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民俗,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在文化界被稱作是“詩中之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入對聯寫作指導既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開拓學生視野、增強學生文學修養的重要方式?;诖?,本文對初中語文課中的對聯教學進行了簡單分析,以期對語文課中的對聯寫作指導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對聯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25-01
對聯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具有精致、高雅、對稱的藝術特點。新課程改革要求初中語文教育要注重實踐性、注重素質教育,而在語文課中加強對聯寫作指導不僅能夠提高語文課程教學的實踐性,而且對于提高學生文學修養、培養學生人文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謂“一石數鳥”。因此,研究和探討初中語文課中對聯寫作指導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選擇與課文相關的對聯為學生寫作提供參考
在初中語文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介紹對聯鑒賞和寫作的基本常識,并選擇一些與課文相關的對聯讓學生參讀、品味。例如在課前布置自己先學《望岳》一課的時候,可以選擇與泰山有關的對聯:“地到無邊天作界;山登絕頂我為峰”、“人間靈應無雙地;天下威嚴第一山”等等,通過與課文內容主題相關的對聯,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解讀和對課文內涵理解的同時,還能夠提高文學修養,達到內外兼修的效果。另外,還可以選擇與課文作者或者是課文人物相關的對聯,如關于陶淵明的“門前學種先生柳,嶺上長留處士墳”,與孔子相關的曲阜孔廟聯“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壇禮樂冠華夷”等等富有漢語優雅的對聯。教師可以選擇這些與課文相關的對聯作為學生學習對聯寫作的重要參考,并且將這些對聯與課文的內容進行緊密的結合,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課文學習效果,而且還讓學生了解了對聯寫作應當應情應景、有理有據。
二"教師和學生一起撰寫課文讀后對聯
在課文教學過程中穿插相關的對聯,讓學生對對聯寫作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掌握的實際情況,適時地引導學生針對課文內容嘗試對聯寫作。由于初中生的認知水平有限、知識面相對較窄,為了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撰寫“課讀聯”是指導學生嘗試對聯寫作的有效方式。通過課文學習,學生會對課文內容形成自己的認識,或者對課文的某一段話、某一個人物產生共鳴,教師應當及時地掌握學生對課文學習體現出來的情感,通過情景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先學后教等教學手段開展對聯寫作指導。例如在學生合作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之后,很多的學生會對課文所體現的父子之情產生共鳴,教師可以通過“你能用一副對聯對課文中所表現出來的‘父子情’進行總結嗎?”類似的問題,巧妙地將學生引入到對聯學習中,一開始學生可能會顯得無所適從,教師要循序漸進、善于引導,如“你印象比較深刻的的詞語是什么”、“作者感情是如何表達”等等,通過問題一步步地引導,或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問題,最終完成類似“紅桔凝父愛,背影系兒情”這樣的對聯,讓學生有感而發、即興創作。通過類似的愉快教學、自主教學,教師可在課前、課中或課后,與學生一起進行“課讀聯”的寫作,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為學生獨立寫作對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通過情境設置完成對聯寫作任務
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對聯寫作經驗之后,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情境讓學生進行獨立的對聯寫作。例如在馬年春節期間,我給學生布置了對聯趣味寫作“用自己或家長或老師名字冠頭春聯”,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寫出了“思賢勵志千年計;婕燦揚鞭萬馬奔”、“國強家旺人人頌;華偉業興戶戶歡”、“還是一年春草綠;誠征十里杏花紅”等優秀作品。在桃源校慶的時候,學生寫出了“桃嬌李艷五旬慶;源遠流長萬里香”的對聯。設計對聯寫作任務的時候,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訓練方法,如填空,將一副對聯進行挖空,讓學生填寫動詞、名詞、成語、疊詞等。或者是通過補聯的方式,出上聯補下聯,出下聯補上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對聯學習興致勃勃。還可以讓學生彼此作對,相互鑒賞相互勸勉,彼此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另外,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教師完全可以將這一點與對聯寫作指導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事件作為寫作對象,引導學生開展對聯寫作。例如在2015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恰逢巖城隧道、棧橋工程竣工的時候,引導課外興趣小組學生開展對聯寫作,學生即興創作出了“隧洞通天開九域;棧橋映水報三春(橫批:紫氣東來)”的佳作,體現了新時代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精神風貌。
四"結束語
習近平強調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者和弘揚者。對聯是我國的文學瑰寶,在語文課程教學中加入對聯寫作指導既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使命要求,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知識面的良好方式。教師應當從“參讀聯”、“課讀聯”、“設計聯”等三個階段出發,逐步引導學生開展對聯學習寫作,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優化語文教學效果、實現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曙紅.初中語文課中的對聯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3(11):27
[2]姚世勤.小議初中語文課外寫作氛圍營造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11):77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