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小學語文教育是傳承紅色文化、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有效途徑,傳承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是小學語文教育的內在要求。小學語文教材是進行小學語文教育的主要依據,是承載紅色文化資源的母體;小學語文教材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傳承了我國的紅色文化,傳承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紅色文化
【中圖分類號】G4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23-02
紅色文化孕育著我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傳承我國的紅色文化就是在傳承我國的社會主義價值觀,而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傳承要從娃娃抓起,于是,小學語文教育便成了傳承紅色文化、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有效途徑,傳承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也成了小學語文教育的內在要求。小學語文教材是進行小學語文教育的主要依據,是承載紅色文化資源的母體,小學語文教材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傳承了我國的紅色文化,傳承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那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紅色文化資源該如何開發利用,才能更有效地發揮其傳承作用呢?這就需要我們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紅色文化做詳細的挖掘。
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紅色文化資源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及其載體,是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者的有機統一體。物質文化指革命遺留給世人的實物紀念,例如,紀念館、戰爭遺址等;制度文化是指革命過程中形成的制度、方針、政策等資料;精神文化是指革命中形成并傳承下來的精神意識形態。在小學語文教材的挖掘中,我們主要尋找的是其中的精神文化。
小學語文教材中涵蓋了大量的紅色文化內容,以人教版和蘇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為例,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16篇課文(見表1),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26篇課文(見表2),紅色文化分別以不同類型、不同內容、不同主題貫穿了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語文教材中。這些課文中所蘊含的紅色文化精神成了小學生成長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營養,而小學生對小學語文教材的學習也成了我們傳承紅色文化的主要途徑,那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紅色文化蘊含了哪些精神營養,對小學生的成長又會發揮什么作用呢?
表1""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
年級
課文
數量
二年級
《朱德的扁擔》《孔繁森》《歌唱二小放牛郎》
《快樂的節日》
4
三年級
《軍神》《菩薩兵》
2
四年級
《天安門廣場》
1
五年級
《在大海中永生》《七律》《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
《大江保衛戰》《談禮貌》
5
六年級
《我們愛你啊,中國》《錢學森》《盧溝橋的烽火》
《將軍與日本小姑娘》
4
合計
16
表2""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
年級
課文
數量
一年級
《吃水不忘挖井人》
1
二年級
《北京》《我們成功了》
2
三年級
《雷鋒叔叔,你在哪里》《她是我的朋友》
《手術臺就是陣地》
3
四年級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延安,我把你追尋》《一個蘋果》《小英雄雨來》《黃繼光》《到期歸還》
6
五年級
《七律·長征》《開國大典》《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狼牙山五壯士》《最后一分鐘》《再見了親人》《金色的魚鉤》《豐碑》
9
六年級
《祖國,我終于回來了》《軍神》《十六年前的回憶》《燈光》《為人民服務》《一夜的工作》
6
合計
27
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紅色文化資源按照內容的不同,有的寫革命前輩的故事、有的寫愛國人士的故事、有的寫戰爭中的英雄的故事等,不論哪種故事內容,其中都閃爍著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思想光芒,體現著其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高尚情操,包含著愛國主義情懷。
蘇教版中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盧溝橋的烽火》以及人教版中的《一個蘋果》《小英雄雨來》《黃繼光》《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金色的魚鉤》都直接描寫了殘酷的戰爭中涌現的革命英雄,其中蘊含著革命英雄不怕犧牲、勇于奉獻、艱苦奮斗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歌唱二小放牛郎》與《小英雄雨來》為例,蘇教版中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生動地再現了王二小在殘暴的敵人面前的勇敢、大無畏的精神以及其聰明和智慧;人教版中的《小英雄雨來》生動地描寫了雨來作為普通小男孩的調皮、活潑、可愛,也曲折了展現小雨來在敵人面前的鎮定、聰明、勇敢。小學生在感受戰爭中的小朋友的選擇和行為的同時,更把王二小和小雨來的精神內化為了自己的情感和道德情懷;《盧溝橋的烽火》、《狼牙山五壯士》、《黃繼光》都非常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殘酷,讓小學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和平來之不易,要珍惜和平的世界,呼喚世界的和平;在殘酷的戰爭中,愈發突現了革命英雄勇于奉獻、視死如歸的精神。《朱德的扁擔》、《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等則描寫了革命前輩的樂觀主義和革命理想主義精神。
愛國情懷是我國紅色文化的核心,《我們愛你啊,中國》、《祖國,我終于回來了》,分別從另一個角度揭示了我國紅色文化的內涵。《我們愛你啊,中國》作者用飽含深情的筆
——————————————————————————
*"遵義師范學院基礎教育研究項目“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與運用研究”的研究成果(編號:13ZYJ055)
墨抒發了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詩歌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歌頌了祖國的偉大和壯麗,詩文中蘊含著發自肺腑的民族自豪感;《祖國,我終于回來了》描寫了我國偉大的核物理學家錢學森排除萬難、拋棄富貴誘惑回到祖國,投身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去的故事,從側面展現了祖國的偉大和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不論是戰爭中小朋友表現出的勇敢、大無畏精神還是革命英雄的視死如歸以及革命前輩的樂觀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愛國旗情懷都是我國紅色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體現,而這些恰恰就是滋養小學生的精神營養,可以幫助小學生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三"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紅色文化傳承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戰爭的歷史已經逐漸遠去,革命英雄的身影也逐漸淹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革命前輩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該如何傳承下去呢?繼承和發揚紅色文化中的精神財富就必須從孩子抓起,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小學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在感受語文教材所蘊含的意識形態內容時,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擁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要讓完全遠離了革命歷史的當下小學生感同身受地理解并接受我國紅色文化所蘊含的內容,就必須賦予紅色文化新的時代內容,讓紅色文化在新的時代中得以弘揚和升華,讓紅色文化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久遠地傳承下去。《天安門廣場》《北京》《我們成功了》以新時代背景下的天安門和北京為描寫對象,天安門廣場的熱鬧、天安門廣場的輝煌都映襯在天安門意義深遠的歷史轉折中,讓小學生從內心深處涌動著對偉大祖國的自豪感,對祖國歷史的尊敬和祖國未來的樂觀;中國的首都——北京的現代化發展也讓小學生對北京、對祖國充滿了深深的敬意;而北京申奧成功更是增加了小學生對祖國在整個世界之中的地位的了解,從而產生了新時代背景下在新的歷史事件中的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的情懷和愛國主義的信仰不再是久遠歷史中的影子而成了小學生身邊與自己密切相關的甚至與自己一起成為祖國發展的見證者。《大江保衛戰》中描寫的與洪水抗爭、保衛家園的人民解放軍則是對戰爭中的不怕犧牲、勇于奉獻、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的生動再現和傳承。
紅色文化包含的內容是我們永久的精神食糧,更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紅色文化精神的傳承是教育一項重要任務,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著非常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而對這些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我們培養祖國花朵的有利依據,是傳承紅色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更是祖國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讓紅色文化的精神在一代代國人的心中流淌,成為每一個人的精神支柱。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