,得知自己被斯坦福大學錄取時,他很高興,然而,當他看到錄取通知書里面的學費單據時,瞬間憂心忡忡。為了支付高昂的學費,他做過送貨員、服務生、家教等。但是直到開學,他賺的錢和家里的積蓄還是不夠繳納學費。于是,他不得不申請政府貸款。由于貸款的利率較高,不管卡格尼在大學期間怎么打工,畢業時他仍舊沒有還清貸款,只能放棄了出國深造的機會,走上職業崗位。
卡格尼的第一份工作是銀行的交易員,在那里,他遇到了同校學長。由于校友的關系,學長在工作中經常幫助卡格尼。聽說卡格尼還沒還完貸款,學長就主動借錢給卡格尼,讓他還清了貸款。
卡格尼看向車窗外,自己讀大學的經歷讓他突發奇想:“如果能搭建一個網貸平臺,讓一個學校的師兄、師姐都可以貸款給學弟、學妹,這是多么有意義的事??!”
回到辦公室,卡格尼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搜索了所有有關大學生助學貸款的資料。他發現,大部分學生只能選擇聯邦政府貸款和私人貸款,它們的利率分別為6.8%和7.9%,然而很多學生都希望能有低利率的助學貸款平臺出現,不再因為金錢擔心上學、出國深造、創業等問題。
卡格尼強烈地感覺到這個平臺很有市場。于是,他興奮地拿起電話,準備找幾個好友,一起創建這個通過校友為學生貸款的平臺。有三個金融業、軟件行業的校友,聽了卡格尼的想法,都贊不絕口,認為這是一件有益社會并且不會虧本的事情,他們欣然接受了卡格尼的邀請。
四個創始人決定把這個平臺命名為“SocialFinance”簡稱SoFi。卡格尼挨個拜訪能聯系到的斯坦福MBA畢業校友,籌集資金;其他人的任務是到斯坦福商學院尋找那些需要貸款的學生,再從中進行信用背景審查,通過審查的大學生就可以得到校友提供的低利率貸款。
三個月后,卡格尼籌集到的200萬美金,以6.24%的利率貸給了100個大學生,低于當時聯邦政府6.8%的貸款利率。大學生們感到既興奮又不可思議,而投資的校友每個月都會收到學生的還款,年均收益在5%左右。這幾乎是美國現在低風險信貸產品中收益最高的。在金融危機后,美國不斷采取貨幣寬松政策,利率不斷下降。目前美國十年的國債利率只有2%,而銀行五年定存利率僅有0.5%至1.15%。這些畢業的校友們都表示,可以長期為SoFi提供資金。
一般而言,低利率意味著投資者承擔高風險。為了降低風險,卡格尼把客戶目標定為名校學生,當學生貸了款,一旦有違約行為發生,學生在校友圈子的名譽會受到影響,這就形成一種約束機制。SoFi不僅是一個貸款平臺,還是一個社交平臺,卡格尼會定期舉行聚會活動,讓在校學生與畢業校友交流。畢業校友可以接觸到具有發展潛力的學弟學妹,在校學生可以接受到來自學長的工作邀請或寶貴意見。
截止2015年8月,SoFi已經發放了將近二十億美元的貸款,覆蓋了78所美國高校,包括斯坦福大學、密歇根大學等名校。卡格尼計劃將SoFi公司在2016年上市,公司估值達到令人驚嘆的四十億美元。卡格尼曾在采訪中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幫助自己,這是SoFi能夠廣受歡迎、迅速擴張的最大原因。從共享互利角度出發的創業,能讓你更快地邁向成功!”
編輯 鐘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