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想通過巴菲特致股東的信找到一大堆選股技巧?你已經out了!在2015年的公開信及今年年初的公司周年慶典上,巴菲特說,他控股的伯克希爾已將重心放在了并購重組上。伯克希爾的未來將取決于企業并購,而不再是股票投資組合
伯克希爾取得不凡業績的背后,并購功不可沒:旗下擁有80多家公司。2014年花費78億美元完成了31項收購。套用A股市場上的“行話”,可以說,伯克希爾的股東們逮住了一只“并購重組概念股”
作為國內的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在A股市場中分享企業并購重組的盛宴?《投資者報》設定多重指標,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從368家事涉并購重組的A股上市公司中,選出42家最具投資潛力的并購重組公司
這42家公司中,市凈率最低的依次為:首鋼股份、遠興能源、銀星能源,均在兩倍以下。其中,按照3月19日收盤價計算,機構預計首鋼股份仍有近50%的上漲空間5.3.23
每年初春,幾乎全世界的投資者都會關注一封來自美國小鎮奧馬哈的信。這封信就是“股神”巴菲特在家鄉奧馬哈寫給股東的公開信。
長久以來,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被價值投資者視為“投資圣經”。其2015年致股東的信則更為引人關注。因為巴菲特曾承諾,今年寫給股東們的公開信,將紀念自己控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下簡稱“伯克希爾”)50周年。他將撰寫對于過去50年來伯克希爾不凡旅程的看法,并描繪伯克希爾未來50年的藍圖。
2月28日晚間,現年85歲的巴菲特親自執筆的致股東信終于揭開神秘面紗,這次“股神”又向大家透露了哪些選股秘笈呢?
令人遺憾的是,他此次并未向投資者傳授過多選股技巧,因為他控股的公司已將重心放在了并購重組上。在這封信的開頭部分,巴菲特即表示:“如今公司的重點已轉向持有或經營大型企業。”他還在信中介紹了過去并購的公司,以及選取并購對象的條件。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的公司周年慶典上,巴菲特就已表示,伯克希爾的未來將取決于企業并購,而不再是股票投資組合。
如是看來,伯克希爾取得不凡業績的背后,并購功不可沒。可以說,伯克希爾的股東們逮住了一只“并購重組概念股”,通過持有這只“并購重組概念股”,跟巴菲特一起玩起了并購。既然如此,作為國內的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學習這種方法,通過買入優質的“并購重組概念股”而分享A股市場上企業并購重組的盛宴?
《投資者報》結合Wind數據,統計了最近一年(2014年3月18日~2015年3月18日,下同)發布并購重組公告的上市公司。結果顯示,該區間內,A股市場的并購重組案例有近400宗,涉及的上市公司有368家。剔除重組失敗及發審委未通過的案例,完成并購的公司有168家,擬進行并購的公司有166家,合計334家。
根據巴菲特選取并購對象的條件,結合上市公司當前市凈率、機構估值、是否停牌等因素,《投資者報》從上述334家公司中選出了42家具備投資潛力的并購重組公司,以饗讀者。當然,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具體操作時還需投資者自己做主。
股神投資重心轉向并購
對于將投資重心轉向企業并購,巴菲特可謂說到做到。他在2015年致股東的信中提到,目前,伯克希爾旗下擁有80多家公司。去年花費78億美元完成了31項收購。公司未來并購主線仍在美國,并將在德國尋找更多機會。
就在剛剛過去的2月,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與德國漢堡公司簽約,將以4億歐元收購這家歐洲最大摩托車零部件零售商。
此外,伯克希爾營收結構的變化也進一步印證了巴菲特的“轉型”。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前9個月,伯克希爾實現157億美元利潤,其中,來自股票和債券投資的收入只占1/6,而在15年前,股票和債券投資的收入在公司凈利潤中占比超過80%。
與此同時,全球市場正在掀起一輪新的并購潮。市場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4年,企業并購活動飆升至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全球并購交易總額激增47%至3.3萬億美元。
中國也是這輪并購浪潮中的勇立潮頭的“弄潮兒”——最近兩年,順應國際趨勢,國內的并購也是進行得如火如荼。在國內政策大力推動以及市場并購整合意愿顯著增強的背景下,2013年被稱為“中國并購市場元年”。2014年國內并購市場更是呈現爆發增長的態勢。根據Wind數據統計,2014年國內并購市場的交易額達到2.5萬億元,同比大增63%。
在并購潮洶涌襲來的大背景下,都有哪些A股上市公司參與到并購中?《投資者報》近期統計了最近一年的情況。結果顯示,最近一年A股市場的并購重組有395宗,涉及的上市公司有368家。其中,完成并購的公司有168家,擬進行并購的公司有166家。
在已完成并購的公司中,有9家公司一年之內完成了兩次并購,包括華昌達、石基信息、興源環境、赤峰黃金、渤海租賃、錦富新材、聯建光電、中國天楹和凱利泰。
伴隨著并購重組預期及重組落地,在過去一年中,上述部分公司的漲幅也令人側目。最近一年,上述9家公司中漲幅達到50%以上的有6家。其中,華昌達和石基信息在最近一年股價均翻倍,分別上漲434%和115%。此間,華昌達的股價則從期初的4元左右上漲到近20元。
因并購而在資本市場走勢凌厲的華昌達,是一家汽車及工程機械行業成套自動化生產設備的總承包商。其最近一年完成兩次并購,分別在2014年10月和今年2月底。第一起為華昌達以6.3億元收購上海德梅柯100%的股權,切入機器人概念;第二起為華昌達以3.3億元收購DMWLLC100%股權,后者是美國一家專注于提供汽車生產線的物料管理系統提供商。
精選業績優良的并購公司
逾300家并購重組概念股,哪些公司如伯克希爾一樣更具備投資價值?
巴菲特在其2015年致股東的信中透露了伯克希爾的收購標準:稅前利潤至少7500萬美元的企業才能稱為大型收購,被收購對象要證實已經具備持續盈利能力;企業的股本回報率良好,同時債務很少或沒有;管理層和業務模式簡單清晰。
同時,巴菲特還提到了重要的一點:“在伯克希爾,我們更希望擁有一家好公司的部分非控制性股權,而不是擁有一家二流公司100%的股權。”即寧選“碎玉”,不要“全瓦”。
依循上述標準,《投資者報》對國內已完成并購且發布2014年業績的上市公司進行篩選。
首先,由巴菲特的上述收購理念可以看出,伯克希爾的收購對象側重于業績良好的優質公司。如何才能證明被并購對象業績優良?上市公司在完成并購后業績大幅增長,可以從側面證明被并購對象質地優良,可以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業績。
目前,A股市場上已有2100多家公司發布了2014年年報或業績預告,而在2014年完成并購的上市公司有128家(注:今年前3個月完成并購的上市公司,并購對象業績未并入上市公司2014年報表,所以在此未統計),其中,凈利潤增幅或預計增幅超過50%的公司有69家,占據半壁江山。凈利潤翻倍的公司有54家,占比42%。
由上述統計可知,部分公司通過并購實現利潤翻番的公司,從側面反映出所并購對象的盈利能力較強,這些公司有望繼續增長,成為其股價上漲的堅實基礎。
在這些公司中,信威集團凈利潤增幅超過148倍,位居首位。緊隨其后的是盛路通信和順榮三七,這兩家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9.5倍。此外,聯建光電、科大智能、遠興能源、錦龍股份、聯絡互動、渤海股份、中鋼國際、匯冠股份等公司的凈利潤有望增長5倍以上。
其中,信威集團系通過借殼中創信測上市,雙方交易在去年9月完成。盛路通信定增4.8億元收購合正電子;順榮三七收購三七玩60%股權,進軍網絡游戲行業。
42家公司具備投資潛力
除了業績優良之外,還要參考上市公司當前漲幅及估值情況,像前文提到的華昌達這樣的并購重組股,是否還值得投資者買進?從其當前估值來看,顯然已經不太合適。根據3月19日的收盤價計算,華昌達的市盈率已高達227倍,2015年預測市盈率也達到61倍。
巴菲特在他的信中也告誡投資者,不要在高位買入股票。
他指出:“如果一個投資者買入伯克希爾股票的價位非常高,比如接近每股賬面價值(每股凈資產)的兩倍,這種情況偶爾是會發生的,這位投資者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實現盈利。換而言之,如果買入價非常高,一筆良好的投資就可能退化為魯莽的投機。伯克希爾也不能擺脫這一真理的束縛。”
因此,對于那些漲幅過高已經反映了并購預期的公司,投資者短期應防止其沖高回落的風險,還是少碰為宜。
除此之外,當前300多只并購重組概念股中,還有哪些值得投資呢?
我們可以以巴菲特的選股標準——當前股價低于每股凈資產的兩倍,即市凈率低于2為遴選條件,并結合前述并購對象業績優良這一標準。
根據上述條件,《投資者報》對上述300多家公司進行了篩選。我們首先對已完成并購重組公司進行篩選,對于2014年完成并購的公司,選擇2014年凈利潤翻倍者,對于2015年前3個月才完成并購的公司,我們選取業績較差未來有望翻身者;第二步,我們以市凈率水平為指標進行了篩選,選取那些市凈率水平較低的公司;第三步,我們參考了機構估值數據,剔除了已超過機構估值水平的公司;第四步,我們剔除了12家已經停牌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當前暫無法買入。
需要說明的是,在通過市凈率篩選階段,我們將巴菲特的標準放寬了,根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全部A股剔除負值后的整體市凈率為2.43倍,平均值為5.9倍(剔除市凈率為負值和超過100的股票)。市凈率低于2倍的公司僅有218只,且其中大部分不是并購重組概念股。最終,我們將巴菲特的篩選標準放寬兩倍,將市凈率低于4倍作為篩選標準。
經過如上所述的篩選,有42家公司入選。按照市凈率由低到高排行,包括首鋼股份、遠興能源、銀星能源等,這3家公司的市凈率均在兩倍以下。其中,按照3月19日收盤價計算,機構預計首鋼股份仍有近50%的上漲空間。
首鋼股份在2014年4月完成與首鋼總公司資產置換。其1月份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4年有望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0.5億~1億元,其2013年巨虧2.3億元。
建議投資者長期持股
對于伯克希爾這只“并購重組概念股”,巴菲特建議投資者做好長期持股的準備。
他在公開信中表示:“我無法準確預測市場的波動。投資者需要做好持倉5年以上的準備,這樣才推薦購買伯克希爾 · 哈撒韋的股票。尋求短期獲利者建議另尋別處。”
他進一步解釋道,投資者本身的行為可能會讓持有股票變成某種高風險行為,許多人都有這個問題。積極的交易,試圖“抓準”市場的波動,不充分的多元投資,向基金經理和顧問支付不必要且高昂的費用,用借來的錢做投資,這些行為都可能會摧毀你的豐厚回報。如果你一直持有的話就不會有這些風險。
對于“股神”的這些教導,在主題投資、短炒之風盛行的A股市場博弈的投資者們,需要仔細傾聽并認真思考。
在大類資產配置中,巴菲特一如既往地強調進行股票投資的好處。在2015年致股東的信中,他建議投資者買入合適的指數基金或股票投資組合,而不要買看似風險很低的國債。
他舉例道,你們回憶一下,六年前有權威人士警告股價會下跌,建議你投資“安全”的國債或者銀行存單。如果你真的聽了這些勸告,那么現在只有微薄的回報,很難愉快的退休了(標普500指數當時低于700點,現在約為2100點)。如果他們不擔心毫無意義的價格波動,當時買了一些低成本的指數基金,現在的回報能保證有不錯的生活。
巴菲特還規勸投資者盡量不要用借貸資金炒股。他在信中表示:“自1965年以來,伯克希爾 · 哈撒韋的股票曾有三次從最高點驟降近50%。未來的某一天,股價‘腰斬’的情況還會出現,但沒有人會預測何時發生。伯克希爾 · 哈撒韋的股票無疑是令投資者滿意的選擇,但是對于利用杠桿的投機者來說,伯克希爾 · 哈撒韋的股票也可能是災難性的選擇。”
我們認為,巴菲特的這一告誡,同樣也適合“并購重組概念股”的投資者們,即使這些股票是通過上述多項指標層層遴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