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視頻公開課作為一種遠距離的教學方式,隨著網絡技術和數字電視的日益革新,其內涵不斷豐富,逐漸承擔起教育普及者的角色。了解高校視頻公開課的使用現狀,剖析目前公共視頻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及遇到的困境,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不僅有助于提高公共視頻資源的使用率,還能促進高質量的精品公共視頻資源的建設與發展。
【關鍵詞】視頻公開課""使用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28-02
一"使用現狀
通過對江蘇某綜合性本科院校的文、理、工、醫以及藝術類大一到大三的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用Excel對相關數據進行圖表處理,SPSS20.0對相關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驗證,得出以下觀點。
1.知曉
視頻公開課知曉渠道的整體情況:絕大部分被調查的學生都聽說過視頻公開課,被調查學生知曉視頻公開課的前三種主要途徑依次是:老師推薦、社交網站、同學/朋友推薦。
2.使用
在調查學生是否使用過視頻公開課時,有67.4%的被調查的學生觀看且使用過視頻公開課。也就是說在469份有效問卷中,有316個學生接觸且使用過視頻公開課,153個學生沒有使用過即32.6%的學生沒有使用或接觸過。第一,性別與視頻公開課使用情況的相關性系數為0.036,對應的顯著性為0.433,由于設置的顯著性水平為0.05,所以可以認為性別與公開課的使用情況沒有相關性,不存在顯著相關。如表1。第二,學生學習成績與視頻公開課使用情況的Spearman相關系數為0.136,對應的顯著性Sig為0.003,故說明拒絕相關系數為0的假設。由于設置的顯著性水平為0.01,所以可以認為學習成績與視頻公開課的使用情況間在0.01水平上呈顯著相關,即學習成績越好,越會花比較多的時間看視頻公開課。如表2。
表1""視頻公開課使用情況*性別"相關性
性別
使用過視頻公開課情況
性別
Pearson"相關性
1
0.036
顯著性(雙側)
0.433
N
469
469
Pearson"相關性
0.036
1
使用過視頻公開課情況
顯著性(雙側)
0.433
N
469
469
表2""視頻公開課使用情況*學習成績"相關性
使用過視頻公開課情況
學習成績
Spear-man的rho
使用過視頻公開課情況
相關系數
1.000
0.136**
Sig.(雙側)
0.003
N
469
469
學習成績
相關系數
0.136**
1.000
Sig.(雙側)
0.003
N
469
469
**"在置信度(雙側)為0.01時,相關性是顯著的
3.觀看方式、平臺與課程的選擇
多數(59.2%)學生采用在線觀看的方式,少數學生下載觀看,也有部分學生(27.5%)兩種觀看方式兼用。網站平臺的選擇上,大多數學生(78.2%)選擇網易、新浪等商業門戶網站,而中國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CORE、TED等有關視頻公開課的專業網站被學生利用并不多。課程類型上,比較受學生喜歡的課程為歷史學類、文學類、經濟學類、哲學類,這些科目均是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課程,可以看出新世紀的大學生對國外新穎知識的求知欲望。同時,學生們也會將視頻公開課的資源學習與自己的專業學習相聯系,會選擇與所學專業有關的課程。
4.觀看目的
學生觀看視頻公開課的主要目的是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除此之外,滿足自身興趣愛好、有助于專業學習等也成為學生觀看視頻公開課的重要動機。而同學們利用視頻公開課來進行外語學習的目的并不強,筆者認為由于文化差異、英語過于理論化、對專業名詞的不理解等諸多不便限制了同學們將視頻公開課用于外語的學習。
5.評價
絕大部分學生(93%)認為學習視頻公開課對專業學習有幫助,他們的主要收獲為擴大知識面,開闊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提高英語水平等。學生們認為課程/教學的精心設計、課程所屬學校的知名度及主講教師的知名度是影響他們選擇視頻公開課的主要因素。
6.教師使用情況
教師使用視頻公開課教學的情況不太理想。45.9%的學生表示授課老師偶爾會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相關視頻公開課資源,只有9.5%學生表示授課老師經常使用。同時授課老師會傾向于選擇使用國外名校的視頻公開課。授課老師推薦視頻公開課的頻率不算高,只有14.6%的學生表示授課老師會經常在教學過程中推薦過相關視頻公開課的資源。
二"存在的問題
1.宣傳與推廣不到位導致課程知名度不高,播放率低
從以上調查可以發現,只有兩成左右的學生看過中國大學的視頻公開課,甚至有一部分學生不知道國內大學的視頻公開課。八成左右的學生選擇網易、新浪等商業門戶網站觀看視頻公開課,而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官網、中國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CORE等國內專門的開放教育資源網站利用率不高。有調查指出:“愛課程”網310門課程總共播放466.76萬次,也就是說每門課程播放約1.5萬次,其中32門課程播放次數低于一千次。相對于中國十三億六千萬人口、幾千萬高校大學生而言,這個播放率顯得九牛一毛。而CORE作為將世界優秀開放教育資源引進我國的專業網站,但卻沒有多少訪問量,關于這一點CORE的負責人王逢旦教授表示這是因為對開放教育資源(OER)的宣傳工作沒有做到位,從而導致國內大學生對中國專門的開放教育資源網站無人問津。
2.未從學習者視角開發課程,課程適用性及可用性不高
華師大祝智庭教授指出:“中國大學的視頻公開課以及國家精品課程在實踐中存在為評而建、為評而評、重建設評審輕推廣應用等‘被異化’的現象?!睆纳鲜稣{查中可看出學習者較傾向于國外那些比較前沿的課程及關注社會熱點、內容貼近生活的文化課程,相反我國高校在這點上較缺乏。從前面學生受歡迎的課程類型的調查中發現,學習者較熱衷于貼近實際生活、修心養性的人文社科類課程,而對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醫工科類課程不怎么感興趣,觀看率也不高。國內大學老師的授課方式較傳統正規,一般都配合PPT圍繞書本而講,用灌輸的方式,呈現知識為主,學生大都被動接受知識。教學設計不到位,寬泛不精煉,無創新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授課過程中刻意安排痕跡明顯,學生回答問題事先設計好,自由發揮較少,缺少自然的感覺。
3.缺乏統一規劃與管理,學習過程的監控及互動功能弱
學生在學習視頻公開課時的主要障礙首先是沒有明確目標,筆者認為這主要受中國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學校學的課程都會有相應的教學目標以及學期結束會有相應的考試測驗,而同學們課后觀看的視頻公開課,既沒有明確的目標及測驗要求,多少讓其覺著有點兒迷茫,不知所措。其次是絕大多數的視頻公開課都是高校教師上課的課程實錄,一般情況下不會有其他相應的課程資料的共享。視頻公開課資源給學習者提供了不同于傳統課程的網絡學習資源,為基于網絡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但同時也面臨一個必要的問題即師生、生生之間面對面的互動交流相對缺乏,學生學習的注意力也很難控制。
4.與課堂教學相脫節,缺少激勵措施
從國內外的視頻公開課可以看出,國內教育以灌輸為主,而美國教育則以啟發誘導為主,課堂中學生充滿了自主主動學習的精神,學生的獨立思考與批判精神非常明顯,這一教學模式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在當前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給學習者;而學習者在課堂之外的時間吸收內化所學的知識和完成作業,這個時間段里往往會碰到很多相關問題和學習障礙。在學生最需要老師指導和幫助的時候,教師卻又不像課堂上一樣在現場。超過八成左右的調查者希望優秀視頻公開課能進入高校課程體系,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來完善課堂教學。通過調查發現學生希望視頻公開課的學習能與學分掛鉤,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學生積極性
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官網相對于網易等商業網站來說是新建平臺,用戶基礎較薄弱,宣傳力度不大,知名度相對來說較低。筆者認為可以從政府渠道、大眾傳媒渠道以學習者之間的相互推薦這三方面來手宣傳。首先,國家到地方可以制定相應的宣傳政策,如定期在高校舉辦相關講座等;其次,可以利用報刊、社交網站等大眾傳媒進行宣傳,如借助一線教師的影響力來使優秀課程資源進入人們視野,提高中國視頻公開課知名度;最后,學習者之間相互推薦宣傳,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視頻公開課進行教學,也可以推薦優秀的課程讓學生課余時間觀看學習,鼓勵同學之間相互推薦學習,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也可以增強中國視頻公開課的影響力。
2.優化課程體系,突出創新性、應用性
從國外受歡迎的視頻公開課中,我們可以學習到的是課程的設置要把握學習者心理,找準興趣點,建設既能夠提高學習者知識面,又能夠培養人格的課程,避免建設的課程無人觀看的局面,以致資源浪費。首先選題要貼近學生實際生活,通俗易懂,緊隨時代發展,關注新學科領域等;其次圍繞選題設計教學內容,深入淺出,張弛有度,既要注重知識原本的邏輯性,又要敢于創新;最后教學方式要多樣化,激起學習者的求知欲,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3.創建一個校內公開課系統,追蹤具體學習情況
為了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需求,更加準確地評價學生,學校可以創建一個校內公開課系統,把現有的視頻公開課納入公開課系統,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學號進行注冊登錄,在這個系統內教師可以掌控視頻公開課的使用情況,學生也可以在其中建立相關論壇,可以與同學、老師進行問題探討,獲得相應的支持。對于已經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可以給予相應學分作為激勵,激發學生學習視頻公開課。同時,也可在系統主頁推薦一些優秀的學習課程,方便學生查找。
4.網絡學習與課堂教學相整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當前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給學習者;而學習者在課堂之外的時間吸收內化所學的知識、完成作業??梢詫⒁恍﹥炐愕囊曨l公開課程引入日常課堂教學中,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而不是完全脫離課堂教學,兩者可以融會貫通起來,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后觀看學習有關視頻公開課,在這之前可以適當補充相關資料,幫學生打好自學的基礎。通過學生觀看后在課上進行討論,老師進行解答疑惑,完善學生知識框架。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教師布置的視頻課程,就可以把課上有限的時間用來和教師及其他同學交流互動,鍛煉學習者思維和表達能力,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不僅僅是上課那么簡單,而是要有比學生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來應對學生的提問,并對其掌握知識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了然于心,使課堂教學實踐水平不斷提高,反過來又可以促進視頻公開課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范建麗.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現狀與發展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
[2]周子明、許宏年.對國內精品視頻公開課的思考[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4)
[3]王娟、劉名卓、祝智庭.高校精品課程應用調查及其對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啟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3(12)
[4]孫文斌.大學生“網絡公開課”使用現狀與需求的調查研究[D].南京大學,201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