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精神,這一次滲透到了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招聘行業。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資本驅動下,似乎一夜間全國人民的創新能力都被激活了。而與之共生的問題就是人才哪里去找?
也許你會說:很簡單啊,那么多的招聘網站撒撒網唄。但另一個問題接踵而來:這位“人才”,叫你去實現職場夢想的那個公司靠譜嗎?
擱置上面的問題暫且不回答。
老齡化進程讓中國的人口結構發生變化,隨著勞動人口的變少,用人成本在供需關系的影響下水漲船高。另一方面,產業結構梯度轉移帶來了二三線城市企業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很多外出務工人員選擇了本地就業,一線城市頻頻爆出用人荒。人才供給量與人才培養速度的缺口明顯。
這種現實,讓雇傭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曾幾何時,企業選擇求職者的局面換了一番景象,人才在與企業的“談判”中擁有了更多的籌碼。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加推波助瀾。
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低成本的定制化和個性化,以低成本為個性化的產品找到“長尾”市場。傳統招聘網站的模式通常被認為起源于Monster,他們為企業和應聘者建設一個信息交流的中介平臺。對企業的服務,包括招聘廣告和招聘信息發布、簡歷查詢等;對個人的服務,則是提供職位搜索、簡歷投遞等。目前世界上的絕大多數招聘網站都在使用這種模式。近來,以世界第四大人才資源服務商、日本最大的招聘企業Recruit Holdings為首的世界網絡招聘巨頭們,正在利用數據與算法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如讓求職者與招聘方進行更合適的匹配。
任何一個要想長遠發展的互聯網公司,一定是為社會增值的。有數據顯示,中國職場上約有3.8億人。這些人會帶來多大的市場?不好說,但一股創業力量正在悄然改變這個市場的格局。
“把曾經屬于BOSS的權利賦予屌絲,根據行業薪酬標準、工作經驗等為員工計算出個人薪酬報告,讓他們與雇主洽談薪酬時有所參照?!笨礈示W創始人兼CEO趙鵬說。
2014年6月上線的看準網以大眾點評的模式切入職場服務領域,核心內容是員工自發分享的薪酬待遇、公司點評、面試經歷。看準網一方面收集展示這些來自員工的UGC,另一方面直接和公司對接,提供雇主介紹、工作環境、招聘信息等?!翱礈示W做的就是中國版雇主評價網站Glassdoor。”趙鵬直截了當地說。
2008年夏季上線的Glassdoor網站,已經于今年初以1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7000萬美元的融資,并且仍在繼續籌備IPO。作為中國版的Glassdoor,看準網目前已經完成C輪融資。
截止到目前,看準網注冊用戶數5600萬,月活用戶數2000萬,企業注冊數153萬家,官方認證企業14萬家,UGC總量超過650萬。
雖然查看薪酬這項服務是免費的,但用戶在生成個人薪酬報告的時候需要交換自己的公司職位、薪酬、工作經驗等有效信息,這也就為什么看準網上線1年就可以積累起數據庫中最有價值的一部分UGC。
“入對行,進對門,跟對人”這是趙鵬對看準網價值的描述,也是文章開篇那幾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