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畫院,建立了考試制度,開設畫學,培養繪畫人才,并開創一代畫風。當時畫院的考試標準是“筆意俱全”。“筆”就是寫實技巧;“意”就是詩情畫意、意境、意趣。
據記載,宋徽宗親自主管畫院,親自出題、批卷,還親自授課,所出考題情趣盎然,至今還為人們所稱道。我們不妨先來看幾則故事。
宋徽宗曾親自出過的考試畫題,不僅注重繪畫的詩情畫意,而且強調寫實精神。
有一次,宋徽宗在殿前柱廊拱眼中的一幅《斜枝月季》前停下腳步,問侍從這幅畫是誰畫的。侍從告訴他說是新進畫院的一位年輕人畫的,他馬上降旨獎賞了這個年輕人,并說:“月季花很少有人能畫好,因為在春夏秋冬的不同季節里,和在早晚的不同時間里,花蕊、花葉變化很大,各不相
同。這幅《斜枝月季》,是春天
中午時分開放的,畫的花蕊、花葉,絲毫不差。”
還有一次,他讓畫院的學生們畫孔雀,多數人畫的都不能令他滿意。他說:“孔雀升墩,必先左腳。卿等所圖皆右腳。”這種在細節上的指導,體現了他在繪畫上的寫實精神。
博士丁的話
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真實地表達出來。但我們往往容易忽略身邊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邊的題材。因此,第一,要學會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生活中有許多有意義的值得觀察的事物,比如準備描寫一個熟悉的人,選定目標后,就要認真觀察,如這個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為習慣上有什么特征?有沒有與別人特別不一樣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在自己心里要提一些類似的問題。我們要養成經常寫觀察日記習慣,寫自己的新發現,寫生活中的事物,寫腦中偶爾蹦出來的靈感等。第二,我們要走出課堂,多接觸社會。“作文來源于生活”,只有跨出教室,跨出校園,跨入社會,在充分接觸各種人和事中進行有感而發的寫作,這樣做才能更好地發揮寫作的功能,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第三.我們要學會傾吐,寫作就是要把心里話講出來給更多的人知道,就是要宣泄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