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內獲得40家機構密集調研,中利科技由此成為最近一個多月最受機構關注的一家上市公司。
Wind數據顯示,1月9日,中利科技迎來包括券商、基金、保險和私募等在內的40家機構的調研。參與調研的機構包括中信證券、申銀萬國、招商證券、富國基金、安邦保險等。當日公司董事長王柏興、董秘程嫻和中利電子公司副總經理胡海平接待了眾多機構調研者。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過去半年間,已獲得兩批機構上門調研,分別為2014年7月15日和10月31日。
中利科技緣何得到機構密集調研?這與公司訂單增長業績預增以及公司本身的軍工概念存在密切關系。
有望申請軍工資質
據悉,中利電子的自組網業務是此次機構調研的重點,該業務具備軍工概念。
在1月15日全景網互動平臺上,有投資者提問,中利科技子公司中利電子申請軍工資質的周期需要多長期限?
對此,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利電子首先需要申請保密資質,力爭在年內完成。
中利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特種電纜業務,目前主要從事以“阻燃耐火軟電纜”為主的特種電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該領域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阻燃耐火軟電纜、銅導體、電纜料等。
其中,備受機構關注的中利科技參股公司中利電子成立于2013年,其智能自組網技術在國內領先。
招商證券分析稱,智能自組網具備快速組網、自動愈合、結構靈活等特性,能廣泛應用于軍用通信、應急救災、無線城市監控和無線傳感器網絡等場景。當自組網用于戰時通信系統時,是C4ISR的重要一環,未來將迎來大的發展機遇。
未來業績將支撐股價上揚
目前,中利電子的主營構成包括阻燃耐火軟電纜、光伏組件及電站、光伏組件及電池片等。
公司作為光伏地面站龍頭,在路條的獲取、成本控制及客戶資源上具備優勢明顯,將保障業務的快速增長。機構調研顯示,公司已與國家電網、中國核電等央企接洽,有望參與電站運營等領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分享改革紅利。
除新能源光伏業務外,高科技制造領域也是公司未來的戰略重點。在高科技制造領域,公司布局3D鈦合金打印,有望與軍品業務相結合。
招商證券近日發布研報稱,公司通信組近期實地調研了中利科技。中利電子的自組網業務是機構調研的最大亮點,公司訂單呈現爆發式增長,預計2015年將實現收入15億元,且未來申請軍工資質后發展更值得期待。中利科技2015年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的雙擊,預計2014年~2016年每股收益為0.53元/1.04元/1.35元,首次給予“強烈推薦—A”評級,目標價為27元。該目標價比公司1月15日的收盤價20.11元高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