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午夜零點,夏的炙熱在微風中開始消散。周末的辦公大樓沉寂空蕩,上午在窗外綠蔭間嬉戲的小鳥還未入夢,偶爾傳來一兩聲睡意朦朧的問候,提醒我早點關燈鎖門。舒展一下疲倦的筋骨,我走出機關大院,準備步行小段路再打車回家。
從機關大門上行不過四五十步,設有一報欄,白天常有行人駐足閱覽。由于沒有燈光裝置,天黑后,報欄便和身旁的行道樹一同隱入月城的夜色,安定如禪。
一星光亮?是的,是報欄前的一星光亮。一位稍顯清瘦的中年大哥,一手扶著一輛老舊的自行車,一手舉著手機,正借助手機電筒的光亮,讀報。
與讀報的大哥擦身而過,我邊走邊想,剛才的場景似曾相識。是的,想起來了,同樣是夜風徐徐,同樣是這個報亭,同樣是凝神讀報,之前已碰到過不少次,而且應該就是同一個人。
我折了回來。他正出神地盯著一篇文章,6月26日《人民日報》4版“人民論壇”欄目,標題為《做事不必“想太多”》,作者張保振曾任國家煙草總局副局長,來過涼山調研。
他覺察到身旁有人,我主動搭上話:“這么晚了還看報啊大哥?”
“是啊,你也還不休息。”
“我好幾次看到你在這里讀報,咋不上班時間看啊?晚上好好休息。”
“白天忙,要押鈔。晚上才有時間,都成習慣了,兄弟你在附近上班啊。”
真是一個實誠的人,在真誠和善良面前,人心根本不用設防。
“是的。平時您愛看哪些方面的文章?”
“主要是時政類的,6·26禁毒日,《人民日報》有重要報道,涼山專門開了禁毒防艾大會。另外就是一些精短的言論,像這篇《做事不必“想太多”》,還有健康等方面的。”
“現在像您這樣堅持讀報的人不多了。”
看他一身樸素,還有那輛老舊的自行車,滿滿的敬意從心底油然而生。
“讀報好,感覺實在,好些知識不過時。你這是加完班才回家吧,要勞逸結合哦。”
讀報大哥說話間支起了自行車腳架,掏出一個筆記本和一只手電,光照頓時亮多了。
他應該是要摘抄吧。“不打擾您了大哥,早點回家休息。”
“慢走,兄弟。”
一位普通的押鈔員,一位特別的讀者。固守精神家園,凝聚正能量,構建書香社會……一路上,我思緒起伏,難以釋懷。回到西河畔的住所,我在河堤上站了片刻。再過三天就是農歷大端午了,月兒漸滿漸亮,周天繁星點點,多美的夜啊。
回到家,頭枕一屋書香。那讀報大哥的手電,那窗外的月華星輝,金子般的光芒照進我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