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不是題獻給你。
你可能會在字詞間輕掠而過,
但沒有任何人會發現,沒有。
在詩句轉向之前,你已經面目全非,
了無蹤跡。
即使你坐在那兒,外力不能移,
也會開始漸漸消隱。這無所謂。
即使沒有你,這首詩也可以繼續前行。
基于錯誤的前提,
這看起來很像某種缺憾帶來的美麗。
這并不令人悲傷,真的,它只是空洞而已。
可能它曾經令人悲傷,但沒有人知其所以。
它不希望給你的記憶留下一點痕跡。
在很久以前,它已經被剝下懷舊的外皮。
你的哪種美麗在此無處容身。
黑夜是這首詩的天空,
太黑了,星星都無處容身。
請不要在此尋找光明的蹤跡。
你不能,也不應該理解它意味著什么。
聽,它沒有吉他伴奏,
不衣衫襤褸也不紫氣金迷。
里面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安撫你。
閉上你的眼睛,打個哈欠。它很快就余過去。
你會忘記這首詩,在此之前
這首詩已經忘記你。
但這無所謂。
在被抹去的字句之間,
它已煥發出最大的美麗。
噢,漂白的鏡子!溺斃者之海!
這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靜寂。
而你如何想無關緊要,
因為這首詩
并非題獻給你。
薦詩|光諸
這首詩很有意思。它一直在說“這首詩不是題獻給你”,“沒有任何人會發現,沒有”,“你會忘記這首詩,在此之前,這首詩已經忘記你”,其實作者在心里是真真正正放不下那個人的。它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一個人真能繞開他最大的心結創作嗎?這讓人想起了一個西方的老梗:有一個寶藏誰都知道在哪里,但是誰都挖不到,因為挖到寶藏有一個前提:挖的時候不能想一匹白馬(白馬沒有特殊的含義,換成大象、黑熊、范冰冰都可以)。
本詩作者唐納德·賈斯蒂斯(DonaldJustice,1925-2004)是美國20世紀重要的詩人和教寫詩的人。他尊重西方詩歌傳統,強調寫詩的技巧。但他的詩同時又帶有20世紀的偉大,比如畢曉普和拉金的偉大,賈斯蒂斯的詩很像是把20世紀的精神通上傳統的電流,讓它發光。
這里再和讀者分享幾句家常話。我一直覺得現代中文押韻經常特別別扭,所以能不押韻就不押韻。但是,中文發音本來就很有限,有幾個韻母又用得特別多,所以往往不知不覺就押上韻了,然后又得慌忙地找別的字躲避韻腳,簡直比看了部爛片還掃興。今天這首詩,有好多“你”、“美麗”、“忘記”之類的詞,本來第一次翻是不押韻的,結果回頭看了看,有2/3的段尾都是押“1”韻,只好回去又拾掇了一下,干脆就全篇押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