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云計算、開源、軟件定義存儲等新技術趨勢的出現,存儲行業面臨挑戰甚至顛覆,其市場格局將發生變化。
長期以來,在存儲行業,市場領先的五六家廠商從沒有遭遇過真正的挑戰。不過,未來可能不同了,新技術趨勢的出現將使存儲格局發生變化。
存儲的未來與云計算
存儲格局變化的第一個原因歸結為云計算,具體指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巨頭提供的公共云。公共云的潛在好處眾所周知,不再贅述,總之一句話:如果你將工作負載移到云端,只要為實際所需的資源付費。云計算“立即提供”的可擴展性讓企業IT變得非常靈活。
因此,越來越多的公司將工作負載移到云端,這股潮流看起來可能不會止步。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預測,在未來五年,公共云中運行的工作負載年增長率會達到44%。也正因為如此,Gartner的分析師Arun Chandrasekaran說:“將工作負載移到云端后,存儲需求自然減少,所以勢必會對存儲行業產生影響。”
當然,大多數企業還不會將ERP系統或關鍵數據庫應用系統移到云端,但備份和其他第2層及第3層應用系統在不遠的將來很可能會移到云端。當然,移到云端的那些工作負載仍需要相應的數據存儲系統,可對存儲廠商來說的壞消息是,用戶不會向它們購買存儲系統。Chandrasekaran指出,超大規模云服務提供商不是向老牌存儲廠商購買存儲系統,而是自行構建。
Facebook等大規模互聯網公司和開放計算項目等正在推動這類提供商開發大型云級存儲系統,許多公司可以利用成本低廉的構建模塊(包括大眾化磁盤驅動器),自行組裝這種存儲系統。這些構建模塊取代了傳統存儲廠商的大量產品。
開源、閃存和SDS
存儲格局發生變化的另一個原因是,開源存儲解決方案大行其道。Chandrasekaran說:“這些并非新的解決方案,但發生變化的是,一些基礎和框架,如OpenStack和Hadoop,現在已準備就緒。”他指出,這些都基于大眾化服務器或直接連接存儲(DAS),比如Hadoop就主要立足于DAS。
這種大規模可擴展開源存儲軟件日益應用于生產環境,它勢必會取代傳統存儲廠商的產品。
第三股顛覆力量是基于閃存的存儲。現在許多傳統廠商積極接受閃存技術,不過,閃存目前還沒有大規模滲入到大規模存儲環境中,比如云服務提供商運營的環境。閃存是顛覆性技術,它可以取代大量使用磁盤的傳統方案。Chandrasekaran指出,提供閃存功能常常是傳統的存儲廠商,“許多閃存由老牌廠商部署,那是由于它們審時度勢,積極采取措施,以免受到業界冷落。”
第四個原因歸結為軟件定義存儲(SDS),以及軟件結合大眾化硬件后功能變得異常強大,再也不需要硬件層智能。英特爾已在x86架構方面進行了創新,讓英特爾處理器可以處理所需的繁重任務。Chandrasekaran說:“這催生出一批新的初創企業,它們能致力于軟件層,迅速走向市場。”他指出,開發新產品對這類初創企業來說容易得多。“事實上,像紅帽或VMware這些廠商在存儲方面沒有遺留產品,沒有老牌廠商創新遇到的困難,因此,很容易通過軟件進入到顯眼的位置。”
不過,軟件定義存儲給老牌存儲廠商帶來了棘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會導致“性能趨同”(performance convergence)。如果所有存儲系統都基于大眾化硬件——包括英特爾至強多核處理器,而不是精心研制的專有ASIC,而且所有存儲系統都在加入固態硬盤,那么想做出存儲性能遠勝過競爭對手的產品變得更困難了,這也意味著廠商們更難證明自己銷售的系統為何價格要高出一截,除非它們能提供其他廠商所沒有的創新、實用的功能特性。
“壓縮差異化”影響未來
存儲廠商現在還遇到了另一個問題,就是Chandrasekaran所說的“壓縮差異化”(compressed differentiation)。之前,廠商們可以將新功能添加到其存儲系統中,然后在競爭對手迎頭趕上之前,享受幾年的領先優勢,而軟件越來越重要則意味著,廠商們只能寄希望于三四個月的領先優勢,之后競爭對手就會趕上來,推出相似、甚至更出色的功能特性。
如果這樣,那么存儲用戶就沒有多大的動力來變換存儲供應商,以獲得“殺手級”存儲功能。他們很可能等待幾個月,待他們的供應商迎頭趕上來。這一切對老牌存儲廠商來說意味著什么呢?ESG分析師Mark Peters說:“傳統的SAN前途有限,將大部分數據集中存儲在云端需要幾年?我們認為不出十年。”
在2014年5月召開的Gartner IT運營和數據中心峰會上,Chandrasekaran概述了存儲行業在較長遠的未來可能出現的諸多結局,包括:市場份額領頭羊丟失的份額最多;產品線齊全的廠商前途不妙;小公司被擠壓;小公司變得更靈活,被認為提供了更多的價值。雖然判斷這些場景中哪些屬實還為時過早,但他對老牌廠商短期內的前途倒是要樂觀一些。他說:“我認為,五年內,SAN仍會用于第1層工作負載,許多客戶會繼續購買SAN。但廠商們想獲得高于個位數的增長率很困難;在一些行業領域,增長率會接近零。”
說到非關鍵任務型工作負載,老牌廠商面臨的前景較為黯淡。存儲專業人士普遍保守,所以不會很快進行任何轉變,不過隨著他們對基于云的解決方案及其他開源系統越來越有信心,勢必會加快由大牌專有系統改用開源和云解決方案的步伐。
對廠商來說的好消息是,客戶想退出其生態系統環境將面臨障礙,其中有幾個原因決定了客戶可能會繼續選擇它們的產品。Chandrasekaran指出:“各大存儲廠商與關鍵的企業獨立軟件開發商(ISV)有關系,客戶購買的很大一部分存儲系統歸結于工作負載。所以,廠商們會力求通過工作負載層面的差異化,避免被客戶冷落。”他說:“系統廠商無法孤立地看待存儲,他們需要在存儲領域參與競爭,因為要是沒有存儲解決方案,他們就缺少融合理念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