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國的農歷,7月13日是正式入伏的第一天,這意味著從這一天開始我國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入伏首日,北京、天津等很多地方出現了攝氏40度以上的高溫,用電量隨之爆出新高,不少地方又要開始進入拉閘限電的模式。大自然又一次以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提醒我們要節能降耗。
應該說,IT行業本身的節能降耗已經引起了廣泛重視。2014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2014年版)》,其中由北京市經信委制定的關于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門類下明確規定:禁止新建和擴建數據中心(PUE值在1.5以下的云計算數據中心除外)。這就是政府從政策層面來引導IT行業節能的一個例證。
根據有關機構的研究,IT行業正在成為一個用電大戶,其用電量已經接近航空業,接近社會總用電量的2%~5%,尤其是數據中心,更是IT行業的用電大戶。從這個角度說,北京市的這一規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實際上,現在的IT行業本身就有很大節能空間。比如,通過整合優化以及虛擬化,不僅可以把數據中心中的IT設備利用率從30%提高到50%或者更高,同時還可以通過實施水冷、優化通風等措施,來降低PUE值直接實現節能。同樣,通過終端管理軟件讓那些下班后空閑的設備(電腦、無線AP)關機,也可以節省下寶貴的電力。還有,通過優化各種軟件(如同手機里的App)以及研發低功耗CPU、刀片式服務器等來降低能耗也都是非常有效的辦法。
當然,IT在節能降耗中更大的作用還是發生在IT行業之外,即通過IT技術來幫助傳統行業做到節能降耗。比如,工業信息化、綠色建筑、智能電網、辦公自動化、電子商務以及3D打印等都是IT可以發力的領域。相比IT行業本身,IT與傳統行業的融入,也就是今天流行的互聯網+可以給節能降耗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
因此,無論是IT行業本身還是致力于與傳統行業結合實現節能降耗,IT都可以大有作為。可以說技術已經有了,所缺少的只是你我的決心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