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4年某日清晨,趙國北疆雁門關外,塵土滾滾,旌旗飄揚,鼓角激蕩。善征好戰的單于統率著15萬匈奴騎兵,發起了對中原趙國的擄掠戰爭。
前天,他們已派小股部隊前往趙營里騷擾,李牧的軍隊不戰自敗。匈奴兵不費吹灰之力便搶得百十頭牛羊,還俘虜了幾十名趙兵。
一連數年,李牧在雁門關安營扎寨,但從不出戰。單于認定李牧膽怯畏戰,他那幾十萬駐邊守軍根本不必放在眼中。因此今天單于調動精騎15萬,從正面發起了對趙軍的進攻。
匈奴前鋒部隊已攻入李牧大本營了。
“啟稟君主,趙軍營中竟無一人。”先鋒官趕來向單于報告。
“嗯,李牧這小子大概早已逃跑了。”單于不無得意地說,“命令部隊全速開進。”
正當匈奴主力部隊全部進入趙軍陣地之時,忽聽軍營四周號角齊鳴,喊殺聲四起。只見四面八方無數的趙軍步騎兵似乎從天而降。
單于急忙下令撤軍,可哪里還來得及,過去一向畏敵如虎的李牧軍兵,似乎個個變成了雄獅,吶喊著,舉著刀劍槍械,像潮水般向匈奴兵沖殺過來。
最后,單于扔下10萬多個尸首,帶著數千人馬,丟盔棄甲地逃了回去。從此十多年里,匈奴兵再也不敢進犯趙國邊境了。
原來李牧熟知匈奴兵驕橫跋扈的習性,因此,便對匈奴兵采取了欲擒故縱的策略。他命令部隊堅守不戰,甚至在軍中規定:一旦匈奴入侵,全體將士務必回營自保,不得迎戰,有敢捉拿匈奴人的處死!久而久之,不用說匈奴人說他膽小如鼠,士兵們也開始埋怨他是畏敵之將,趙王更責怪他無能。但李牧依舊只守不攻,終于引得單于上了鉤,打了大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