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學西漸,中醫走向全球早已成為事實,中醫藥已經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成績顯著的貢獻。在歐洲,中醫在德國的發展尤為迅速,中醫藥和養生已經取得飛快的發展。現在,在德國各類中醫協會、氣功養生協會、針灸協會、推拿、太及中心等不同名目的組織如雨后春筍,各類中醫講座、中醫培訓機構、中醫診所、中醫醫院、中醫中心、大學中醫系、各類中醫進修班相繼建立,與日俱增;德文版中醫書籍刊物、網頁等到處可見,專門進行中醫藥教育的中醫學校有幾十所。據官方統計,德國現有經過注冊的中醫師和針灸師達5萬多人,占德國醫生總數近1/6(按人口平均計算,這已經超過了中國)。有近80家醫院設有中醫門診部,還有一家設備先進的中醫專科醫院;德國有7萬多家西藥房,凡持有藥劑師執照者均可銷售有進口許可證的傳統中藥。一些企業還開展形式多樣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項目。據德國衛生部統計數字公布:每年約有200萬人次接受中醫治療。德國中醫界還在努力推動中醫藥的立法程序。使之完全合法化。

成立于1979年、設在慕尼黑的國際中醫協會(SMS)在傳播推廣中國醫藥學方面貢獻巨大,成為德國中醫界的翹楚?!娥B生雜志》榮幸地先后接待過國際中醫協會副會長、《中醫學報》主編英悟德(Ute"Engelhardt)博士和SMS前主席、德國中醫學校校長、成都中醫藥大學名譽教授韓鵬(C-H"Hempen)的專程來訪,與本刊主編馬烈光教授深入交談,并發表訪談錄。今年5月,SMS前任主席(現副主席)、成都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岳瑟甫(Josef"Hummelsberger)再次來到成都,會見馬烈光教授,就中醫藥在歐洲的發展、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養生專業委員會成立及今后的發展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馬烈光:很高興在《養生雜志》社迎接岳瑟甫教授來訪,您是我們接待的德國國際中醫協會第三位來訪領導,這說明我們雙方之間的友好合作關系越來越緊密了。我們也歡迎SMS新任主席Rainer"N
gel在方便的時候,作客成都,一同交流探討,希望我們的合作萬古長青!
岳瑟甫:我也很高興今天正式與馬教授會面。我到成都中醫藥大學多次,早已知道馬教授是有名的中醫養生專家。從韓鵬校長和英悟德博士口中我也多次聽到關于您的介紹。今天專程前來,想和您談談中醫藥及養生今后在德國的發展問題。
馬烈光:今年5月,我們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養生和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我被推選為會長。經過我們推薦,英悟德博士被選為副會長。多年來,你們在歐洲大力傳播、推廣中醫藥和中醫養生,作出了優異成績,這是對此的合理回報。我們對中醫養生在德國乃至歐洲的發展抱有很大期望,也具有很強的信心。
岳瑟甫:英悟德博士當選世界中聯養生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是SMS的光榮,我們都為之感到高興與自豪。多年來,SMS在宣傳、推廣中醫藥的同時,也很重視對中醫養生的普及與推廣,把氣功、太極、針灸推拿、食療等有關養生的方方面面,都納入了我們日常的培訓教學之中。經過我們多年來的努力爭取,中醫已逐漸獲得官方的承認,德國國家醫療保險部門已開始嘗試將中醫納入醫療保險之中,如頭痛、腰椎疼痛和關節疼痛等病的針灸治療,已被作為保險對象。我們還在爭取更大的進展。
馬烈光:中醫養生要想在德國傳播,必須有一個良好的中醫傳播背景。我想再仔細了解一下中醫藥在德國的傳播情況。中國的一些學者做過研究,認為中醫在德國的傳播歷史,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7世紀至18世紀,主要以針灸術和中藥的傳播為主;第二階段是19世紀,主要是對外翻譯介紹中國的法醫學、煉丹術以及本草學的著述為主;第三階段是20世紀,主要以編譯中醫經典著作和教材為主。
岳瑟甫:我也查看過一些歷史文獻,結合我的親身經歷,中醫藥在德國的傳播確實有這三個階段。如果進一步回顧這三個階段,可以發現,中醫針灸術在德國的傳播歷史相對更久遠、認可度較高,而中醫基礎理論的對外傳播尚未引起足夠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醫對外傳播的深度和廣度。
馬烈光:中醫藥在德國的傳播歷史,有什么經驗值得中醫養生借鑒呢?
岳瑟甫:療效是推動中醫藥在德國廣泛傳播的動力。德國人很嚴謹,一個新的事物,必須要有看得見、體會得到的實際佐證,才能被大眾信服。這種佐證,不一定來自于數據,就像中醫,她傳播的佐證就是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樣的道理,可以解釋為什么針灸在德國的影響比中醫學體系中的其他內容更大,為什么太極、氣功在世界范圍內都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這種療效的認可只是第一步,中醫文化、理論、方藥等的全面傳播才是中醫藥在德國長久發展的基礎。德國漢學家滿晰博就認為“中醫對外傳播應理論先行”,我很贊同。中醫養生要想在德國良好傳播,首先就要將中醫養生中那些簡便易學、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向德國的大眾推薦,然后逐漸加深養生文化、養生理論的普及,最終實現中醫養生在德國的全面傳播。其實,中醫養生的很多有效方法,我們在這些年中,已經面向德國的大眾做了不少普及工作。

馬烈光:從古到今,中國人一直愛好養生,因而發展出了系統和有效的養生理論和實踐體系。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眾更是越來越關注養生,熱切追求健康。只是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中國南北方對養生的追求方式有所不同。由于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因而不僅養生起源于中國,并且在中國推行養生更容易為大眾所理解和接受。而在德國,醫療保障制度健全、水平較高,在此基礎上,每個家庭的實際醫療支出并不高,生病后的醫治較為方便,那么大眾會不會對養生有所忽視呢?
岳瑟甫:健康是全人類共同的追求,德國的公眾也不例外。其實,德國跟中國有著類似的情況,因為歷史、地理、氣候等原因,造成了德國也存在南北的差異,南德經濟相對落后一些,人們對養生的關注還不是特別明顯,而北德經濟相對好些,所以人們目前更多開始關注養生的問題了。他們會關心自己的飲食起居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并開始學習一些養生方法,例如武術、氣功等,以保持健康,預防疾病。所以我們希望與中國專家合作,把更多更好的養生方式引入德國,幫助更多的人獲得健康的生活方式。
馬烈光:今年下半年,我計劃到德國訪問,解釋想和你們商量,在德國召開一次國際養生研討會,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養生專業委員會主辦,SMS協助辦理有關會務工作。在這次研討會上,不僅將邀請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參加,也可以邀請一些養生保健企業來展示介紹優質實用的養生保健設備和創新產品。不知道約瑟夫先生對此有何建議?
岳瑟甫:我們當然希望能有這樣的機會舉辦一次國際性的養生研討會,吸引全世界的養生專家到德國來,有效地向德國人民宣傳有利于提高全民身心素質和健康水平的養生理念、最新的養生實用技術及相關設備產品。但是,鑒于德國的國情,要準備召開這樣一次國際性的大會,至少要有一年甚至兩年的籌備時間,太急了可能有困難。我回去后將與SMS有關領導認真商量,還要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難度是很大的。具體時間要經過商討和計劃之后再決定。
馬烈光:謝謝您的支持。我認為將來我們可在以下幾個方面合作:首先,可以合作建立和維護一個養生網站,以我們養生專業委員會為依托,在網站上發布一些好的養生文章和養生書籍以及養生視頻,提供給全球養生愛好者學習;其次,我們可以和一些企業合作,挑選生產一些質量有保證并方便實用的中醫養生產品,把這些優質產品帶到德國去,讓德國人民切身體驗這些產品的實用性;最后是通過辦會的方式,把關注養生的人聚集到一起,組織有關專家學者現場進行養生交流指導,提高學術水平,并推廣養生的影響,使得更多的人受益于中醫養生,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岳瑟甫:謝謝馬教授的親切接待,我們談了許多實質性合作問題,我回去后會認真研究,做好必要的準備。歡迎馬教授盡快到德國來!
馬烈光:我也歡迎您明年再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