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高校擴招腳步的大步邁進,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校畢業生尤其是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學生就業問題也成為高校重點關注的問題。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的就業指導教育二者有機結合,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困境""就業指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結合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3-0030-02
隨著各高校擴招,大學生數量逐年遞增,使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涌入社會,為我國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同時帶來了另一個現實問題,每年都有部分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經過調查顯示,2013年全國大學生畢業生人數為699萬人,2014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達到727萬,2015屆大學生畢業人數預計達到750萬,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找不到工作,但這并不是因為國家和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不夠造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學生沒有一個清晰的就業觀念,沒有端正自身的就業態度,才會導致部分崗位沒人進而有些崗位擠破頭的現象,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各高校面臨的主要問題。中共中央委員李長春曾經在2010年5月29日,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中指出:“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和改善大學生管理服務工作,努力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就是最實際的問題,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有效結合,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最大難題。
一"高校就業指導課程面臨的困境
1.學校對就業指導課程重視不夠
就業指導是給要求的勞動者傳遞專業信息,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溝通的橋梁。在外國,就業指導還包括就業政策導向,以及與之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國各個高校都在開設就業指導課程,但是開設的效果并不理想。以高職院校為例,我國的高職院校是三年制,一般大三為實習階段,也就是就業指導課會在大二下學期基本結束,高職院校一共要上42個課時,其中12個課時為實踐課程,所以就業指導課自身連續性不強;而有些院校把就業指導課程設置成選修課,雖然是必修的選修課,這就使得學生對就業指導課程認識不足,尤其是大一的學生,對于就業指導感覺較遠或者較無用,而等他們需要的時候,發現已經沒有時間上選修課了,所以說學校對于就業指導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學生對于此課的重視程度。
2.就業指導課授課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根據筆者調查,高校的就業指導課授課教師一般為兼職教師,而且自身理論層次不夠完善,兼職教師有本科學歷,有研究生學歷,授課教師的專業也是參差不齊,各種專業都有,很多授課教師基本都在憑借經驗授課,授課的質量可想而知。有些教師確實也在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但是考取社會上“職業規劃師”投入成本較大,這就導致很多兼職教師放棄考證,而把重點重新規劃到自己本身的主職工作。
3.學生對就業指導課程缺乏主觀能動性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外部原因導致學生對就業指導課程重視不足以外,學生自身主觀上也對就業指導課程缺乏主觀能動性。就業指導課授課內容空洞,結合實踐不夠或者實踐性不夠,導致學生覺得課程枯燥乏味。這里還是以某高職院校為例,筆者專門做了問卷調查,大一年級共發出437份調查問卷,收回437份調查問卷,有效問卷437份;大三年級共發出324份調查問卷,收回324份調查問卷,有效問卷324份,符合參考標準。學生對于就業指導的態度如圖1所示。
圖1""大一與大三學生對于就業指導課程的態度
從圖中可以看出,大一學生和大三學生對于就業指導課程的態度具有明顯的反差,高職院校就業指導課程主要分為專業導論、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創業三大部分,每部分10個理論課時、4個實踐課時,但是就業指導的實踐課程學生參與興趣不高,尤其是高職大一年級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就業指導課程,對于此課程認識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而通過兩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大三年級的學生明顯更加關注就業指導課程,最起碼從思想上足夠重視,這也是就業指導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的主要表現。
二"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課程的關系
1.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的現實聯系
就目前的現狀看,大學生綜合素質有明顯的下滑趨勢,社會對于大學生群體的關注程度也日漸提升,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問題可以說已經關系到了國計民生,大學生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心理素質已經基本成熟,就業欲望比較強烈,就業想法比較沖動,但沒有正確的就業觀,盲目性較強,缺乏必要的誠信就業的意識,整體處于不穩定狀態。
2.就業觀念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首先要正視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這是由高校擴招、專業限制等客觀因素決定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其中的主觀因素。大學生首先是就業理想化,問卷調查顯示的結果如圖2所示。
圖2""就業單位性質
82%的學生對于國有企業還是情有獨鐘的,相信這也代表了其他高校大多數學生的想法。在就業的地域選擇方面,很多學生都希望在發達地區工作,對于中西部的工作具有偏見。其次學生就業態度不端正,尤其是學生的就業誠信問題,制造虛假畢業生推薦表、偽造各類榮譽證書現象屢見不鮮,有的學生經常違約,視誠信如無物,這樣大大影響了就業單位對學生乃至對學校的看法。最后是就業心理問題,很多學生由于自身學歷、出身、能力等問題而造成就業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樣樣不如別人,不敢和別人競爭,抱怨社會黑暗,不給機會,不能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的學生則過度依賴家庭,一切問題都等家庭解決,這樣的學生明顯缺乏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
3.就業指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聯性
就業率是影響高校名譽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就業就會有一個良好的生源,良好的生源促進良好的就業,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良好的就業既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指導,又要以就業指導課程為方法,缺失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對就業造成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是就業指導課程的主要內容,就業指導課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運用,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關系極為密切。思想政治教育是就業指導的中心內容,不論是就業政策的宣傳、就業技巧的傳授,還是就業信息的服務,都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業指導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平臺。
三"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有效融合的探析
1.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就業指導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整個學生的大學生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責任就是要通過各種途徑將學生培養成為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才,就業是一個重要途徑。從學生大一年級開始,就要將就業指導教育融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從大的方向,即國家政策的解讀,大力宣傳國家政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本職工作,所有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以國家政策為導向;而解讀就業政策是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學生的就業也要以政策為導向,尤其是大學生就業方面優惠政策的解讀,可以使學生尤其是大一學生既能了解到與己相關的國家政策,又能感受到黨和國家對于他們關心和關懷,使學生成為黨和國家堅定的擁護者。
使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根據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人的最高理想是實現自我的升華,所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將學生的最高理想與社會主義相結合,幫助其樹立堅實的理想信念,這樣就可以將理想和信念統一起來,提高學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觀性。
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將就業觀帶入進去,充分體現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就業領域的作用,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是為了踐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此四者結合,可以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就業指導的思想政治理論高度。目前很多學生對于誠信就業沒有概念,以學生對待違約的態度為例,如圖3所示。
圖3""學生對于違約的態度
從圖3中明顯可以看出,有44%(1+2項)的學生有違約的想法,這將大大影響就業單位對學生,乃至對學校的信任。將學生誠信意識與學生的就業意識相融合,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包括很多方面,誠信就業僅僅是其中之一,二者的融合,可以使學生明白誠信就業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做起;具備良好的誠信意識,可以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遵紀守法的自覺性。這樣誠信教育就不再是空洞的教育,更有了具體的現實意義。
2.就業指導教育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
將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就業指導教育中,將其貫穿始終,可以有效端正學生的就業思想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創業觀、就業觀,提升就業指導教育的理論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就業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將就業指導課程師資培訓、人員構成等其他方面融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計劃當中,在授課時注意區分學生的共性與個性,區別對待以提升上課質量,將課外知識融入課堂,提高學生對于就業指導課程的認知程度和重視程度,提升興趣,將高職院校的就業指導授課教師職業化,在提升專業水平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解決就業方面的心理問題,大學生面臨就業壓力,難免會出現郁悶、焦躁、不安等負面情緒,對于大學生就業不能正確看待,尤其是部分優秀的同學看到不如自己的同學都找到工作,自己內心就會更加糾結,并且找不到發泄的途徑,這樣就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同時,一定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學生內心所關注的主要問題,為學生排憂解難,使學生認清自身優點和缺點,樹立自信,學會自我調節,提高就業技巧,懂得揚長避短,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
總之,隨著高校擴招腳步的不斷加快,大學生數量會越來越多,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是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現在及長期面臨的主要問題。高職院校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就業指導教育結合起來,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高校畢業生真正成才,為以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賴曉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就業指導教育融合之探索[J].高教論壇,2012(6)
[2]程鵬.大學生就業指導與思政教育的關系分析[J].現代婦女(下旬),2014(2)
[3]馮新剛、劉芃.論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學生就業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13)
[4]王亞南.論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作用[J].電子世界,2013(8)
〔責任編輯:林勁〕